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战的测评,有新鞋有老鞋和一些心得分享

avatar
关注
上次的出坑帖得到了好多朋友的回复和tx, 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一激动还送了一双鞋。
虽然短期不准备再买篮球鞋了,但是篮球还在继续,测评一下最近穿的几双球鞋吧,场地就是外场水泥地,又很粗糙的也有刷漆的地面,顺便分享一点自己穿鞋的思考。

1. Zoom kobe 4 protro
第一双科比4protro, 2019年买的,心仪的配色是pop季后赛配色但是澳洲footlocker没上,就想等一波白紫或者黑黄,结果这俩都没发售。。。然后后来配合老大新书发售出了这个配色,摸了一下鞋舌皮质很好就打折入了,买了之后兴冲冲的打了两场就放起来了,最近才又拿出来穿。

a.抓地(8/10)
其他都可以让步,但个人感觉篮球鞋不能马虎的就是抓地力,kobe4抓地力非常好,沾灰也不会有影响,急停和变向都挺轻松的,我实战的场地粗糙水泥地和一般水泥地和刷漆地都有没有一次打滑。

b. 包裹(8/10)和  支撑(8/10)和防侧翻(8/10)
zk4鞋楦偏窄,但我恰好是瘦脚,所以包裹很合适,皮面和塑料材质的结合保证科比4的鞋面支撑很足,鞋前面固定的很好,鞋面也没有过多的形变。专门的防侧翻设计给急停很好的安全感。中底有合适大小的碳板,中底提供的支撑非常好。球鞋的缺点是体重过大力量过大的朋友防侧翻可能会吃不住翻车。

c.缓震(7/10)
后掌的马蹄zoom非常厚非常大,我本人认为后掌缓震比前掌更重要(没有说前掌不重要!!!), 后掌落地缓震非常够,我个人认为这才是zoom最大的魅力。前掌这次复刻啥也没有,我打球前掌一般都是启动,落地的话后掌居多,所以可以接受,但是喜欢前掌软一点弹一点的朋友可能觉得不够了。

d.重量(9/10)和耐磨(6/10)

作为引领低帮实战球鞋的代表,加上精巧的设计和用料保证鞋的重量非常轻,即便是十年前的设计到今天依然很能打。
耐磨的话,这双鞋我一共打过六七次外场,每次不低于两小时,买过两次饭,直接上图看磨损吧。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但打外场绝对不算耐磨的那类。


2.Hyperdunk 2016low
购于2016年末,当时非常喜欢nike开赛夜这个配色和保罗乔治。买了之后压了一次马路就再没穿过,一直到去年才拿出来穿。那时候奥运年的Hyperdunk永不让人失望。

a.抓地(7/10)
外场抓地很ok, 变相和急停都很稳;内场沾灰的话左右方向的抓地力很好,但是直线加速会有点不那么ok,但是也不会溜冰,不过只要打几个回合鞋底蹭热了,抓地就全方位又无敌了,建议开打之前场面蹭一蹭让鞋底预热一下。

b. 包裹(9/10)和  支撑(8/10)和防侧翻(7/10)
同样是鞋楦稍微偏窄,热熔鞋面加飞线,和鞋帮的厚实填充,包裹非常好。鞋面支撑好极了,塑料鞋的优点就是鞋面延展性小支撑好。中底整体设计的抗扭也很好,用料足,有抗扭片,中底支撑也是很优秀的。前掌宽大,但是不如zk4贴地,镂空的zoom还是有一定厚度的,但防侧翻足够。
c.缓震(8/10)
前后分离zoom,前掌扇形zoom,后掌也不算小。感觉是nike最经典也最拿的出手的配置了。兼具了场地感,启动和缓震。

d.重量(7.5/10)和耐磨(5.8/10)

