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原
大家好,欢迎来到《蒲公英》专栏特别栏目《彼岸》这周我们将会访问三位台湾足球人,一位是中国台北队主教练王家中指导,一位是土耳其出生的台湾归化球员朱恩乐。一位是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台湾球王陈柏良。
本期栏目,我们邀请到了中国台北主教练王家中,王家中指导曾来大陆执教中乙山西信都队(今山西龙晋),对两岸的足球情况都有很深的见地。
从绿茵热土来到足球荒漠,立志留洋欧洲联赛
王家中的父亲是华侨,一家人早年在东帝汶生活,7岁时他来到了台湾,第二年因东帝汶东帝汶脱离葡萄牙独立,但在9天之后又马上被印尼入侵占领。不过,由于葡萄牙对东帝汶长期以来形成的影响,王家中幼年就在浓郁的足球氛围中长大,很小就看过不少东帝汶的足球比赛。
和王家中有类似经历的还有韩国教练金信焕,金信焕长期在东帝汶居住和执教,他曾率东帝汶国青夺得东南亚U21锦标赛的冠军,缔造过东帝汶国奥0-0逼平韩国国奥的奇迹,还在亚青会上1-0战胜拥有刘若钒、杨意林、徐皓阳的中国99国青。
金信焕被称作是“东帝汶的希丁克”,对东帝汶在普及民间足球、打造青训队伍方面有卓越的贡献。王家中和金信焕是好朋友,两人每年都会探讨业务,交流执教经验。
初到台湾,王家中发现这里和东帝汶完全不一样,踢球的人非常少。国小阶段,王家中是校队乒乓球第一号选手,他本来考虑一直打乒乓球,直到初三的地理老师拉起一支足球队,王家中内心深处对足球的热火才再次被点燃。
“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乒乓球这条路,当时足球队其实非常业余,像兴趣爱好班,我也不是很会踢球,但我定下了人生目标——走足球这条路,以后去欧洲踢职业联赛!”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王家中初中毕业去了台湾高中的冠军球队西湖工商,但梦想和现实差距总是有差距的,“我发现自己和其他校队球员的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每次训练结束我都花2个小时加练基本功,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梦想真是痴人说梦话。”
“我家境清寒,没有那么多资金供自己踢球。第二我不懂英文,怎么去英国踢球?”
虽然困难重重,但王家中对足球实在太过狂热,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自己的足球梦。由于华侨身份,王家中不用服役,高中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存够机票钱后,他去日本洗杯子打工继续攒钱(工资比台湾高),一年后他拿着钱去澳大利亚学习英文,又过了一年,王家中终于来到了英国。
一边打工一边踢球,球星梦难圆、转投教练席
1989年,王家中在英国安顿了下来,他一边在唐人街中国餐厅洗碗打工,一边踢当地的业余联赛Sunday League football。后来为了学英文,他克服困难又去了家外国餐厅当侍者。
“我想去职业队试训!当时我到了英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英足总拿到了所有英国职业队的地址和电话,所有伦敦球队的电话我都打过,莱顿东方我直接追到训练场,找他们教练请求给我一次试训的机会。”
“那次正式试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英国足球的速度、力量......长传球转移等等,都不在一个层级上,试训结果让我感到很失落。莱顿东方(Leyton Orient)的教练鼓励了我,他让我再适应一下英国足球,给我推荐了几个业余球队,后来我去了韦康比流浪者(Wycombe Wanderers),每星期训练2个晚上,每次坐车路程差不多4个小时,现在想起来真的佩服自己。”
“我在莱顿东方遇到的教练是约翰-戈尔曼(John Gorman),后来他成了英格兰主教练格伦-霍德尔(Glenn Hoddle)的助教。而我在韦康比流浪者的教练是马丁-奥尼尔(Martin O'Neil),他带队强调整体和纪律性,后来他带这支业余队连升两级,打进了英乙。”
1992年,凭借惊人的毅力,王家中打动了水晶宫,他试训的时候和索斯盖特、科尔曼(前河北华夏幸福/威尔士主帅)一起训练,这种体验让他非常开心和不可思议。闲暇时,王家中还参加了伦敦的英国华人足球队,代表球队踢欧洲华人比赛,有职业队训练的他终于感受到了王者的快乐,“再去跟业余队交手,我就如鱼得水了,经常拿冠军。”
在伦敦,王家中认识了很多韩国足球名人:90年代国脚朴景勋、安贞焕、李敏诚,其中李敏诚退役后也成为教练,还和王家中成为了奥预赛的对手。如果没有英国之行,王家中不会有这么精彩的人生和之后的教练生涯,谈到这里他特别感激自己的父母。
