作者: Michael Cox 翻译:威瑟的香蕉球
为什么要谈起这场比赛?
200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法国1-0战胜巴西。这场比赛常常用来当做齐达内才华横溢的球员生涯的一个缩影,也可以以此一窥齐达内当时是如何在世界杯这个最高舞台上,展现其统治力。
文章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
齐达内称他会在这届世界杯后退役。我们早就听惯了球员们的老一套说辞:宣传他们会在一届国际大赛后退役,然后专注于他们俱乐部生涯的最后时光。
但齐达内不是这样的。
在2004年欧洲杯后他本已退出了国家队,却因为他被迫改打左路而不是他喜欢的中路,他又改变了主意。而他所在的皇马在过去几个赛季都表现极其糟糕,齐达内已经受够了。
他的34岁生日即将来到,这时他所面对的是比赛成绩不尽人意,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皇马日益混乱的战术,他越来越厌倦这一切。“两年来我一直没法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踢球。”当齐达内下定决心退役时,他解释道。本来他和皇马的合同到2007年才结束,但他对自己的表现过于失望,于是他决定提早一年退役。
以世界杯作为生涯的终点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齐达内心中,他常常认为自己更多是为国家队踢球,而不是为了某个俱乐部。他在尤文图斯和皇马都经历过几个不如意的赛季,但他总是能够在国家队找回自己的状态。可能齐达内常常被认为他的代表球衣号码是10号,但只会在法国队穿上10号,在尤文是穿21号,在皇马则是穿5号。
毫无疑问,2006年的四分之一决赛中是赛事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场比赛——前三届世界杯冠军球队迎来了直接对话。这是1998年世界杯以后,齐达内与巴西队的首次交手——上一次交手中齐达内梅开二度,在家门口击败巴西队。同时这场比赛的胜者,也会被视为冠军的最大热门——当时阿根廷遭遇爆冷,被顽强的东道主德国队击败;意大利成功跨越乌克兰这关,但意大利队还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通过点球大战战胜10人英格兰的葡萄牙队也不被看好。
法国队经历了一番挣扎才在这个相对轻松的小组出线:在第二轮比赛击败西班牙队之前——该役齐达内打进最后一球帮助球队以3-1取胜,法国队排在瑞士之后占据小组第二。那时他和亨利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而维埃拉和里贝里才是队内表现最活跃的球员。
尽管巴西此前四场比赛都获胜了,但他们也还未经历真正考验。大敌当前,巴西队教练卡洛斯·阿尔贝托·帕雷拉为这场比赛做了较大的战术调整:此前的比赛中,他的战术以“神奇四边形”为主——罗纳尔多及阿德里亚诺顶在锋线,卡卡和罗纳尔迪尼奥埋伏其后,现在他选择后腰球员吉尔贝托·席尔瓦代替阿德里亚诺,变成一个433,或称之为4321的阵型。很显然,摆出吉尔贝托·席尔瓦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齐达内:正如数月前,他代表阿森纳以1-0攻陷伯纳乌时所做的那样。
但后来历史证明,这场比赛没有成为齐达内球员时代的终章,恰恰相反,这场比赛成了卡夫,罗伯托·卡洛斯,罗纳尔多这些球员在世界杯赛场的绝唱。还有一名球员之后再也没出现在世界杯舞台上——他就是届时即将26岁的罗纳尔迪尼奥。
齐达内最闪耀的瞬间?
从比赛开始那刻起,齐达内就贡献出整场比赛的最佳表演:他从中场争下皮球,并带球吸引了巴西队两名中场球员——泽罗贝托和儒尼尼奥,齐达内转身用后脚跟轻巧的过掉了他们。他继续盘带,吉尔贝托近在咫尺,齐达内一个跨步再变向就闪开了吉尔贝托。
帕雷拉屯兵中场试图绞杀齐达内,但齐达内却在开球后的40秒就过掉了整个巴西队的中场。
齐达内是否像我们印象中的那么强?
