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步这个品牌或许大家还不算太了解,在这里我先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因为我个人是真的觉得这个品牌很有意思的,在我开始做了解之前,我的印象也非常刻板,我认为特步是在做潮流鞋、休闲鞋的,了解之后我才看到了这个品牌其实进步挺大的。特步目前在跑鞋方面的市场号召力非常强,在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上都可以看到特步的身影,特步不仅仅只是单单的一个赞助商,特步还在跑鞋上颇有建树,之前董建国穿特步的160X在柏林马拉松跑出了国内第二的好成绩,160X这双碳板跑鞋可以说是很多专业竞速跑者的选择,这双160X跑鞋是有独家的科技的,全掌碳板加上X-Dynamic Foam,碳板当然不需要再做介绍了,X-Dynamic Foam是一种发泡材料,特点就是更加的轻质、推动力很强,这双专业竞速跑鞋原价我记得好像是899,对比两双2099的竞速跑鞋——耐克的next%和李宁的䨻跑鞋,我想特步诚意是非常足的了。当然,特步也不仅仅只为专业跑者设计跑鞋,原来的动力巢X跑鞋就是为普通跑者设计的,200元的价格,中底使用了ETPU材料,我们比较熟知的boost就是ETPU材料,所以说特步在科技上是有竞争力的。
大家也都知道,去年特步和林书豪签下了3年的合约,我认为这也是特步想进军篮球圈的一个信号,书豪是一位非常非常优质的代言人,在个人修为和品行上十分出众,他也有着传奇的NBA经历,目前又是在CBA打球,特步其实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在篮球鞋板块赢得一席之地,之前特步推出了游云4代林书豪PE,我这次讲的这双篮球鞋也是书豪的同款,但不是他的正代篮球鞋,也希望特步能够尽快地推出书豪的正代球鞋。
聊一聊这双球鞋,特步作为国产品牌,而且在篮球鞋领域我个人认为还是处在被更多篮球迷所熟知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认可。收到这双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诚意,中底上爬的抗扭片,抗扭片的面积还不小覆盖了整个足中部,后跟处大面积TPU的包覆,有一定动态包裹的编织鞋面,鞋头硬质的处理,我能感受到特步的诚意。耐克在结构抗扭上下足了功夫,但是欧文5、欧文6、字母一代都没有搭载中底抗扭片,实属有些遗憾,而特步在一双林书豪支线篮球鞋上两处使用了TPU,这一点着实应该点个赞。我很喜欢马也的一个观点,对于国产品牌的支持并不一定是大买特买,一句心中的牛皮、一次分享、一个点赞、帖子下面的一句讨论都会是对于国产的支持,因为国产需要的是认可,特步也是如此,特步展示出了态度,想要得到的是大家的认可,这一双鞋,从配置上来说,这个认可是可以给到的。
一、 外场篮球鞋需要的,这双鞋给到了
这双鞋的侧面写有:The court killer,翻译过来我想就是水泥地杀手哈哈。这双鞋官网主打的信息就是耐磨与抓地力,这两点是真的做到了。我去篮球场的路上刻意选择了下过雨后还没干透但是布满青苔的下坡路,当时还真的基本稳稳路过,防滑性上看来是不错的。我选择的场地是假塑料场,正好这几天又在下雨,场地条件其实不算是太好的,但也符合这双鞋的定位。我刻意地进行了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后撤步、横撤步以及侧移动作,这双鞋的抓地都是过关的,没有一点点打滑的感觉,落地是很平稳的,侧移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阻力很大,不能轻易地就做出滑动,在抓地力上我认为是很过关的,打了一个星期后纹路也基本没有变化。我认为这双鞋的鞋底纹路还是挺棒的,比较细密然后倒刺一样的设计让做动作的时候更加稳定了,鞋底这个橡胶也偏硬,所以说也不会吸附了灰尘会影响防滑。我最近上脚的球鞋是米切尔一代和Marquee Boost,这两双都是外场表现很棒的篮球鞋,穿这两双敢做的动作在穿战獒的时候我也敢做,我也能感觉到效果基本相似,所以说作为外场篮球鞋我认为抓地力和耐磨性还是很过关的。
二、抗扭和防侧
这双鞋中间上爬设计的TPU大家也都是能够肉眼可见的,这个TPU敲起来是很响,刚性应该是很不错的,我也在我的桌子上做了抗扭的测试,弯折点还是处在应该弯折的地方,我打完球后感觉足弓位置还是很舒服的,没有酸痛感,我想这和中底的抗扭片关系还是很大的,抗扭上这双鞋肯定是过关的。防侧翻方面,这双鞋外底做了加宽的处理,虽然加宽的面积不算太大,但是基础的保护性在我突破落地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到的,但这是一双低帮鞋,低帮鞋在脚踝保护上必定会扣掉一分。这双鞋还有一个设计我认为是可以改进的,这点是影响到了防侧翻的,这双鞋中底使用的是EVA缓震,脚感是比较偏韧的,但是这层EVA材料缺乏外墙的包裹,这让中底的稳定性不够好,前掌这个感觉有些明显,中底材料不够稳定,这也给侧翻带来了风险,希望之后的鞋款中特步能够注意中底材料稳定性的考虑。
这双鞋前后落差有点高,后跟处有些太高了,所以说会引导前掌落地,如果前掌中底材料不够稳定的话,落地时就很吃脚踝力量了,我认为这都是特步应该注意的,前后落差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三、 EVA缓震
这双鞋采用的缓震科技就是EVA,这个EVA脚感是比较韧的,说不上软,也不是那种弹,处在一个比较适中的状态。对于我这样一个64KG,7投3突打法的人来说,这个缓震还是够用的。在这里给大家做出一个同类型的对比吧,Nike的phylon我感觉没有这个EVA软,当我用力踩phylon时和用力踩这双鞋的后跟缓震,我感觉这双鞋下陷感要明显一些,耐克对phylon的描述现在是similar to zoom air,我觉得这个比phylon出色一点,那是不是意味着等同于zoom?
