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素食健康,为啥还忍不住吃肉?生理学角度简单说几句

avatar
关注


       素食现在越来越流行了,除了东方有佛学不杀生原因外,欧美的素食主义也越来越被国人接受。不少公众人物和政府出于健康、环保主义、保护动物等多种原因一直在提倡吃素。国外: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富兰克林、克林顿、扎克伯格、莱昂纳多、娜塔莉·波特曼等,国内有:孙中山、刘德华、王力宏、王菲、张学友、林忆莲、高圆圆、刘若英、李连杰、大S等,以及128位世界顶尖的素食运动员呼吁大家素食。营养届也已经证明豆类、坚果等比肉类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丰富。(具体信息可以去查找)既然已经知道吃素好,为什么还是很难断掉肉食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一,我们很容易误把产生快乐的“美拉德效应”与肉类划上等号。“美拉德效应”这个词我是在窦文涛的圆桌派第一次听到。有一期的嘉宾叫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导演,国内知名美食家,甚至对巴黎美食也如数家珍,他把美食研究很透,嗜吃如命)。他当时介绍,油脂类食物高温之后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美拉德效应”-----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种可以让人快乐愉悦的东西。我们喜欢吃油脂类食物本质上是为了通过产生多巴胺而得到快乐。






      生活中油脂类食物是广泛存在的,不止在肉、鱼、蛋类,花生、瓜子、核桃类的坚果也是。但是从方便的角度,高温后的肉类是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获取的。摄入方式最常见的是一日三餐,你回忆一下,吃饭时加热后肉、鱼、蛋非常普遍:一方面,餐桌上鸡、鸭、鱼、牛、羊、猪的种类多,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种肉,比如猪肉,也有红烧、炒、煮、炖、煎、熏等多种做法,这又衍生出不同的菜式,种类丰富,碰到的概率很大,可选择性很多。而常见的坚果类只有花生常见餐桌,做法也少。印象中的用花生做菜,只有油炸和水煮两种,还大部分与喝酒有关。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加热后的坚果类食物在吃饭时确实是比较少。

      因为吃饭时最容易获取油脂类食物就是肉类,所以我们很容易把油脂类食物等同于肉类。当身体想要摄入这类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要吃肉。其实那个时候你吃点油炸花生也能达到同样的快乐。当然了,花生在外观气味和心理感觉上不如肉类,就餐感觉会差一点。但是就分泌多巴胺而言,吃坚果和肉类的效果是一样的。

      总的来说,这是身体自然状态下本能反应,所以单靠意志力去自我约束是会很辛苦的。

      第二点,卵磷脂可快速补充大脑神经消除疲劳,提升注意力,其在肉、鱼、蛋类坚果都含量丰富,但吃饭时前三者更容易获取。

      卵磷脂是大脑的重要组成物质。它在人体中占体重的1%左右,但在大脑中却占到脑重量的30%;而在脑细胞中更占到其干重的70-80%。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人们长期处在紧张环境和种种压力下,大脑中的卵磷脂消耗很快。大脑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卵磷脂来补充。

       同样出于方便获取的原因,我们吃饭时更容易从肉、鱼、蛋类中补充到足量的卵磷脂,而坚果类等相对较少,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尤其我们在外面吃饭或叫外卖时,遇到的机会不如肉蛋多。





      根据我亲身观察,周边做程序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脑力劳动工作者,可以说是顿顿少不了吃肉、蛋和鱼,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要快速补充脑力,缓解脑疲劳,其实吃花生、核桃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最后一点是心理层面原因,很多人潜意识里依然认为吃肉是一种生活富足、物质充裕的表现,可以证明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能力,观念根深蒂固。从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来看,绝大多数时期的中国人处于吃不饱和勉强维持温饱的状态,真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也就是近20年的时间。从几千年的历史角度看,能顿顿能吃肉绝对是富足的表现,是值得炫耀的事。这种印记已经深深的刻录进我们的基因和意识,短时期内不容易改变。好不容易能顿顿吃到肉,你却让我再吃回素?脑子有病吧?

     几点原因分析完,你就知道为什么大众很难戒掉肉食了。至于吃素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如果只是分析原因而不提供一些建议,显然也对大家没有什么价值。我简单概括几点供大家参考:

      1、解决方便获取的问题。前面也讲过,坚果类食物同样可以产生“美拉德效应”和快乐,但是不如肉类获取方便。我自己的做法是买一些花生、核桃放在办公室抽屉里和自己的背包里。用小包装或小盒子装好,保证密封性的同时还方便随身携带。感觉饿了、困了、累了或心情不好时,就拿出来吃一点补充一下。特别是想吃肉时,就用坚果来替代。这样就能解决了方便获取的问题。








         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要找到自己喜欢吃的坚果品类。比如我自己就觉得***品牌的炒花生很好吃,所以就多买一些平时经常吃。健康、补脑又美味,多好。你要是喜欢黑芝麻,也可以用小包装解决便携性问题。另外提醒一下,一定要注意坚果类食物的霉变问题,怀疑有异常、异味,坚决丢掉,不要怕浪费。毕竟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康,避免食品安全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得不偿失。

       2、自己营造不吃肉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本来你就喜欢吃肉,但出于健康考虑而在克制自己,这时如果周边有肉食的图片、香味、别人吃肉的场景,甚至还有人劝你吃一点,你内心会很纠结,会很难受。这样很难坚持长久,人性难违啊。

如果能不看美食类节目、文章和图片,少谈论肉食美味,少和吃肉朋友一起吃饭,过段时间你会发现吃肉的欲望下降不好,同时吃肉的数量也没有那么多了。周边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会超出你的想象。







​      3、多看素食益处的文章,坚定信念。现在网络的信息和公众号信息很丰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开始吃素?究竟是他们是作秀?还是真的相信素食的价值?东、西方在素食的差异。多了解他们的动机,多研究对比一下肉食和素食,会加深你对食品甚至对世界的认识,帮助你达到你真正想要的状态,而不是被浅层次的欲望所误导。






       我自己吃素的原因最直接的是食品安全,根据食物链的积累原理,肉类中累积的有害物质要比蔬菜和谷物多很多,能少摄入一点就少摄入一点,时间久了,就会少摄入很多了。

      也有个数学公式很形象:1.01的365次方=37.78。每天多摄入一点点有害物质,一年后的结果就比正常多36.78倍。如果是10年、20年的日积月累呢?自己想象一下,有多可怕吧。

      议大家看一看,作者T·柯林·坎贝尔博士,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四十多年来一直位居营养研究最前线。这本书是健康和营养领域中,最全面而完整的研究著作,作者第一次明确以科学的方式得出结论: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全食物蔬食是最健康的饮食。

       吃素的原因吃了健康外,还有尊重生命和环保的考虑,这些有兴趣大家自己去查资料。







    总之一句话,多了解,多比较,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










发布于广东阅读 9777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还有谁丶嗯

· 湖北

爬吧

亮了(120)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把球给我打铁

· 湖南

素食主义者靠什么生存? 答:优越感

亮了(10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