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精读——“三战”篇(一)
这是我写的文章,发在朋友的微信公众号里。
导读:《笑傲江湖》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后期作品,可以看到明显的转型趋势。载体虽然还是“武侠小说”,但是金庸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早期作品相比已经大不相同。结合时代背景,以及金庸本人的作品后记,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认为《笑傲江湖》其实是一本政治隐喻小说。看官们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住这一点。
《笑傲江湖》第二十七回——三战,表面的故事是这样的。任我行、向问天和任盈盈三人闯入少林寺,任我行杀了包括少林、嵩山派在内的八名正派弟子。结果被少林方丈方证、武当掌门冲虚以及五岳盟主左冷禅为首十名正派高手围住。双方讨价还价,定下了三战两胜的游戏规则。正派这一方如果赢了,任我行等三人需要被拘禁在少林寺后山十年;反之,三人可以自由下山。
三战的第一战是方证对阵任我行。在武功上少林方丈要胜过日月教教主,但是任我行使诈,假意攻击余沧海,骗得方证出手相救,任我行又突然回击拿住了方证的穴道。紧接着左冷禅就发起了第二战,要趁着任我行剧斗之后体力不支,捡个便宜。虽然向问天中途干扰了左冷禅的攻势,让任我行缓过了一口真气,但是左冷禅还是靠着潜心研究的寒冰真气,破了吸星大法,险胜了任我行。此时双方一胜一负,正派最后出场的是冲虚道长,原本要由向问天对战,结果任我行叫出来了藏在暗处的令狐冲。冲虚看见对战的是令狐冲,呆呆地出神了良久,叹气认输,并向众人说出了几日前和令狐冲比试三百余招“落败”的事情,说完后“微微一笑,退在一旁”。
在这个表面的故事里,正魔双方斗智斗勇,最后还是“魔”高一丈,由任我行一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故事情节精彩,是小说的一个高潮篇章。
然而真正的故事却比表面呈现出来地更加的精彩。比如说,这场“三战”原本就是冲虚配合方证演的一场戏,最终目的就是“体面”地把任我行他们送下山呢?
数字鈞楼主
· 广东这场戏的总导演就是冲虚道长,是他提出的三战两胜的游戏规则,也是他在最终战里主动认输,全都是他计划好的事情。在他提出三战两胜的时候,其实早就知道令狐冲的存在。所以他预计任我行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看起来对正派十分有利的规则。而我之所以认为冲虚道长一早就知道令狐冲的存在,也是从他本身的武功修为推断出来的。原文中,任我行、方证和丐帮帮主解风都探知了令狐冲的呼吸吐纳,冲虚的修为至少是和他们三位处在同一层次的,没理由感受不到。而且他最近还和令狐冲交过手,对于令狐冲的内力路数更是比其他人要了解(方证对于令狐冲的判断是“内功亦正亦邪,未知是友是敌”)。 冲虚自己放水认输也比派其他人去比试更为安全。令狐冲的剑法出神入化,但是拳脚功夫实在是稀松平常。此时他出场限定比试剑法,就给了令狐冲一个合适的登场机会。冲虚的身份仅次于方证,他出场别人不会有异议。唯一可能有意见的左冷禅也刚刚和任我行斗了个油尽灯枯,无力再战。加之他也确实在几日前和令狐冲比试了一番,虽然说其实未分胜负,但是他老人家自己一口咬定被令狐冲看出了剑法的破绽。此等剑术名家的话,别人不得不信。 我们刚刚在技术层面讨论了冲虚主动放水的可行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方证和冲虚要“体面”地把任我行他们送下山? 政治人物做决定都是出于利益考量,很少情绪化。在《笑傲江湖》这本小说里,方证、冲虚、任我行、左冷禅,甚至岳不群和余沧海都是政治人物(令狐冲并不是,但是他一直都被裹挟在政治斗争里)。作为少林方丈,眼见任我行杀了正派八名弟子,从情感上来说当然是不想轻易放他们走的。但是从利弊上考虑,囚禁任我行三人是弊远远大于利。除了一点点扣住魔教首脑的虚名以外,甚至可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少林和武当向来都不是在和魔教对战的第一线,按照冲虚自己的说法,武当甚至很少管这些事情。长期以来处在在第一线和魔教对战的是五岳剑派。囚禁三人反倒是将少林推到了斗争的第一线。之前仅仅软禁了一个“圣姑”就搞得少林寺几个月来不得安宁,甚至于最后旁门左道之士数千人围攻少林寺。现在若是再囚禁了任教主和向左使,能不能关的住暂且不说,若是真关了这三人,少林寺怕不是要永无宁日。 更重要的是,正派与魔教之间的斗争在当时其实并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反倒是正派内部的斗争。方证和冲虚已经从恒山派的定闲、定逸两位师太口中得知了左冷禅的狼子野心。左盟主为了五岳并派不择手段,假扮魔教残害五岳同门。少林和武当的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冷禅并派,并不想旁生枝节分散精力。
数字鈞楼主
· 广东反过来说,放三人下山,少林和武当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左冷禅。放任我行重返黑木崖后,他必然会东方不败大打出手,最好打个两败俱伤,削弱魔教的实力。这对于正派整体来说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即使最终还是放人,做戏还是要做足。这不仅是少林派自己的面子问题,也要给足左冷禅等人面子,毕竟死的门人弟子里还有嵩山派和昆仑派的人。只有设计这样的一个三战的大戏,才能让里子面子都得到满足。可笑的是,为了三战规则细节讨价还价了半天,后来在对战中也是出力最多的左冷禅和任我行两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成了冲虚导演的这场戏里的演员。两名主要演员给自己加了很多的戏,却最终没有跳出剧本的大框架。在冲虚原本的设想中,他认为任我行会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由向问天挑战方证(此战必输),而任我行自己对阵左冷禅(大概率会赢)。剧情虽然发生了些许的变化,等到冲虚出场的时候依然是一胜一败的局面,他依然可以将这场三战大戏完美落幕。 可惜冲虚道长还是漏算了一个人,而且他在之后的故事里又至少误判此人两次。因为这个人出来抢戏,让本该结束的“三战”又再生波折。那么这个是谁?他又掀起了什么样的滔天巨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