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游记》绕不开的就是全书的主角,要说这书的第一主角是谁,说是孙悟空,反对的人应该不多。那么我们就从孙悟空开始说起。
孙悟空其人——或者说其猴,在出生时是没有姓名的。
《西游记》在第一回就说到了石猴的诞生。先是说花果山的特别,是
“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西游记》第一章)
所谓“十洲三岛”,三岛就是指蓬莱、方丈、瀛洲,十洲指的是祖洲、玄洲等十个地方。这些都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上面有仙宫和仙草。然后还有孕育石猴的那块石头。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西游记》第一章)
这些数字都是如此有意思,说一块石头这么巧合的数字,看宇宙之大,也不能算是完全不可能。
但是无论这花果山有多灵杰,石头有多神奇,说这么一块石头就能孕育出这么一个石猴,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何况,这个石猴的出生就是不平凡的。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西游记》第一章)
这不是一个普通生物诞生的正常情况,而且就算是《西游记》的世界,大部分生物一辈子也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吧。
所以与其说一块石头自然孕育了这么个石猴,不如说它本身就是个石卵。我这里说的卵,不是指“球”,而是说本身就是个蛋,类似受精卵之类的东西。或者可以把石卵看成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是被某个“人”埋藏在了一块石头之中。这之后才是所谓的受“日精月华”。之后的石头“迸裂”,化出“石猴”不过是瓜熟蒂落,种子萌发,卵被孵化出来了而已。
然后,石猴化入其他猴类中。跳入瀑布中,发现了水帘洞。这水帘洞的名字也不是猴子们起的。石猴跳进洞中,“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西游记》第一章)
就像前面说的那块孕育石猴的石头一样,这个石碣也不可能是个天然产品。再神奇的天地也不能在石头上天然形成这两句话来。
行文的诗句也验证了这一点。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西游记》第一章)
这完全是曾经有人生活过的环境,还留下了烧火的炉灰和吃剩的东西。
所以可以推断,这些石盆石碗、包括那块石碣,都是那“某个人”留下的。这是在埋下石卵之后,给石猴留下的路,让猴群们——主要是石猴——有了生活的地方。
猴子们进入这里,然后就尊石猴为王,奉为“美猴王”。这是石猴的第一个名字,当然不会是最后一个,也不是最常用的那个。
那么,最常用的那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