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清朝有什么误解 zt知乎
我觉得普通人对满清最大的误解,莫过于是辫子。以为清朝人的辫子真的那么好看,真的像是人留的。
而这件事上,张彻应当算是“满清粉”的恩人。毕竟他重塑了辫子戏。
可能有些朋友不清楚,辫子戏以前真的不卖钱,连电影公司都不敢拍。因为卖到东南亚去,那帮华侨看到了特别生气,马上想起来满清的屈辱。而且华侨对满清的不认同更甚于被洗脑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六七十年代。
那根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老一辈华人心里的痛。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拧成一股麻花似的,看起来倍儿精神。猪尾巴长在人脑袋上,这不止是华夏的耻辱,也是进化论的崩盘。
1973年,因为武侠片导演张彻太想拍一部《江湖奇侠传》里的故事,所以冒险把辫子做了改良,变成了“背头+粗辫”的飘逸风格,加上演员得体,成功抵消了大家对于满清猪尾巴的恶感,票房大卖。至此辫子戏才成了气候,直到如今。也不知道该说张彻是艺术天才,还是满清救星,但仔细想来也没办法,毕竟横跨了几百年,且离现代最近,总不能不拍。那拍了,起码不能像原版一样丑。
之前网上流行一张图片,我认为不是很准确。它讲述说一开始清朝必须留的是金钱鼠尾,到后来才有了黄飞鸿那样黑长直的大辫子。
可是看晚清的照片,你会发现,即便是那个清朝统治力降低的年代,黑长直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敢留的。更多人还是在猪尾巴的海洋里畅游。
而讽刺的是,这并不是满清觉得这样是美,由于审美差异,所以强行安利给汉人的。看顺治的画像已经可以知道,就像从张彻片场走出来的一样,鬓角比我还厚。这证明了一个很可悲的事实:人家自己都知道丑,但没办法,就是让你剃。知道这个主意坏,却逼你去执行,这才是真的坏逼。
客观来说,清朝200多年,有功有过,对官方来说,那更是功大于过。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可是从剃发易服这个角度,它真可谓是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终极大敌,不止摧毁了汉家衣冠,更重要的是,将人的自尊打压得干干净净。
有时候,看着金钱鼠尾的样子,我总是很难想象,那些才子佳人书里的英俊书生,满腹经纶,看似有不屈气节,心中藏经天之志,但顶着这么一个无厘头的造型,是怎么正视铜镜里的自己,之乎者也伦理道德的时候,是否会偶尔想起自己马戏团一样的打扮呢?有一阵我甚至偏激的想,不是崖山之后无中华,而是剃发之后无中华。因为能忍受这样的发型顶在自己头上,而不去反抗,安于做快乐的小2b,这种人的气节又何存呢?
当然,后来我也释然,毕竟都是俗人,都惜命。换成我或许也是一样的。谁能瞧不起谁呢?可这个金钱鼠尾的造型,比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深深的烙印在汉人的心理,因为它不是杀了就算,它是要你曾经的汉家衣冠荡然无存,发自内心来奴役跟折辱你。
这也是个极好的筛粉通道,毕竟大家也心知肚明,连这样的侮辱都能受,你再怎么苛捐杂税,也忍得过了。所谓温水煮青蛙是假的,剃发就是一锅滚油,直接淋在汉人身上,如果淋上了你还不反抗,而是说爸爸浇得好,那他的目的也从此达成。
天鹰教教主杨不悔楼主
· 河南是的 孙之獬吧 提出来之后满清立刻用雷霆手段开展了 高呼还是汉人聪明啊
默默等待中
· 陕西孙之獬,讽刺的是满清一开始为了稳定人心并没有强制剃头,上朝都是满汉分两班各自保持造型,这货为了表忠心主动剃发易服,结果汉人厌恶满人嫌弃两边都不要他,伤自尊了结果就恶毒上书满清要求重启剃发易服,谓之“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现今读来都是阵阵恶心,中国什么时候都不缺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