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React HyperSet与UA HOVR Havoc 3 外场实战初测

avatar
关注


坐标西雅图,之前在湾区,疫情封城后三四个月没打球,最近换工作回西雅图有机会打了几次外场,试了两双鞋,聊聊个人感受。我打球不怎么样,评测不如视频up主,自己喜欢尝试实战鞋,平时也不咋发帖,之前发过Nike Heritage N7和科5protro的帖子,也只是因为当时在美国刚发售能买到,国内还没上的时候,我想发出来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也希望能给大家买鞋选鞋有所帮助,或者解毒了拔草了也好。因为疫情原因没办法打室内场地,提供不了更专业一些的评测感受,不过还是尽我所能吧~


Nike React HyperSet


这个所谓HyperSet实际上是女子排球鞋,买他的理由其实看图也能看出来,因为用的是Hyperdunk2017的底,然后鞋面重新设计了下。我只在2017年的时候穿过HD2017flyknit版本实战,普通版没穿过。(我太喜欢HD17flyknit了,后来被我卖了,现在美国买不到真的后悔)虽然是排球鞋,但是有Hyperattack的前车之鉴类似诱惑,又总觉得这个排球版HD17似乎能真香,就买了双黑色生胶底试试看。

先总结:篮球实战也能实战,普普通通,高强度实战的话感觉鞋面有点拉胯,以后不会长测。

外底中底可说的不多, 感觉应该就是和HD2017普通版外底中底差不多的感受吧,抓地是很强的(虽然刷漆水泥地真看不出来抓地好不好),缓震没惊喜,主要是韧,不会太震脚,踩一踩感受更好一些,但是打外场还是会对膝盖有负担。因为我只穿过HD2017flyknit版本实战,flyknit版本我得大半码,普通版我试过,正常码就行。

这双HyperSet我买的正常码(注意,如果是男生的话要换算一下女码,因为是女子排球鞋,我US9码换算成女子10.5码),不偏码。当然码数这个因人而异。其实我总觉得这双鞋好像更软一些,一度怀疑中底是不是以前的react。不过美国官网用的React做标题,描述里也说了是React foam,那就相信它吧。


鞋面主要就是很普通的网面,很软很丝滑(噗),鞋头有热熔补强,中足部分有个绑带。这双鞋实际上是四分之三掌内靴了吧,前掌鞋面和鞋舌一体都到了脚踝的部分了,鞋舌基本没有调节空间,穿鞋要挤进去,高足弓人群慎重。这鞋算是超低帮,鞋舌内靴又设计得很靠后,在脚踝两侧缺少设计,导致如果你穿很薄的袜子,或者非要穿低帮袜,勒紧鞋带,再加上那个绑带,踝骨那个地方会卡脚,看到下图就明白了,这里设计的比较失败。鞋舌没什么调节空间,也不厚,就那么直愣愣立在那里,无法贴合脚踝部分。脚踝保护就别考虑了,这双鞋基本没有。但是有一说一鞋后跟填充很舒适。


鞋面包裹:

包裹略不太行。其实也还好,因为鞋楦挺窄的,除了第一排鞋带孔和脚踝处,中间的鞋带孔带飞线设计,绑紧鞋带再把大绑带粘上,静态包裹好像很不错,但是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样的飞线设计,感觉类似穿Hyperdunk X,鞋带勒紧了,但是鞋面没跟着配合起来,打起球来动态包裹又觉得差点意思。这双鞋有绑带,横移时觉得还好,做其余动作,尤其打全场急停有时候还是觉得包裹不太够,有时候顶脚趾。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瘦脚吧。

这个绑带其实很鸡肋,没有延展性,粘魔术贴的位置很单一,没法调节太多,不然脚掌外侧那里的绑带就会不贴合,起不到太大作用。


另外一个很大的槽点是,鞋垫是看上去就很闷脚的胶皮(?)鞋垫,(我记得Heritage N7用的也是这个鞋垫)耐克把鞋标缝在了鞋垫鞋后跟的地方???哭笑不得。不过我打球一般换自己的Footcare Express鞋垫,倒没有被影响到。


颜值方面呢,其实我觉得鞋面有点要素过多,耐克logo太多了点,绑带上还好多字,有点画蛇添足。但是我很喜欢后跟的大勾,后跟大勾和绑带相连,这一点挺有冲击力的,后跟大勾也有点七八年前耐克鞋的感觉。其余地方个人觉得不咋好看。

总结起来,打球是能打的,喜欢HD17的鞋底的话可以试试,高强度实战鞋面包裹不太够。超低帮脚踝空空,可以配合绑脚或者护踝。胖脚,高足弓,脚踝力量不强的朋友慎选。不知道这个鞋将来会不会流到国内,我觉得很可能会,到时候有人再吹一吹“新版本的Hyperdunk2017”,好多对HD2017心有向往但买不到的人可能就很想冲,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可以一试,中底外底没啥毛病,但是除此以外,这鞋不适合所有人,买之前还是考虑一下。



UA HOVR Havoc 3


其实以前打室内好场地的时候我绝对不考虑这双鞋,UA伤我太深,穿过库里4库里6,而两个膝盖都有伤病的我,实在驾驭不了那中底。Havoc 一代二代我以前也一直没有兴趣。现在买了第三代,因为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和随便打打外场,所以想买双实战说得过去艹外场又不心疼的鞋,正好看到Havoc3出了,就买来试一试。外观其实一般般吧,没觉得很惊艳,配色很多,大部分都很平庸,有一个粉色黑色蓝色鞋带的还是很骚气的。我买了灰色白色的配色,更干净一些,灰白色在外场踩脏了反而有特别的感觉。