低帮又是塑料鞋,重量够轻.
耐磨水泥外场真的不行!!这双鞋这么长时间我一共打两次内场,压过几次马路,外场水泥地就打过两三次,直接上图看磨损吧。
这鞋最让人上头的,是打外场纹路会掉,这让人裂开了,水泥地建议就别穿了,内场和好一点的塑胶留着打吧。


3. Drose10
2020年年初买的,本来18年已经买了rose9中国行,所以十代就不准备入了,但是出了这个算是半致敬rose1的芝加哥配色,又赶上打折就入了,后来看到国内很多朋友赶上电商活动都是200加入手的,确实很值了。这双我只打过两次外场,总的感觉很扎实。
a.抓地(7/10)
这双鞋我只打过水泥,这个地很适合外场水泥地,吃了灰抓地力也很强,内场没试过。

b.包裹(6.8/10)和  支撑(8/10)和防侧翻(8/10)
包裹对我来说鞋楦偏宽,但是我穿bounce缓震的篮球鞋都会换罗斯老鞋的硅胶鞋垫,再加上罗斯10的鞋带系统非常朴实,就是老老实实的,鞋带口数量够多,系紧之后包裹非常扎实。
传统的皮质鞋面强度很够,支撑很稳。
有专门的防侧翻设计,前掌很宽大,非常稳,高帮设计脚踝也有保护。

c.缓震(6|7/10)
6分是原鞋垫加bounce的分数,换了硅胶鞋垫直接上升一个级别。我个人感觉阿迪老硅胶鞋垫配bounce就是绝配!脚感非常扎实很舒服,同时保证了启动的场地感。

d.重量(6.8/10)和耐磨(9.5/10)

皮质鞋面加上我又换了硅胶鞋垫,本身鞋就不算很轻,确实没有nike的一些塑料鞋轻,但也不沉,我对鞋的重量不是很在意,轻的固然好,但是差四五十克其实感觉不太到,只要别是坦克一样就行,这里面唯一点名批评aj32吧,我感觉32自身的重量加上高高的鞋帮,有点负担,但也说明aj32保护性顶级。
耐磨我认为属于贼耐磨可以无忧无虑打外场的水平,所以200多入的朋友真的很值啊,注意选对自己的码数,我是nike穿41或42,adidas穿41,boost的直接穿,bounce换鞋垫之后就可以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上rose10两次外场鞋底图,我是看不出磨损。


4. Why not zero.2
威少2代购于2019年四五月份吧,威少和罗斯算是和我一起成长的球星了。我是罗斯铁粉,对威少算不上喜欢但是承认威少打球也确实帅,也非常欣赏威少的性格,直来直去,是我非常想学习的。2018年的时候威少有了签名鞋当时就觉得要支持一下入了洛杉矶地图的配色,但一直放着看没穿过。后来19年看到威少1和2代配置和外形差的很多,看到前掌的巨大zoom非常想尝试,这个威少2黑白是family主题,不得不承认nike是真会讲故事,一个黑白配色也能做出文章,真的服,但这个配色和设计我吃。。结果就是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a.抓地(9/10)|(7/10)
威少2的外底纹路十分有趣,在内场木地板突出来的乐高一样的小圈圈就是神,吱吱吱的响,好的一比。
外场就很无语了,这个纹路设计还是太脆了,通常情况是没事,但我有两次后掌滑了,就是动作太大鞋底纹路吃不住了,而且剧透不耐磨!
b.包裹(7.5/10)和  支撑(9/10)和防侧翻(5.9/10)
得益于鞋子扎实的用料和内靴的设计,鞋的中段和后端包裹特别好,尤其是脚踝的包裹太舒服了。前掌对我来说是稍微宽但是不影响。

