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同名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是许多抽烟党的口头禅,如今像江湖大哥一样挨个发烟的场景却不多见了,是这届年轻人不抽烟了吗?不,是因为当代潮流烟民的新宠成了电子烟。很多从不抽烟的围观群众不免会好奇,这电子烟到底何方神圣?抽电子烟的人,和传统烟民又有什么区别?
香烟,电子烟“我们不一样”
传统的香烟延续自玛雅人的技术,通过燃烧烟叶让烟民心旷神怡,顺带附赠将周围的人驱赶出三米之外的神奇功效。那股汗味混着陈年熏肉的谜之香气,对不抽烟的人来说非常“提神”,敬而远之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电子烟(换弹雾化烟)就不一样了,它没有燃烧过程,不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所以它没有臭味,故而在社交场合大受好评。而传统香烟饱受诟病的一氧化碳和焦油,电子烟也没有。这下抽着还不用担心被人吐槽慢性自杀,可谓一举多得。
但电子烟仍然含有尼古丁,它不是没危害,只是相对小一些而已。
电子烟是怎么火起来的?
电子烟实际上并不是全新产品,它的技术源自2000年前后,最近开始爆火,其实主要是口感方面得到了大幅改善。
曾经的电子烟烟雾稀薄,完全无法模拟出吸烟的击喉感,找不到一点吸烟的感觉不说,还被广大烟民调侃像在医院做雾化治疗,随着烟油和加热方式的改进,当下的电子烟口感有了很大的改进。
互联网的影响和年轻一代消费者进场,为电子烟提供了全新的宣传渠道和市场版图,而社会对香烟的限制,也让许多压抑已久的烟民投入电子烟的怀抱。
抽烟的去硬汉化
无论是寂寂无声的夜里,黑帮隔着桌子剑拔弩张地对峙,还是浑身都散发着雄性荷尔蒙味道的西部牛仔,他们的首选都是香烟甚至雪茄。越粗大越好,劲头越大越正宗。男人嘛,就要骑最烈的马抽最粗的烟,一口烟喷人脸上把人呛个半死纯当挑衅。那时候你叼根细烟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香烟,一度是硬汉最经典的象征。
万宝路的牛仔是广告界的传奇,李奥•贝纳的杰作之一
如今,时代变了,打打杀杀不再流行,粗犷野蛮的硬汉风格也不再吃香,电子烟登堂入室。
没有那么强的雄性特征,外形也更高科技去性别化(经常给人错觉是叼了根圆珠笔),使电子烟的消费群体更加广泛:男女通吃,也不存在烟盒打火机等标识消费能力的外在的无聊攀比,抽烟由一种社会行为,彻底回归为个体享受。我不会影响到你,我也不需要考虑给不给你散烟,一根电子烟在手,我就是个独立的个体,这种感觉,谁不爱。
电子烟还有一个有趣的优势:传统香烟抽一根至少要3分钟,而电子烟可以随时抽随时停,非常符合“碎片化”的互联网趋势,类似清朝官员的鼻烟壶十分自由惬意。
加强监管
伴随着电子烟的兴起,监管的呼声也从未停息。
防止未成年人抽烟,是个重要的因素:过去未成年人想要抽烟很容易被发现,买烟、拿烟、抽完烟后的味道,每个环节都可能会被监护人发现,据不完全统计,每当未成年人点烟一根香烟,遭遇男女混合双打的危险就会加大一分。
电子烟的网上购买渠道多种多样,再也不用和小卖铺老板斗智斗勇,当父母推开孩子卧室门的一瞬间,他完全可以把电子烟藏进文具盒。开门的一瞬间烟雾就会散去,又完全没有味道。
他还是爹妈眼中那个好孩子,但其实已经走上了老烟枪这条不归路。
结语:
电子烟的出现,给了烟民们更多的选择。也让吸烟这事变得更容易被接受,更加便利化。但请注意:电子烟绝非人畜无害。
很多烟民,当初嘴上信誓旦旦的说要通过抽电子烟过渡,然后慢慢的就可以戒烟了。然而到最后宏伟蓝图刚实施没两天,他们的烟瘾反而更大了,变成了有条件就抽香烟,没条件就抽电子烟的交替式吸烟状态,摄入的尼古丁反而更多了。
如果你也想靠抽电子烟来戒烟,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这不太现实。任何吸烟的行为本身,都不值得鼓励和提倡。
无论是不是电子烟,抽烟这件事真的很不酷,且危害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