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欢迎大家收看多维怪谈。
上一期节目后,我们收到很多小伙伴的留言说怎么这集这么短,更新太慢了,其实我们是跟着原著每章节的内容来做解说的,所以才有长有短,为了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我们这周就一口气为大家把第六集肝出来,还希望大家点赞+评论哦,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爆肝最大的动力。
上一期节目我们说到了,苏美尔人记录的-纳菲力姆的家园、阿努的国度,那颗第十二个天体,被发现就存在于太阳系中,并且苏美尔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在石碑中描绘了整个太阳系的完整星系图,这个石碑如今被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保存在 索引号为VA/243 的收藏位,在德国的小伙伴可以去参观。
后世的阿卡德人也记录了许多关于太阳系的描述,而这些记载基本全部出自于苏美尔,阿卡的文明是一个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文明,也就是说要比苏美尔晚至少3000年时间了,并且阿卡德记载的太阳系是非常片面的,只记录了每一个星体对应的神但是却没有完整的太阳系图,比起更早的苏美尔落后了许多,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在大约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时间,文明开始逐步倒退了。
不然无法解释,一个4000多年前的文明怎么会比一个7000多年前的文明,对于太阳系的了解更少呢?而再往后到大约3000多年的时候,好像全世界所有的人类都一下子退回了农耕时代,对于天外星系变得一无所知了,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试想一下我们自身的文明,在有第一个朝代开始到如今,文明与科技都是不断在发展的,即使经历过许多灾难战乱,文明或许会停顿,倒是终会回到发展的正轨上,那么是什么,会让7000年前的文明忽然就像被人彻底遗忘了一样?直到近百来年我们的科学才不断的发现、证实苏美尔人文明的神奇?
除了一场毁天灭地的战争,还有什么别的可能吗?
苏美尔人把宇宙中的12个天体视为平等的,包括月球,在他们所描绘的星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明显有一颗行星,比木星要小一些,比火星大许多。
这幅石碑上的图是在大约200年前被发现的,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嘲笑道:这简直是神话,太阳系只有7大行星,苏美尔人却想象出了那么多虚构的星球,记不记得我们上期节目说的,200年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只有7大行星。
而如今我们几乎全部知道,太阳系存在九大行星(算上冥王星)。
这颗存在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星球,就是神的故乡,但是奇怪的是,如今我们无法观测到它了。
与此同时,同样验证了苏美尔人丰富天文学知识的还有月球,在我们登入月球之前,科学及一直认为月球是在一次小行星撞击后被分裂出去的地球的一部分,直到阿波罗16号登入月球采集回了月球上的岩石,经过比对地球上的岩石才发现,月球根本不是地球上的一部分,苏美尔人再一次领先于如今的我们,我们如今的天文知识,还处于不断验证苏美尔人天文知识的阶段,完全没有超越。
那么这颗被苏美尔人刻在石碑上的,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星球,在哪儿呢?毕竟如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整个太阳系全貌了,为什么找不到呢?
学术间流传许多猜测,比如是2003年发现的赛德娜,但是赛德娜距离我们太远太远了,并且它到底是被太阳系引力所捕捉而来的还是原本就存在的,都不确定,也不符合苏美尔人石碑中的描述。
那么,我们的太阳系,还有我们未发现的星体吗?有,还真有,并且是已发现的。
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皮安琪在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区域搜寻了多年,还真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行星:谷神星,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发现了在这块区域围绕着太阳运转的多达3000多颗小行星,这就是我们如今所被观测到的小行星带,谷神星便位于小行星带内,而小行星带就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也符合苏美人的描述,只不过,有一点对不上呀,谷神星是一颗矮行星,根本算不上星球,它太小了。
说道这里,我们给大家缕一缕思路:苏美尔人记载的第十个个天体,一直尚未被彻底发现,起初的天文学家认为苏美尔人完全是在胡乱猜想,但是随着我们一点一点验证了苏美尔的天文学,开始认真重视起苏美尔人的石碑记录,天文学家们一开始将目光放在太阳系边缘位置寻找这颗失落的天体,由此发现了赛德娜天体,但是在后来新出土并如今保存在德国的石碑中发现,苏美尔人记录的这颗天体应该在火星与木星之间,随即天文学家们在火星与木星中发现了小行星带中的天体:谷神星,但是谷神星太小了,不像是石碑中记录的大小。
原著作者继续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圈小行星带,原本是一颗完整的星球呢?但也有一点说不通,因为将所有小行星加起来,还是太小了,并且,如果这颗星球是自爆的,那显然不对,因为自爆产生的能量会将它向四面八方炸开,而不像如今,这些碎片完整的围绕着太阳。那如果是被一次撞击击毁的呢?那似乎也不对,被什么撞的?那颗撞了它的星体呢?如果是被一颗其他小行星撞击,那么这两颗星体的碎片不应该是只有一种公转方式。
我们给大家打一个比方,比如你面前有一个鸡蛋,你拿一粒小石子将它击成两半,那么破碎的两半必定是向相反方向裂开的,所以如果小行星带是被别的某个东西撞碎的,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只有一种公转方式,就好像我们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自有各自的轨道一样,它应该会至少存在两种公转方式。
再一次,科学陷入了无法解释中,然而又再一次,苏美尔人记录的《创世史诗》又给予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记得我们在第三集向大家说的:“十二位主神“这个概念吗?希腊有宙斯为首的十二主神,对应着天空中的十二个天体:宙斯是天王星、阿瑞斯是火星等,随后在古印度神话、巴比伦神话、赫梯神话、阿卡德神话等都找到了同样的记载,同样12神对应同样的十二个天体,追溯起源,都来自于苏美尔,苏美尔记录的十二位主神还记得吗?
在石碑中我们发现了苏美尔人描绘的太初之时的天体,并且明确表明了众神被创造的先后顺序,然而很奇怪,在太初之时并没有地球与月球,这说明地球和月球是被创造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太初众神。
阿普苏、泰迈特、安莎、凯莎……这十二位苏美尔主神中,阿努是权利的代表,阿努代表天王星,苏美尔人记录了一场十二位诸神之间的大战。
阿普苏花了6天(宇宙时间6天)创造了世界,它创造了包含阿努在内的原始众神,而众神又创造了自己的孩子,比如阿努(天王星)生下了恩利尔与艾(海王星),而逐渐的,创世的行为创造出了一个不安分的新神,他不守规矩、不安分,严重威胁到了其他众神,阿普苏于是招来了他的信使穆木,商量将这个新神以及其余诸神全部毁灭,而这次密谋却被躲在门外的其他诸神听到了,他们愤怒无比,唯一冷静的是:艾,他提出了一个计划。
石碑原文记载:艾提出,让我们将睡意倒向阿普苏!在太初之水中投下毒药,众神都赞成了艾的提议,而随后的很久时间内,阿普苏与他的助手穆木,便没有了毁灭众神的力量。
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而平静,那颗威胁到整个众神的新神还在,并且随即他就为众神之一的提亚马特带去了毁灭,而正是这一场战争,将远古太初时代或者说古太阳系变成了如今我们所知的太阳系。
围绕着我们关于地球、月亮、消失的第十二个天体、围绕太阳系的小行星带、谷神星等等一切谜题的答案,也将在这一场战争中揭开谜底。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一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解开围绕我们的所有谜题,公众号将在周六提前更新,喜欢我们,请动动小手指给我们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