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音速8low——轻快灵的极致平衡 但一点美中不足

avatar
关注
从音速5 low开始,每年夏天,李宁在音速系列上都会推出高低帮两个版本。从系列最开始的只是简单地将鞋帮砍低,到后来针对性地对鞋面材料、鞋身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音速的低帮版本再也不是生意驱动下的粗暴产物,而是包含着年轻设计师心血的全新作品。
音速正代仍有李宁篮球设计总监孙明旭操刀,但音速low已经交给团队新人负责。
眼前的这双音速8 low想必大家也并不陌生,作为今夏最热门的实战球鞋之一,这代低帮版本凭借不错的颜值吸引了众多关注,再加上300出头的良心价格,使得这双鞋的人气居高不下。我也因此入手了一双,并且迫不及待地实战了几场,下面就简单来聊聊这双鞋的实战体验。

首先还是从外观说起。

在之前音速8的那篇评测中,我用到了“平平无奇”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外观,当时觉得这代音速8与上代相比,在外观上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亮点,对比之下,它的低帮版本却进行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革新,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因为跟高帮版本共用同一个底部,使得低帮版本的革新也主要体现在鞋面上。可以看到,音速8 low的鞋面以一大块蝉翼质感的透明网布作为基础,内里环贴了一层植绒贴膜,呈现出内外双层设计——将里层的大孔透气网布和飞线清晰地透露出来,再搭配上鞋头巨大的logo,层次分明,细节丰富。
上脚之后,得益于整片鞋头所凸显的修长比例,使得中底的臃肿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重新展现出音速系列具有速度感的视觉效果,同时鞋面的透明材质也为这双鞋增添了几分高级感。
作为一双夏季应季低帮鞋款,音速8 low的外观的确无可挑剔,那么它的实战性能又表现的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聊。

一脉相承的软弹中底
来自音速8的厚实中底在低帮版本上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保留,全掌lightfoam加前掌TPU包边的配置也因此得以一脉相承。单从字面实力来看,全掌lightfoam已经是李宁推出的仅次于䨻的主打缓震科技,搭配上针对前掌稳定性而优化加强的TPU加固,底部的实战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在上脚之后,厚实的全掌lightfoam所带来的软弹感的确是非常让人惊喜,而且在前后掌两个不同的区域,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缓震脚感——后掌因为厚度更厚的原因,在受力之后,可以产生更大的形变帮助后跟缓冲冲击,整体偏软;前掌则因为更加扁平,所以整体的回弹性要优于后掌,尤其是在做一些前掌触地的动作时,那股韧劲儿能迸发出非常好的场地感。
但我觉得以上这些都还不是这双音速8 low底部的最大特点,个人觉得它的这块底部在实战时最大的亮点在于轻量化所带来的极致轻盈感。作为李宁云的升级版本,lightfoam在重量上有明显的优化,使得尽管音速8的底部视觉效果很厚重,但实际上重量却并不大,与KT5 low、闪现等国产竞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而较轻的底部重量在实战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对双脚的束缚,带来更快的球场响应,如蜻蜓点水般灵动,同时在电光火石之间就能收到地面传递回来的反馈,非常流畅痛快。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感觉也只是在搭配了低帮帮本轻量化鞋面设计之后才有的体验,在普通版本的音速8上,效果并没有这么极致,会更加稳重一些。

略有缺点的轻盈鞋面

借着上一段提到了音速8 low的轻量化鞋面设计再来聊聊这双鞋的鞋面性能表现。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在鞋面轻量化和保证足够的实战性能上,音速8 low还算做到了一个平衡。在这之前,我们见过了太多舍本逐末的设计,无一不是没有掌握好“度”这一点。
音速8 low为了保证在轻量化的同时有足够的包裹,在核心的前掌部位设计了双层内靴的结构,内靴采用了一层带有大孔眼的网布,同时外面还覆盖有一层塑料质感的网布,并且在整个鞋头一圈,都内贴了一圈补强。
在穿着实战的过程中,音速8 low的鞋面对前掌的包裹虽达不到紧致的级别,但也足以提供足够的支撑,不过外层的这种塑料网布的延展性却十分有限,因此会产生明显的拉拽感,无法像普通网布材料那样通过良好的伸缩性来缓解受到的冲击。这一点在鞋头补强处尤为明显,甚至会产生一点点顶脚的异物感。
这点也是个人觉得音速8 low上存在的一个美中不足之处,不过我也在想会不会是这双鞋的尺码偏小的缘故,因为在音速8 low的后跟,肉眼可见的加厚后跟很大程度地挤压了内部的鞋长空间。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块儿巨厚无比的后跟填充使得音速8 low的后跟不仅没有出现低帮鞋常见的掉跟问题,同时还给了后跟非常稳定的支撑,让人很有信心地在球场上利用脚踝做一些受力动作。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买前试穿的重要性,如果我在买这双音速8 low之前能先去店里踩上一脚,也许我就会选择大半码到一码来避免顶脚问题的出现。不过另外来说,球鞋买大一点又会影响到包裹感、是否跟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多试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

异常稳健的防侧翻能力

上一代的音速7因为底部设计而备受诟病的防侧翻问题在这一代上进行了非常明显地优化设计——从俯视图能够看出来的宽大前掌以及硬质TPU加固,无一不是在增加这双鞋的相关性能。
上脚之后,扁平的前掌将球鞋的重心降低了很多,搭配上硬质TPU包边,在每次的横向移动过程中,都能牢牢地扣在地上,同时后跟也只是视觉上重心很高,实际上中底的起伏只是造型,所以不必担心会因为重心过高而导致侧翻。

一流水准的变态抓地

初看音速8 low的外底,我会因为纹路过于规整而担心抓地不足,但在穿着实战的过程中,无论是光滑的木地板还是沾灰的橡胶地,这块外底所能带来的抓地力都是相当出色的,让专注于起步过人摆脱的我感到相当得心应手。

以上就简单聊了聊这双音速8 low的实战体验,最后再三言两语总结一下。相比于音速8的沉稳,这双音速8 low显得更加具有新意,不仅突破了之前音速系列“砍低帮”的惯用手法,而且维持了音速系列的实战水准,在“轻、快、灵”这三点上达到了极致的平衡,唯一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对于鞋面材料适用性的考量,但这在300出头的性价比面前,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发布于四川阅读 20736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一起TripleQ楼主

· 四川

接上期KT5 low,继续更新国产球鞋测评,喜欢大家喜欢。码字辛苦,跪求各位大哥一赞😂

亮了(121)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Likectrlm

· 浙江
段叉叉本叉三双求推荐kt 5low,音速8 low,ultra fly 2low收起

uf2

亮了(2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