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想着休息一会打个盹,结果没给自己定闹钟就没赶上上半场,下半场的比赛,没进球的确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但我觉得也就还好,并不影响一个整体评价(上半场的录像补了),包括对于换人前后的一些调整和变化,反而会是下半场看的更为明晰一些。整体来看,药厂输的也不算太冤,个体的个人能力的问题,加上体系的一些缺失,的确药厂是更为弱势的一方,有着很多的不足。
但这场比赛在场上所展现出的东西,和国米真的就是云泥之别吗?国米依靠前场这一班“英超弃将”+“老头子”,就真的是能完全打痛药厂的七寸吗?我并不觉得药厂进攻端完全没有机会,相反的是,药厂利用迪亚比在边路进行突破加上哈弗茨一定程度上的串联,是能够创造出不错的机会的(当然,沃兰德就是我说的个体能力的问题)。
但根本问题是,药厂的高位逼抢并不果断和完善,这一点和切尔西也有着一定类似的地方,球队的逼抢不果决。具体到例子就是经常能看见药厂2-3人开始对国米的第一层出球进行围堵(其实你可以理解成足球训练里的围圈抢球,本质理念是差不多的),往往前两个人能够逼到国米的防守球员被迫往下一个出球点传球,但最后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就直接放弃了这一次防守。
这无形中是对于进攻球员的一个消耗,高位逼抢需要花费大量的跑动和体能,往往多次逼抢不成之后也会造成进攻球员的一个体能枯竭,药厂下半场的一些镜头以及现代足球中进攻球员的脱力现象,和这个倒也真的是分不开。
来说回哈弗茨,我觉得对阵国米的这场比赛,对于他也是一个很好的进步机会。德国联赛的3后卫和意大利联赛的3后卫还是有着不太一样的地方,类似法兰克福的许特尔、莱比锡的纳格尔斯曼的3后卫体系,就有着边中卫/边后卫切换,以及中卫前顶作为后腰,大量的中路换位的一些特点;但孔蒂的3后卫,从我这个并不感冒的伪意甲球迷的角度来看,始终是一个更为传统的3-5-2体系。(3-5-2,3-1-4-2,3-4-1-2,只是人员配置上和站位以及功能的不同,倒也不是说有太大的区别,这一点我很同意纳格尔斯曼的说法,阵型只是一个数字,很多时候不必太过在意。)
国米在针对药厂攻击线的时候,边中卫会进行大量的顶防,不仅仅是针对哈弗茨,戈丁这一侧也会针对迪亚比和辛克格拉文做单独的布置。三中卫的体系+一个能打边中卫的边翼卫(丹布罗西奥),就基本上能够完全保证后场点对点的一个覆盖,哈弗茨踢的难受也好,药厂整体踢的难受也好,这都是意料之中的。那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哈弗茨这个魔法男孩,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吧~
和对阵流浪者那一场比赛有着类似的是,哈弗茨在禁区前沿和肋部还是利用非常多的无球反跑来带开防守球员,这一点是很好的意识。从自我的角度来说,他的空切能够找到越位线附近的一些机会;而从整体的角度来说,他在团队内的配合意识的确属于上乘,这是值得表扬的。
其实是不难看到的,药厂在帕拉西奥斯和鲍姆加特林格两个中场陷入缠斗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的进攻都比较依赖边后卫和德米尔拜的起球(主要是半高球)找到哈弗茨,或者是迪亚比在左路的生突形成一定的机会。
而在上半场,哈弗茨和迪亚比也进行过阶段性的换位。前者来到左路的效果并不好,其中一点是哈弗茨对于内切打丹布罗西奥和前插的巴雷拉这个局部似乎不太感兴趣,他在左路更多的情况下还是依靠无球跑位来威胁国米的防线,但戈丁的防守经验和5后卫的人数优势使得这一点并没有形成太多的机会。
我觉得这是我对哈弗茨的一大质疑,很多时候他是有持球的机会的,但是他往往是自我放弃,一脚出球也好,配合也罢,把球交给队友反而成为了他的主旋律。我不是说配合是坏事,恰恰相反,如果你认为药厂的其他队友跟不上哈弗茨的节奏,那么你自己就提出了一个相悖的理论——哈弗茨的队友很菜,那么为什么哈弗茨还要把球交给他们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哈弗茨的比赛中充斥着这样的镜头,他其实身前并没有人贴防,相反,国米的卫线离他还有数米的距离,而且他在中场的推进很多时候是不受限制的。如果你认为哈弗茨是一个纯粹的锋线球员,那可能是你对现代足球体系出产的球员有一定的理解偏差。
从我的角度来看,哈弗茨就是那种活动范围极大,难以用一个固定位置去诠释的“四不像”球员,8号位?10号位?伪9号?他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算。哈弗茨兼具了一些位置的共性,但他在不同位置上的共同问题是,他似乎是在有意的避开持球这个阶段。切尔西球迷喜欢黑若日尼奥的一脚出球,那么放在哈弗茨身上,这件事又如何瞬间成为了优点呢?
是的,我觉得哈弗茨最易被看出来的优点还是双足传射,这一点上一篇文章我也早就提过了。他的双足能力的确是最大的卖点,相较于哈兰德的左脚,哈弗茨的双足均衡的确让他在前场处理球的环节上有着比较好的优势。在面对防守球员的逼抢情况下不会太刻意的用自己的利足去领球,也更不容易受到针对。
而这次进球和对阵流浪者的比赛中的射门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射门发力是很好的,尤其很多时候原地的发力摆腿都力量十足。这也说明了他的腿部肌肉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尤其是这么高的身高,腿部没有肌肉支撑也是很可笑的,那,为什么他会缺乏对抗呢?
