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段式和二段式投篮的优缺点
前段日子也有专门花时间讲解过一段式和二段式的投篮,今天就着重讲细节方面的变化以及观赏性。
要说起观赏性,相信几乎百分之90的人都会选择二段式的投篮,至于原因,举几个例子便可得知:
科比:美如画的投篮,各种高难度的绝杀场面都不在话下。
麦迪:白马长枪飘如诗,披靡所向少年时。在我印象深刻,老一辈的长辈们非常偏爱麦迪的跳投艺术。飘逸,无解,稳定,还可以在极限的防守下完成得分。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篮球的风格不断在变化,新一代的球迷们或许对于一段式投篮更加偏爱有加。
大家喜欢库里在外线突如其来的出手然后命中投篮,喜欢利拉德LOGO圈附近读秒绝杀,感叹汤普森对于投篮手感的保持。
动作好不好看永远都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不少人就开始细致的研究两种不同的投篮形态,便分为一段式和二段式的投篮。
但我还是要说的是:无论是一段式和二段式,都只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
即便是你跳投飘逸,或者后仰美如画,还是远距离的三分出手。都不过介于二者之间,我们要理解的是,如何搭配这几种投篮来弥补自己的投篮短板。
有人太纠结于动作,说一段式一定好,二段式一定稳定的话。
但之前我们原创的视频:不同状态下的投篮调整,完整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投篮出手点是没有完全固定的一个姿态,而是始终在不停微调之中,
二段式无可厚非就是两次发力,先是起跳之后将球举到头顶或者再往上的位置,到制高点完成投篮出手。一段式则是省去了二段式中间的停顿过程,从而加快了投篮速率和力量。
所以很多人在刚开始看库里打球时总会认为库里的投篮时“三八推”,但事实上不过是省去了中间的停顿罢了。
双动还蛮常见的,不论是在学校或者是一些少年篮球培训机构里面,大家教的都会是二段式的投篮,因为我有在培训机构待上那么几个月的时间。
先将球从下拿到头顶,再完成出手,因为小孩大多数要多次练习才能够形成投篮的肌肉记忆。不过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段式的投篮教学会更加普及,甚至有可能会取代二段式。
打百分之百的包票,一段式的兴起绝对是来源于库里。正是因为勇士在季后赛打出了不错的成绩,甚至还一举拿下总冠军。
当时的质疑:“这样的投篮在受到防守时就会变成瞎投的形式。”而库里的表现也彻底把当初质疑的人硬生生给打服了。
如今,一些初入校队的学生,运球至前场便开始瞎扔三分,搞得带队教练也是一头雾水。
相比于当初没有三分球的时代,一段式的好处无非就在于捉摸不透的出手时机以及距离。现在大部分球队已经把三分球当做球队最常规的武器,冲击篮筐只是拿不出手的一个技能。
一段式和二段式的优缺点
一段式:优点:射程远、节省体力、出手隐蔽性;
缺点:中距离不好把握力度、容易被防守封盖;
二段式:优点:中距离稳定、出手点高、使用与任何时刻的任何进攻; 缺点:出手偏慢、远投不好找感觉;
一段式的投篮就像是我们按压弹簧的一个势能,将弹簧按到底的冲击力一定比稍微按下去的能力大得多。
所以一段式的势能长,加上出手低,所以在急停中投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让你吃瘪。中投的防守比三分更加严密,大部分人在防守三分射手时都会让一步突破空间。
而中投就完全不一样了,靠打转身跳投或者使用试探步,如果不是比进攻人高上一段距离,还不好封盖,只能是稍微影响,中不中就看脸了。
除了天赋异禀的那几个后卫,其他二段式的投手的三分命中率属实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因为二段式的投篮方式,更加消耗球员的体力,如果在力乏的情况下,投篮就会慢慢失准。
现在NBA投手的主流打法无疑就是三分内二段式,三分外一段式的搭配打法。科比也是如此,除了在最后关键绝杀或者逼防的情况下使用二段式,其他情况下三分出手会选择颠投的形式终结。
对于现在这个把三分球看得最重要的时代,一段式无疑更加适合现代的主流。就是强如麦迪、安东尼等球星跳投三分都会略显吃力,更何况是其他的球员了。
我并不是说二段式就毫无利用价值,大部分情况一段式会让数据变得更好看,为球员赢来不错的合同。
二段式的出现一定会在季后赛,在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二段式的威力就完全发挥出来了。伦纳德,杜兰特等球员在季后赛能够保持出色的杀伤力,除了身高臂长以外,中距离的命中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所有投篮都有利有弊,但随着小球时代的盛行,一段式会成为主流,并且也有极大的可能会是后面几年的主流。
士官长JIMMY
· 广东🐂🍺
里奥卡梅隆梅西安东尼
· 北京OneM感觉更适合这个时代的超远三分球趋势 TwoM更适合小球时代之前的中距离单挑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