“家庭经济环境要求我只能靠自己,父母都很支持我,母亲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把私房钱偷偷给我,让我在外每到一个地方给她通电话,第一句总是问我吃饭了没有,就是怕我饿肚子,我真的好爱我妈妈。”
“有次脚受伤没法走路,工作也被迫停了,冰箱空空如也,正好我妈妈打电话来,第一句问我又是‘吃了没’,我掉着眼泪跟她说我吃饱了,我很怕她担心,后来我朋友来看我,背了一背包的食物,给我把冰箱都塞满了,我非常感动,到现在我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英国业余联赛水平很高,球员热情高涨,都梦想着在足总杯走得更远,经常有淘汰掉职业球队的情况。我在那里踢了几年后,感觉自己还是应该回到亚洲发展,既然踢球无法成为球星,那我希望在教练领域能够有一番作为。”
王家中回到台湾后,开始涉足各年龄段的足球执教工作,对于台湾这些年足球发展的点点滴滴,王家中都如数家珍。
“台湾校园足球有社团和校队,联赛是政府部门成立的国中联赛、高中联赛、大专联赛等,球队进入4强后会有现场转播,让民众看到参赛球员的精彩表现。以国小为例,报名队伍有300多队,但在升入国中后会出现很大的断层,继续踢球的球员会进入体育班继续训练。”
“中国台北足协目前成立了U15和U18联赛,参赛队是校队和俱乐部,我们希望通过联赛让球员除了读体育班之外,还可以有选择上普通班读书和踢球的机会。”
从台湾主帅到山西主教练,羡慕中国足协和大陆俱乐部
2018年,王家中临危受命执教中国台北代表队,当时距离东亚杯不到一周,虽然他每能带队打出想要的风格和内容,但还是很感激足协给他体验国际大赛的珍贵机会。
“台湾在外面踢球的球员很有实力,和朝鲜、中国香港是一个水平,但在台湾踢球的球员还是实力低一些,因为联赛技战术水平和节奏强度目前还不够。”
2019年,王家中因为大陆的朋友介绍,来到了中乙山西信都执教,对于这次经历,王家中记忆犹新。
“山西非常有发展足球的潜力,那里的球迷让我感动,信都当时是山西唯一的职业队,球迷很体谅球队的处境,不管成绩如何,大家都一路陪伴力挺,给我了坚持的动力。俱乐部老板对球队投资好几年、花了不少钱,我很感激他能给我这个平台,也非常谢谢一直坚持下来的球员和教练团队及工作人员。”
“对于未来,我建议山西省足协筹办山西精英梯队,在各市安排教练、组织联赛,以点带面,让山西足球长久地发展。”
对于在中国执教的经历,王家中回忆:“最早台湾球员是不受限制到大陆踢球的,后来限制了名额,又后来限制每家俱乐部只能引进1名港澳台球员,短短几年变化这么多,加上U23政策、预备队踢中乙,不说对错,这些政策改变的频率让我印象很深刻。”
“大陆教练班和台湾没什么区别,但是这里有不同省份的教练,大家操着不同的方言腔调,对我来说有些陌生又熟悉亲切,我小时候听过叔叔伯伯讲过一些大陆的方言,这让我有时会莫名的感动。”
“虽然足球在台湾越来越受欢迎,但棒球、篮球依然是影响力最大的运动。台湾没有职业足球联赛,有5支球队是亚足联职业足球俱乐部。球员没有那么大压力、能力不如大陆球员,工资也无法和大陆的相比。未来,台湾的目标是成立职业联赛,所以我们要多向外面学习运营制度,加强硬件,建立青训梯队。”
“我们是很羡慕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的配合,包括给到中国国足的后勤保障资源。中国目前有归化球员,虽然中文不流利,但他们愿意归化就是表达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加入中国后他们不但能帮助提高成绩,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何乐而不为?”
对于国青、中超二队踢中乙,王家中表示:“我带过台湾U19和U23,当时我就思考过一个想法,就是让台湾U19或者台湾U23来大陆踢中乙,一定会让他们提高球队整体水平和技巧的。我是站在中国台北代表队的立场看这个问题的,如果以俱乐部的角度看,还需要更多评估。”
写在最后
无论是早年打工追求职业足球梦,还是回到亚洲拾起教鞭做主帅,王家中对足球的狂热始终如一,他一次又一次地不放弃,才有了如纪录片电影一般的丰富人生。
足球是王家中追求一生的事业,所幸此路不孤,一路走来他认识了大量的亚欧足球人,也交到了遍布全世界的好朋友。
正如王家中自己所说:“人生不同阶段都有非常不错的朋友,我很珍惜这些缘分,我属于逆来顺受的人,低潮、失败都是我生命的养分,我要接受它、面对它,然后解决它,如果还不行,我就尽量用感恩的心和正面的心态去面对。”
对于未来,王家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我想在有限的人生里,把目前所有能做的事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为了我最热爱的足球,我要奉献自己、回馈台湾足球事业、足球文化。同时,我还要继续学习锻炼专业能力,未来去挑战更高级别的足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