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网上都在流传一种名为“达芬奇睡眠法”的睡眠方法。这种睡眠法得名于身兼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等多个头衔的伟大人物——达芬奇。相传,达芬奇每4小时睡15-20分钟,这样一天下来只睡2小时左右,余下大把的时间从事创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这种睡眠其实是一种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意思是把完整的睡眠时间分割开来。不少迷信这种睡眠法的人都希望通过它来缩短睡眠的总体时间,同时人的精神状态却可以和连续睡9个小时的单相睡眠差不多,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学习。
史上唯一有所记载的长时间实施了“达芬奇睡眠”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巴克米斯特 •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是一名工程师和设计师。他在1943年的《时代》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长达2年的睡眠计划。在这段时间里,他每隔6小时打盹30分钟,也就是说每天只睡2小时。 最后他的计划不得不因为他的商业伙伴的极力阻拦而终止,因为他的作息时间和其他人实在太不合拍了。虽然富勒是否严格遵守了他所说的睡眠计划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报告了成功执行多相睡眠的人。
最近引人注目的多相睡眠实验者当属著名博客作者史蒂夫•帕沃利亚(Steve Pavlina)。他坚持多相睡眠2个多月,每天累计只睡3小时,并且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睡眠日志。他自曝说开始时很难适应,但到了实验的后半段身体逐渐适应了这种睡眠周期,在夜晚也能保持清醒的工作状态。不过到实验快结束的时候,他试图减少打盹的次数让睡眠时间变得更短,却常常听不见闹钟而直接就睡了6个小时。看来想要长时间保持多相睡眠的记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