这双鞋的缓震后跟用力踩其实挺舒服的,感觉下陷还蛮足的,前掌我感觉EVA要薄一点,但是贴地感就比较好,启动其实很快,所以说对于喜欢突破的球迷还是挺合适的,只不过我觉得体重大了的话会有点不适应,毕竟EVA缓震嘛,就是有点薄了。
夸一下这次的鞋垫,这次的鞋垫是比较厚的,也算是弥补了EVA一部分脚感的缺失。
四、包裹性
首先我要讲的是这鞋码数有点偏大,我耐克穿42,阿迪41,这双鞋我选的41,上脚时我感觉尺码是适合我的,因为领口处比较紧,但是穿进去后我发现大了有一个指头,正确的尺码我的后跟只能容下一个指头,这双可以两个指头,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特步的球鞋还是要好好看一看尺码表或者试穿。
虽然有点偏大,但是静态包裹性还是不错的,这次的编制鞋面还不错,静态的脚感比较合适,没有压脚背、挤脚这些问题,我想对于高脚背和宽脚也是比较友好的,因为这双鞋内部的舒适性还是很好的。
但是这双鞋的动态包裹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的,系带系统就需要提升,这双鞋的鞋带没有拉紧那一下,等于说鞋舌以下不能和我的脚背所贴合,这一点是需要提升的,这双鞋的包裹性我认为被鞋带影响到了,而且我认为鞋带应该再往下穿一个孔,这样前掌锁定更好一些。
这双鞋后跟处的设计有有点也有缺点,优点就在于比较跟脚,而且不会磨跟腱,比较舒适,但是锁定感不够,这双鞋锁定了脚踝,但是没有锁定住后跟,这一点可以提高的,后跟处两个小枕头这次比较小,之后其实可以更大胆地创新一下。
五、 支撑和鞋面刚性
这次的编织鞋面,还是很不错的,做侧移的时候是将脚包在里面的,这点还是很棒的。后跟处的TPU也能相应的发挥功能,作为一双外场篮球鞋,其实我认为还是很够用的,我打对抗的时候都还是能感觉到这鞋一些科技的作用。
其他:
这双鞋比较轻,重量肯定是400克以下的,相比游云4的大重量,这双鞋证明了特步可以做出很轻的后卫鞋,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个人认为,这双鞋适合体重75KG以下脚踝力量很强的突破型后卫,这样的话这双鞋给到的帮助其实是很直观的。这双鞋前后落差其实有点高,后跟有些太高了,这一点我觉得特步应该重视,因为这个问题对于防侧翻、缓震都有影响,也比较影响穿着体验。
其实蛮期待特步科技上的创新的,在林书豪正代上希望能够见证到特步科技上的展现,毕竟在跑鞋上已经看到了特步在中底科技上的实力,也希望在篮球场上有所运营。这双鞋特步展示出了诚意,也让我挺期待林书豪正代产品的。
这双鞋目前天猫特步官方旗舰店和线下有在售。
往期回顾:
Bounce拖鞋体验分享——碰水会臭吗?压脚背吗?脚感好吗
致我爱的阿迪——因为低价叫出的永迪,不应是你的追求
谈给自己、父母、爷爷奶奶买鞋——Ub20、ub4.0、ub laceless
米切尔一代——脚踝有伤人士的终极福音
Marquee Boost——需要度过磨合期的实战利器
Ub20城市限定上海配色开箱上脚体验——疯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