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第一场巴萨比赛是14-15赛季的欧冠决赛,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中的大耳朵杯是我对欧冠最初的记忆。
时过境迁,这几年巴萨在欧冠创造过奇迹,也成为过背景帝,这赛季欧冠即将重燃战火,但巴萨目前的状态一言难尽。
有的巴萨球迷期待球队能够重振旗鼓,进击里斯本,也有大部分球迷早已做好四大皆空的心理准备。
虽然目前双方处于平局,但手握一粒客场进球让巴萨稍微占据上风,巴萨球迷心理多了一丝晋级的底气。
客场进球真这么玄乎吗?足坛有这么一种观点:客场进球制是足球比赛最绝妙的规则之一。
客场进球制是主客场两回合制的比赛中常见的一种规则:如果两支球队两回合总比分为平局,那么客场进球多的球队晋级,如果客场进球一样多,则进入加时赛,并且欧冠中的加时赛客场进球规则也适用。
客场进球制因何而起呢?
在点球大战还没出现之前,比赛中的两支球队如果产生平局则要在中立球场加赛一场或者是用掷硬币的方式分出胜负。重赛的话太麻烦,掷硬币又太随便,一项伟大的规则就孕育而生了。
客场进球规则不仅能高效地决出胜者,也最大程度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毕竟足球比赛中的主场优势可不是盖的。
一般来说,主场作战的球队胜率大大高于客队。首先,主队对球场的熟悉度就不用多说了,在自家球场的草皮上踢球肯定会顺脚不少。
其次,主场的球迷发挥着关键作用,试想看看几万人的球场清一色是主队球迷,呐喊声、助威声、甚至嘘声都是震耳欲聋。客队球员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想拿出比主队更好的表现简直难上加难。
就拿诺坎普举例子吧,客队球迷的位置在最高的看台上,在欧洲最大球场的最上角看球,可能得带个望远镜才能看清,更别说能为球队加油了。而在16-17赛季巴萨6比1大巴黎那场比赛中,当罗贝托打入绝杀球后,诺坎普球迷的疯狂庆祝竟然引发了一场轻微地震。
除此之外,客队舟车劳顿、裁判主场哨等都是主场球队的有利因素。当威斯特法伦变成黄色海洋、安菲尔德唱响你永远不会独行,糖果盒球场被烟火点亮,有多少球队能在这些魔鬼主场全身而退?在主队拥有巨大优势面前,来访的客队通常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战术严防死守,使比赛观赏性大大降低。客场进球规则似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为了增大晋级的机会,客队会极力争取拥有客场进球。加时赛也看客场进球则平衡了后踢主场的球队多拥有的30分钟主场优势。总的来看,客场进球制实现了比赛观赏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欧足联在1965-1966赛季欧洲优胜者杯的比赛中第一次实行客场进球制,55年来出现了不少因客场进球多而晋级的经典比赛。
02-03赛季欧冠半决赛国际米兰vs AC米兰,第一回合双方0比0打平,第二回合虽然又是1比1平局但是做客的AC米兰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晋级决赛。
18-19赛季欧冠四分之一决赛热刺vs曼城,首回合主场作战的热刺1比0获胜,次回合双方上演进球大战,曼城虽然4比3热刺,总比分4比4打平,但是热刺拥有三个客场进球,曼城没有取得客场进球,热刺顺利晋级四强。
客场进球规则不乏出现争议,有的人认为它并不合理,必须取消掉。
前阿森纳主帅温格接受采访时表示:“当球队主场作战的时候,他们会考虑客场进球的问题,这样球队还没踢就已经输了一半了。对于先踢主场的球队来说,客场进球规则影响了他们的发挥,因为你在进攻的时候,总是在想着防守的问题。他们总是再想不要让对手进球。我提议修改这个规则很久了,我认为应该取消客场进球制,或者等到加时赛再考虑客场进球,因为现在客场进球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了。”
这项规则是否公平,大家各执其词,不过欧冠实施了这么多年的客场进球制,或者大部分球迷已经习惯并且接受了它的存在。也许这个规则在某些比赛上会使某些球队看起来被淘汰得很憋屈,但不得不说它也可能会在某场比赛成为受益者。
同样拿巴萨来说,08-09赛季的欧冠半决赛,伊涅斯塔禁区弧顶一脚石破天惊的远射让巴萨凭借客场进球而晋级。17-18赛季四分之一决赛巴塞罗那vs罗马,在第一回合中,主场作战的巴塞罗那势不可挡,60分钟就已经3球领先,第80分钟,哲科扳回一球,看似无关结局的一球,却为罗马上演奇迹埋下伏笔。当巴萨以四比一的比分结束首回合时,我发了这样一条动态:
没想到稳稳地翻车了……第二回合罗马3比0击败巴萨,总比分四比四奇迹逆转巴萨晋级。目前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比客场进球规则更合理的方式了。对于客场进球,你怎么看?
(原创首发于虎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