扎实的用料尤其中端的大tpu,让鞋的支撑太给力了,牛逼。这里提一下,这可能是这几年nike屈指可数的舍得这么用料的球鞋了。

防侧翻很尴尬,前掌贼大又厚的zoom,突破往里冲的那一下是舒服了,但是本身就没有防侧翻设计,前掌又厚,防侧翻不合格的水平,但是由于出色的支撑和脚踝锁定保护,让这双鞋特点鲜明,让人又爱又恨。

c.缓震(6.8/10)
前掌的大zoom,就是爆炸的推背感,如果是威少打法的身体素质后卫,爆发力贼好,有了空间就背炸药包往力冲的后卫,指定爱死了这个前掌大zoom,。
但是我认为损失了部分灵活性,脚步多的话真不如前三双,需要一个很强壮的身体和核心力量来控制它。尤其篮球不止有进攻还要防守啊,这么防守脚步真的会有点拖慢了。其实我是觉得鞋对人的发挥影响不大,厉害的人穿拖鞋穿板鞋一样厉害,但是球鞋起码自己穿起来得舒服吧,我穿着心里难受,那我穿它干啥呢。威少2做横移做划步,就是给人前面太厚还没有防侧翻的感觉。
后掌就是啥也没有,有个鞋标,但是我穿也不会太震脚,可能是因为它后掌做的弧形。威少2和pg3我感觉可能是为数不多nike后掌啥也没有但可以接受的了。

d.重量(7/10)和耐磨(5.8/10)
丰富的用料没有让它很重,属于不轻不重那类的,比威少3沉,但可以接受。
耐磨外场不及格的水平,大家先看图吧,看完我再骂。一共打了十次吧,外场七八次,内场两三次,这里面还不全是打对抗,还有自己练球的时候。
大家看完也许会觉得好像耐磨还行??这就是nike这今年最搞笑的地方了,这今年好多鞋前掌都喜欢做外凸设计,可能这样抓地力会更好,但是前面外凸的鞋外场发力点会磨损的格外快!同样的比如pg3, aj33, 威少2这种大气垫的鞋,这么打外场可能打十多场就没了。
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外凸发力点的纹路一旦磨掉了,脚感就会特别奇怪,会感觉那里突然变得特别薄,非常尴尬。

不过总的来说,如果有闲钱,我认为威少2是一双我乐意尝试的鞋,我愿意为了这个鞋面设计,这个扎实丰富的用料买单,威少2se的解构主义也很有特色。威少3前掌做了切槽,没有2代那么澎湃,个人认为威少3的缓震和脚感有点类似欧文6,后掌的震脑壳效果也类似。我表弟说要和他姐夫一样买fake aj1,吓得我赶紧送了他一双威少3 zero noise,希望他从小能养成正确一点儿的消费观吧,同时保持运动。另外我觉得威少3se取消了积累绑带也还行,等国内能打折到400大家可以选一选喜欢的配色。

我的测评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观看,虽然我感觉应该没几个人能坚持看到这。
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分享请教一下。

1.如何选适合自己的篮球鞋
首先说在前面,我认为穿什么球鞋和篮球技术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球技,身体素质。但是穿篮球鞋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发挥,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保护我们。
a. 第一点就是舒服,鞋穿在自己脚上,舒服与否自己知道。
想选舒服的篮球鞋,首先鞋楦要适合自己脚型。要看脚选鞋而不是让脚委屈。有的鞋明明比较窄,不适合宽脚型的朋友,但他为了穿强行买大一码甚至两码,那打球能舒服就有鬼了。还有朋友脚比较瘦,为了前掌有个好的包裹性,买小一码那也不可取。有些鞋不适合咱们,直接放弃就好,现在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好产品,不用为了那些外在的东西比如情怀,潮流甚至虚荣委屈自己。虽然现在网购特别发达,但是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去实体店试穿吧,我觉得试穿太重要了。有一些人说试穿测不出来性能,但我认为起码能让自己知道鞋楦适不适合自己啊。
b.根据自己的打法选,不盲目追求牌子和配置
没必要追高配置,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几个自己认可的标准。