先总结:能打的团队鞋款,各方面很平庸,但是都不拉胯。当然最平庸的还是缓震,硬,不过比库里系列好多了,但是最好还是换个好鞋垫,不然缓震还是不太够。半场养生对缓震要求高的朋友不会喜欢这双鞋。

外底:不打室内木地板其实也说不好抓地力,我只是觉得抓地力会很不错,木地板沾灰之后会不会滑就不知道了。鞋底纹路其实挺薄,也不硬,稍微有些软,不算是很耐磨的水平,我在外场打了一场,发力点的磨损如下图,能看出磨损痕迹的,感觉耐磨水平应该挺一般。但是UA团队鞋磨了也不咋心疼。


中底缓震:对HOVR不敢恭维,本身就不算软弹。这双鞋看上去中底蛮厚,但是实际上更多是包边,鞋底其实很薄,尤其前掌。


看图你会以为这鞋用的是全掌HOVR,然后前掌中掌有半圈包边,云评测的话就会猜想,前掌会硬一些,反应性好,后掌这么饱满又外露,感觉会软一些。其实!其实!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用手按上去,我反而觉得前掌白色的缓震材料更软一些,后掌外露的网状的HOVR感觉还不如前掌的包边软……实战起来也确实是这样,实战一场后,前掌中底踩出褶皱,后掌没啥变化hhhhh。篮球鞋上的HOVR太谜了,你说是最普通EVA我也信。不换鞋垫的话,穿起来觉得前掌勉强说得过去,后掌……我将近150斤不沉吧,是觉得真的不太够用啊,看上去很饱满其实没啥东西。穿这个鞋的话最好换鞋垫,鞋自带的泡沫鞋垫很垃圾,自己换鞋垫可以弥补一下缓震的不足。我换了自己的鞋垫,就感觉前掌缓震很喜欢,重心低,贴地,比较有韧性,启动起来说走就走,后掌勉勉强强吧。

这鞋我很喜欢的一点是前掌防侧翻做的很舒服,有宽度,有坡度,重心也不高,打球时很放心。中底抗扭也没有问题。


鞋面:

整个鞋面材料很普通,没啥质感没啥亮点,但是为实战而生。整个前掌的网面都被热熔盖住了,留了一些孔,更多是设计原因,透气性因此差了不少,但是前掌包裹有了保证。鞋带孔数量够,位置也合理,就算没有飞线之类的设计,绑紧鞋带包裹也是良好以上。(阿迪我求你看看这个设计吧,别再把第一排鞋带孔设计得那么靠后了,瘦脚真的接受不了)。

半掌内靴,鞋楦我觉得是正常鞋楦吧,因为我是瘦脚,觉得前掌还是有富余,我觉得正常脚或者稍微肥一点的脚应该也没问题。前掌包裹支撑非要挑毛病的话,我觉得是太过死板,不过那种灵活的包裹,只是用不能延展的鞋面锁死你的脚,实战强度上去了之后,有时候觉得脚的舒适度差一些。其实穿这双鞋我也觉得有点顶脚趾,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场地的问题,还是这鞋的问题,或者是我脚太瘦的问题。

鞋舌方面,鞋舌其实不够长,和鞋帮基本同一高度,我其实更喜欢更高一些的鞋舌,舒适地包住脚踝,再死勒鞋带,这样就能满足我瘦脚的体验了。不过这个鞋的鞋舌也没毛病,有厚度,不会出现鞋带太勒脚的情况。

后跟处的鞋面,稍微差点意思。看上去鞋帮不低,看上去填充不错,实际上还是有缺点,整个后跟部分太软,支撑不足,而且感觉实战跑动起来会有空隙。后跟的支撑片很低,这个不太能接受,如下图所示,用手轻松一按就能看出来了(其实支撑片还是有的,只是很矮很矮)。这一点算是不足,如果你实战不绑脚不带护踝不穿厚的篮球袜的话,后跟的支撑保护不太够。


总结:虽然这双鞋很平庸,但算得上值得一试的团队鞋,实战不拉胯。中底缓震不太够,可以换自己的鞋垫来解决;后跟鞋面的问题,也可以用绑脚护踝袜子来弥补,这两点弥补了,这双鞋实战我个人就很喜欢,实战的时候可以放心做动作。但是这双团队鞋不是适合所有人。半场养生注重缓震的朋友,不用考虑这双鞋了,除非到时候真的便宜到了一定地步;我觉得,体重不大的后卫,甚至灵活打法的小前,尤其是实战强度比较大,打比赛搞训练,甚至接近职业强度,会有很多实战很强的人会很喜欢这双鞋(当然我很垃圾)。只能说这鞋对大部分普通爱好者不友好,但是会有赏识它的人的。

感谢朋友们看到这里,只是随便谈谈最近试的两双鞋的个人感受,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了,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留言,我尽我所能回答。希望大家疫情期间打球都能够身体无恙,玩的开心~。
发布于华盛顿阅读 6247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蹲灿Duncan

· 河南

写的好长啊,用心了。react这双多少钱

亮了(1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