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篮】那些容易被错误理解的术语及名词[术语的重要性][波总出品]

avatar
关注
本文仅作为术语科普,暂时不作教学.
(此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且颠覆你的原有观念以及错误,敬请耐心阅读!)
主题:《关于那些被误读的术语以及术语重要性》
文章1.0.1-1.0.4 段 ——术语的重要性
文章1.0.5-1.1.1段 ——术语理解错误案例
文章1.1.2段 ——各类出手及发力形式的实例
【必看】


1.0.1 
前文: 关于「术语的重要性」,以下是摘自几位权威训练师发表的观点及意见。

1.0.2 
@skillic籃球訓練: [台湾_Jeff林教练]
“如果大家都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动作,最终很大的机会变成鸡同鸭讲。不是英文就比较好,是因為国外已经把动作系统化细分化的地分类。如果今天中文已经有如此规模的分类,那我当然会选中文,但是目前没有做到...”“认识术语很重要,它能缩短解释时间及动作准确性,不是英文术语太深奥,是学习效率的差异。”



1.0.3 
@Micah迈卡 : [全美顶级训练师]
“为什么我们要有术语,为什么要用名字区分细节呢?因为,细节组成你的每个动作。如果你想知道你缺少的是哪个;如果你想给一个动作加东西。术语可以很好地去区分细节。如果一个动作没有术语,你会很难去自我琢磨。”
1.0.4 
以上这两位权威训练师的中心思想如下:[总结]
①术语可以很好地去区分细节与动作
②想要真正了解一个术语,首先先看他的标准英文(正统术语)


1.0.5
    而这一切,都得建立在「理解术语意思」的基础上。如果本来就误解了术语意思,那将会影响学习效率与他人。
    以下是那些经典的术语理解错误案例!

1.0.6 
「关于"出手点"」
每当提起"出手点"这一词。大家的第一反应理解是什么呢?是球开始出手前的架球位置吗?还是球离手时的一瞬间呢?
我相信,80%以上的人们答案是
 ——「球开始出手前的架球位置」
也就是理解成"Set Point/Position"亦或者是"Lift Point"。


1.0.7
  可,这是错的!
将"Set Point/Position"或者是"Lift Point"说成「出手点」是巨大的描述性错误。
正确叫法应该是「抬球点」或者是「发射区」。
而,为什么不能叫成「出手点」呢?


1.0.8
以下才是「出手点」的正统叫法!!
——「Release Point」
(球离手的一瞬间)
①截图自迈卡视频
②截图自CoachFui视频:[如下图]
视频中Fui sir说的「起手点」也就是迈卡口中的「抬球点」。
英文术语 ——Lift Point/Set Point

而从下图图3明显看出,Fui sir口中的「出手点」也就是和迈卡口中的「出手点」是一样的
——指球离手的一瞬间(高度与位置),而不是大众俗称的「出手前的架球高度与位置」
Fui sir与迈卡的才是真正的「出手点」的概念。
「出手点」是指"Release Point"
——球离手时的一瞬间(高度与位置)
而不是指"Set Point/Lift Point"[发射区/抬球点]

1.0.9
     平时被国内80%的人误称的「出手点」,正确叫法应该是「抬球点」或「发射区」。


1.1.0
关于「1&2 motion」叫法的经典错误理解案例:
第一种:将"motion"错误理解成是「阶段」,从而理所当然的喊成「一/两段式」.
这是大错特错的,"motion"的中文意思是动作.
应该翻译为:
——「单&双动」

第二种:将[1&2 motion]的意思误解成出手时机
·实际上,「1&2 motion」针对的是上肢手臂发力形式
——大臂发力更明显或小臂发力更明显
·「一/两段式」针对的是下肢
——球开始出手前的滞空长短以及高度。

1.1.1
@CoachFui 经典讲解「1&2 motion」的区别:
(手臂发力形式的差异)
“1 motion是下上,2 motion是后前。”
@CoachFui 的「1&2 motion」示范:
1 motion(单动)
2 motion(双动)
Fui sir在演示2 motion时也是采用纯一段式的出手时机:
——离地前开始出手
所以,不要再把起跳高度与滞空时间等拿来和「1&2 motion」挂钩了。
与起跳高度和滞空时间相关的是「一/两段式」。
·「1&2 motion」≠「一/两段式」

「一/两段式」针对的是下肢
——球开始出手前的滞空长短以及高度。
·一段式:离地一瞬间或者离地前开始出手,空中球离手。
代表球星:(大部分三分)特雷杨、库里等..[如图]
(文章1.1.2段的①附图)

·两段式:离地后一瞬间球还在抬球点(发射区)。离地至一定程度时,球才开始出手并离手。
代表球星:(大部分中投)科比、乔丹等..
(文章1.1.2段的④附图)

·另类的一段式跳投——「小跳投」
——离地一瞬间球同时开始出手
代表球星:穆雷与詹姆斯的三分和希尔德的中投..
(文章1.1.2段的⑤⑥附图)

1.1.2
    值得一提的是,你可以使用两段式出手的1 motion发力,也可以使用纯一段式出手的1 motion发力。
    你既可以使用一段式出手的2 motion发力,也可以使用纯两段式出手的 1 motion发力。

ps:虽然平时俗称的跳投一般特指科比乔丹麦迪那种中投干拔的“两段式跳投”。可实际上,只要是非手脚同时伸展或脚离地后球未接近离手的都是跳投。库里的一段式1 motion是跳投,特雷杨的是跳投。麦迪科比的中距离干拔也是跳投。


以下是各类出手及发力的示例:[总结]
①纯一段式(离地前开始出手)的1motion发力(低抬球点)
代表球星:库里特雷杨以及汤普森等的三分出手
[如图:库里的热身三分]
②纯一段式(离地前开始出手)的2motion发力(高抬球点)
代表球星:大部分"2 motion"球员的热身动作
[如图:唠嗑的热身三分]


③纯两段式(离地后开始出手)的1motion发力(低抬球点)
代表球星:弗雷戴特、欧文等球员的三分出手.
[如图:街球手布兰登的三分出手]

④纯两段式(离地后开始出手)的2motion发力(高抬球点)
代表球星:科比麦迪乔丹等中距离出手.
如图:[唠嗑的中距离出手]

⑤小跳投式(离地同时球开始出手)的1motion发力(低抬球点)
代表球星:希尔德利拉德库里等的中投出手.
[如图:希尔德的中距离出手]

⑥小跳投式(离地同时球开始出手)的2motion发力(高抬球点)
代表球星:后期科詹等的三分出手.
[如图:詹皇的三分出手]



以上1.0.5-1.1.2内容重点:[总结]
·「出手点」指「Release Point」,而不是「Lift Point/Set Point」.
·国内网友误称的「出手点」本应叫成「抬球点/发射区」.
·「1&2 motion」与「一&两段式」投篮是不同的概念.
·1&2 motion针对于上肢手臂发力形式;而一&两段式出手针对于出手时机与出手前的滞空长短.
·国内部分群体至今难以读懂部分投篮术语,时常混淆.
·“车同轨书同文”,只有正确运用术语或名词才能避免一些没必要的代沟.
发布于广东阅读 21443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QickeR17x

· 贵州

真的纯干货!

亮了(16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21.6.15.14

· 江苏

私以为小跳投的两个都很好,一段的1motion真的不适合中距离,没太多调整的空间,二段的身体要求高,虽然两段式的确实都挺好看,但是太不适合普通人了,特别是很难投三分。

亮了(48)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