2.有多少球鞋算合适呢?
我之前特别喜欢买实战鞋,但是其实自己喜欢穿的就那么几双,而且买的越多,就算没有冲动消费,也更容易遇到不适合自己的。这样处理起来又很浪费时间浪费钱。其次,实战鞋上了场,一定会磨损氧化加快,还会变脏变臭,有的科技随着时间还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于打球的实战鞋,只要能匹配自己的打球频率就好了。比如我一周会打四到六次,那对我来说三四双甚至两双好穿的就完全够了。就现在的球鞋市场,新鞋发售的频率很高,据我了解很多人都是这一代还没怎么穿下一代又发售了,结果越买越多。其实买的少,选鞋标准也会相对应更严格,而且更容易让我们每个季度买到更适合自己的款式。对于经济条件极好的收藏家,球鞋主要是摆着看的兄弟,这条可以无视。。

3.拿kyrie系列来举例子,一代前zoom,234又后zoom,56又拿到前面,所以到底前zoom利不利于启动和变相啊?
我的想法是没特么啥大区别。。。主要看个人喜好。多半都是nike自己为了卖鞋搞的噱头。nike现在为了卖鞋已经不要脸了的感觉。我的理解是前掌放zoom,试穿脚感绝对是更明显更吸引人的,尤其有的还要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或者做凸起,买点就是看我的气垫多大,或者多厚之类的,但是对于实战来说,大家忘了zk5前掌的鹅卵zoom了吗,zoom确实好,但是也未必不是越大越好啊,还要看球鞋综合设计和整体缓震吧。只顾着找卖点,把好多鞋后掌啥也不放结果都震脑壳了,糊弄谁呢。。。最搞笑是欧文3,后掌放了zoom,结果和没放一样,太糊弄了。
作为消费者,我不想看你把科技吹的多牛逼,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设计和性能。但现在的nike,我大多看不到设计,性能也没有,用料也贼差。

4.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 球鞋抗扭,抗扭片和碳板的问题.
极客鞋谈掰鞋的企业文化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有很多质疑。我的观点是篮球鞋鞋身是需要有一定强度的(鞋头,鞋中部,鞋尾),就是为了给运动员提供运动保护。 
首先鞋头部分的鞋面和两侧需要有强度因为需要保护脚趾和固定前掌,提供支撑。比如用硬一点的材料,贴热熔材料等等。
鞋中部要够硬才能让球鞋弯折点在人脚的自然弯折点。方法可以用tpu, 碳板,或者把通过设计把鞋的中足弄得硬一点。 tpu和碳板确实不是唯一方案。换句话说,你的鞋可以没有tpu没有碳板,但是要达到足够的强度。比如aj10,没有tpu片,但是设计师把鞋底和两侧做的很厚;再比如威少1,鞋面的皮革材质加上后面的巨大tpu,保证鞋身强度足够。反过来,鞋就是有tpu或者碳板,它软踏踏随便拧麻花,那也得挨打。所以nike的问题只是省了一个tpu片的问题吗,它的问题是这今年球鞋用料越来越差了。举个例子,字母哥1,我见过最糊弄的签名鞋,没有之一了。tpu不tpu就不说了,用料极差导致本身就没有tpu的鞋身强度更差了,穿了两次鞋身跑偏了,这才是nike现在最大的问题。
所以tpu或者碳板只是给球鞋提供支撑抗扭的一种方式,可以没有,但我们要看结果,那些随便拧麻花的,就是不行。这里多说一句,极客鞋谈一开始说欧文5没有tpu和球员版不同的时候就有一群人偷换概念,把tpu等同于抗扭,软塌塌的鞋子你们穿吧,我们不穿。

最后是后跟有强度提供锁定和支撑。点名批评pg2, 后跟那不知道是啥材质,只能硬三场,之后就软了,是纸壳吗难道。。

谢谢大家听我bb,祝大家身体健康。
发布于昆士兰阅读 2415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仿生人会摸电子鱼吗

· 江西

实战体验好贴帮顶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兜里无糖

· 广东

老哥辛苦的,赞一个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