在哈弗茨本场对阵国米的比赛中,他有着大量的回撤的镜头,这既是鲍姆加特林格上场之后中场缺乏一定的输送能力和推进能力的原因,但也说明了球员本身并不排斥作为一个中路中场的球员去出现。勒沃库森和博斯将哈弗茨固定在前场/伪九/边锋的位置上,但他很多时候的处理方式还是更像一个中场的球员,不论是拿球和分球,单纯的用锋线和中场去区分球员是不合适的。
像上半场后半段的这个镜头,国米第一条逼抢线和第二条逼抢线直接瞬间缩小了间隔,而原因就是加利亚尔迪尼针对哈弗茨的回撤进行了贴防,这也是国米中场本场比赛的一个特点,防守弹性好,但绝不轻易让药厂把球从后场摘出来。(其实孔蒂也算是在变化吧,很多时候教练就是需要学习和精进的,死抱着一套是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哈弗茨回撤的问题是什么,其实下半场的另一个经典镜头会说明的更清楚,而且下半场在体能消耗之后,哈弗茨的一些问题也更为明显,很多人会觉得比赛态度不重要,但对于英超,甚至于对于足球,比赛态度甚至可以说就是一切。
首先第一点,博斯在落后时和对阵流浪者的比赛采用的相同的办法,就是增大右后卫本德的前插幅度,使得他和哈弗茨之间的联系更为频繁。而从开场阶段的这个镜头也可以看到国米的防守策略,3中卫的体系使得他们的边中卫可以肆无忌惮的上抢,完全可以放心的将中场的防守交给点对点的3中场。而哈弗茨在背身持球之后,很多时候非常不喜欢直接转身过人,他在边路和肋部的一些进攻方式更依赖二过一甚至于二过二。
既不喜欢对抗,也不喜欢增肌,比赛的方式又时时刻刻希望能够躲掉对抗,那么,逃避可耻但真的有用吗?
对阵国米的这场比赛能够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反跑和空切是一个团队行为,而不是单独依靠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像这一次哈弗茨持球之后一脚出球再反跑的进攻回合就很能说明问题。迪亚比内收进中路,沃兰德回撤做一个衔接,但这个时候就已经没有人去配合哈弗茨做反插了。这既是前腰德米尔拜的问题,但也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很多时候“依赖”队友的踢法是很吃队友的状态的,如果他们并没有领会你的意图,那么这个进攻回合对于球员本身就是白忙活。
当然,切尔西整体的水平要比药厂高一些,新援维尔纳和齐耶赫在反跑和直塞上都算是有一些造诣,因此你可以憧憬一下这个三叉戟的配合,但,持球的那个人又在哪呢。
我认为博斯下半场对于药厂右路的进攻是不满的,这从他的调整和人员布置上也能窥见一些苗头。首先是他安排右后卫本德进中路帮助球队持球和对抗,同时哈弗茨内收,将重点放到了中路进行肉搏;其次是为了搏命换上拜利将迪亚比放到右路,但迪亚比并不善于下底,这也导致药厂下半场整个右路都没有什么起色,两个黑人边路在国米针对性换上摩西的情况下,无法通过阵型的宽度来打击到国米的边路,同时中路也无法在肋部打开缺口,国米的长传打身后又是致命的杀招,那药厂的7个进攻球员的搏命态势,就显得有些飞蛾扑火了。
(药厂下半场的整体阵容已经非常激进,阿米里和德米尔拜都是纯正十号位,后者改打后腰其实还是用来进攻,而拜利虽然有一定的防守能力,但下半场博斯的要求显然是拼命扳平比分。)
至于哈弗茨的问题,在下半场这近乎绞肉机一样的对抗中,暴露的不能再明显了。如果你问英超球迷阿什利扬的对抗好不好,应该不会有人觉得他是一个能顶防1米9的中场的边路球员,但这场比赛,他的确做到了。
哈弗茨的第一下触球精度和转身问题都不谈,下半场更单纯的是一个比赛态度和对抗弱势的问题,绝大多数看球的人都看得出来哈弗茨的散步问题,这不需要我去赘述什么。有人认为这是他为了转会而故意留力,那么我很想问你,切尔西复赛之后的威廉、佩德罗,哪一个是孬种,哪一个在比赛里自我放弃懒懒散散连跑都不愿意跑了?如果切尔西花了破队史记录的价钱买来的是这么一个还没转会就想着明哲保身不为母队出力的球员,那未免也太悲凉了,阿扎尔可都没这样做。
哈弗茨自己表示他不喜欢去健身房练身体,那没问题,你有绝对过硬的脚下能力,能不依靠对抗轻松做出不变形的技术动作,那当然没人会要求太多。但哈弗茨在基本功不差的条件之外,是高重心带来的持球问题,很多时候他的腰腹核心部位被顶了以后,就很难再二次发力扭过身子去做技术动作,只能所谓的一脚出球,我觉得这才是为什么他很多时候会选择一脚出球而不是自己带球出危险区域,某种意义上,这也和若日尼奥一模一样。
一场决胜负的赛会制比赛,更容易产生的是搏命的态度和个体的闪光,但在哈弗茨身上,我看不到前者。很多蓝军的球迷都憧憬或者说希望德国球员能像之前的巴拉克一样,精神属性爆棚又无比全能。但时代变了大人,现代足球的体系里,我真的很少能看见巴拉克这样的球员。我希望哈弗茨能在切尔西踢出来,我当然希望他能打我的脸,希望他掀开隐形衣对着对手默念除你武器,但就现在而言,他还有着太长的路要走。可能等不起的那个人也不是我,而是兰帕德。
20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