比赛开场的那一连串过人完美的展现了什么是技术和优雅的结合。纵观齐达内整个职业生涯,他的射门能力、传球能力甚至盘带能力都不是最优秀的,但他的控球却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说在左边路接球的亨利才是最好的亨利,在禁区边缘开始狂飙猛进的梅西才是最好的梅西,或者说爆射远门柱的C罗才是最好的C罗,那么处理任意方向来的刀山球的齐达内才是最好的齐达内。
在比赛的12分钟,他完美地卸下一个高球,而且完全若无其事的样子。很快,他又控住一个反弹球,不仅让卡福和吉尔贝托在身后束手无策,还顺势塞给维埃拉,策动了一次反击。吉尔贝托对齐达内难以近身,不仅因为齐达内神鬼莫测的技术,也碍于齐达内的体魄和背身能力可以很好的护住球。马上,齐达内在中场又把球挑过他的俱乐部队友罗纳尔多,然后轻松惬意的把球顶给埃里克·阿比达尔。如此,寥寥几次触球就已经让齐达内的最佳比赛变得心驰神往。
齐达内技巧丰富多样,当法国队1-0领先时,他表现得尤为突出。齐达内时不时还会轮转他在前后场的位置,这不是为了躲避盯防他的球员,而是为了更好给比赛降速和控制节奏。在他用经典的“马赛回旋”过掉了吉尔贝托后,让球迷连声惊呼“Ole!(好啊)”。威利·萨尼奥尔会负责拖后保护和大脚解围,而齐达内专心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出让人直呼惊艳的动作,而不用顾虑所谓的踢球合理性。
曾经忽略的缺陷
作为一名穿梭于两边禁区、跟在顶级前锋身后的攻击型中场,齐达内冲入对方后防得分的能力较为平庸。仅比赛的头十分钟内,齐达内用三脚糟糕透顶的传球试图找到亨利。
第一次是在比赛开始的第一分钟内,在做出前面提到的炫技式连过三人后,齐达内想都没想,就试图用高难度的过顶挑传(而不是简单的直传)穿过对方后卫找到亨利,结果球被卢西奥用头截下,回传给了门将迪达。
2分钟后,卢西奥向前带球被断,齐达内又有一次让亨利尽情驰骋的机会。这次面对的是速度严重跟不上比赛节奏的卡福。此时齐达内处于他早已轻车熟路的左路底线位置,如果这时他直接简单的把球传给亨利,卡福只能束手无策。但齐达内却偏要用高难度的外脚背传球,结果这脚球传得很离谱。
接下来齐达内再次在左路底线拿球,这时是个绝佳的机会传给正在往右肋部插上的亨利,然而,齐达内这次传得依然十分糟糕。他本应搓出一个高球,相反,他大力抽球让球白白送到门将迪达手中。
在比赛来到60分钟之前,齐达内终于助攻亨利破门,那是一次任意球机会,皮球被罚向远门柱,亨利抢点破门。这是一个古怪的简单进球——偶然中却有必然,巴西队在防守任意球时,他们的越位陷阱毫无组织且十分冒进。
齐达内助攻亨利是个反常现象,两人在场上的联系一直很生疏。这是齐达内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助攻给这名阿森纳前锋,第一次是在2000年欧洲杯对阵丹麦的赛场上,前者给亨利的一次简单传球,然后亨利带球狂奔半场把球送进远角,以他的招牌方式完成了进球。这两个进球都没有体现两人存在真正的默契。
亨利发现齐达内并不喜欢和他搭档,比赛头十分钟的表现说明了原因。法布雷加斯就是一个比起展现个人技术更喜欢传球的攻击型中场,他和亨利在俱乐部并肩作战,如果换做是法布雷加斯,那三次传球可能会全部转化为破门良机。而齐达内的传球全部有去无回。
之后发生了什么
之后,齐达内依然是关注的焦点。4天后的半决赛,凭借齐达内的点球破门,法国队以1-0的比分战胜葡萄牙。
决赛中对阵意大利,留下了可能是齐达内一生中,最闻名于世也是最声名狼藉的一幕。
齐达内在这种级别的比赛选择勺子点球的举动相当疯狂——皮球击中门框越过门线,补时阶段他的头球也差点让法国队2-1领先,最后,他以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方式为职业生涯画上句号——头顶马特拉齐的胸口,红牌下场。
随着他那形单影只的背影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齐达内传奇的球员生涯也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