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母系社会是否真的存在?女拳是如何通过编改百度百科把持舆论的

avatar
关注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提到“母系社会”这个词,而且都认为母系社会是在历史上,是作为父系社会之前的社会形式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都经历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尤其是很多自诩为女权主义者的人,更是对母系社会充满了幻想和向往。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论述母系社会是否存在之前,让我们先打开被因为每个人都能修改编纂而被女权主义侵蚀最严重,却也被很多人当成权威的百度百科,搜索“母系社会”。我们发现,“母系社会”这一词条居然有洋洋洒洒2万多字,与此相比,“父系社会”词条还只有少得可怜的4千多字。

        那么这2万多字是如何描述母系社会的呢?从全文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个女尊的社会,女性是继承者和管理者,男性只是婚姻中和宗族中女性的从属。然后,它详细描述了这个远古时期的社会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制度,继承制度,婚姻形式,社会管理,社会分工等等,而且把现在依然存在的亚洲和非洲的一些落后部落与动物界的一些物种也包含在母系社会之中。它把母系社会描述的既美好又先进,女性居于尊崇地位,又有所谓的“女男”平等,我简直都能想象出编辑这个词条的女士在屏幕前对于这个虚无的“母系社会”那充满向往的神情了。 

(百度百科”母系社会“的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F%8D%E7%B3%BB%E7%A4%BE%E4%BC%9A/1934841?fr=aladdin#7_2)

       但是百度百科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编写更改的,而且这一词条的参考资料,除了一些图片以外,文字部分都不是来自正规的历史论文。因此百度百科的权威性很让人质疑。而且事实上,本词条的很多论述逻辑都是存在严重错误的,这一点让我们在之后讨论。

       当我们用不可言明的方法,打开更加严谨更具有权威性的,世界第一的权威百科:某基百科后,却发现某基百科对于母系社会的描述截然不同。首先某基百科中母系社会的全文只有短短的一页,而且四分之一的内容是“母权制神话”:在理论和实践的验证下,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母权部落,在原始的狩猎——采集部落里,女人的权力不比男人大,甚至要低于男人。母系社会的提出者摩尔根和恩格斯,都是没有在做出充足的实践考究的情况下编写了有关母系社会的文章,其中的内容大多以推论为主。而在之后的年代里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否定了母系社会的存在,在这双重打击下,母权制神话西方一蹶不振,此后,虽然有女权主义者试图以母权论为她们的政治诉求的宣传工具,但在学术界始终不承认母权制的存在。


       无独有偶百度百科的TA说栏目中,有些历史博主对于母系社会,用历史考证的方式也对这一词条发出了质疑,同样提出,在正经的学界,这一深受女权主义者欢迎的母系社会,它的存在是没有证据支撑的。(链接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ab7fe12617733eec1002932e&lemmaId=1934841&fromLemmaModule=pcRight)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们对待历史要有一个严谨负责的态度。如果要考究历史真相,那无非是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两类,前者是古人对于历史的书面记录,后者是通过对于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进行分析后的结论。在中国的史书中,最早能追述到的年代是距今五千多年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于这一时期有很多描述,那这一时期是什么社会呢?当然是父系社会了,最起码,三皇五帝都是男人嘛。那如果我们更细致的考究,《五帝本纪》关于舜刚掌权时任命官员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各级官职都是男性担任的:

        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稺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66,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比如"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看完史书的记载,我们再来看看考古发现。在百度词条里,女权人士把关于女性生殖器乳房和臀部的这类生殖崇拜的出土文物,当作母系社会存在的依据,但这是不符合考古学定律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关于男性生殖器的出土文物同时存在;二是生殖崇拜广泛存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即使在封建时期和欧洲中世纪依然存在,而且不限于女性;三是决定社会地位的是经济地位,而不是生殖。实际上,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能够论证母系社会在历史上的普遍存在。

       其实,如果我们带着脑子仔细阅读百度百科”母系社会”这洋洋洒洒几万字。会发现其中漏洞百出,而且任何观点都缺少证据,可以断定是一篇女权人士编纂的幻想小说。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地研究一下这篇2万多字的奇文:

       1,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词条的写作方式就很碎片化,没有一个合理的写作顺序,而且同样的观点反复出现数次,比如“女性因为从事采集比较稳定,产出较高”这一说法竟然就出现了四次,这种唠叨式写作,折磨读者,想要读下去真是一种煎熬。而且任何论点也不提供出处和参考依据,完全没有一篇科普文章该有的基本素养。

第一次描述母系社会的分工
   


第二次了
   


第三次。。。
   

同样意思的话,竟然出现了四次,经典折磨读者
        2,那让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段出现了四次的话,以第四幅图为例。
       首先这里对”繁重工作“的定义就很有趣,男子担任的狩猎捕鱼和防御等工作不叫繁重,女人担任的”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物和养育老幼“”等工作却是繁重任务,而且这些任务,说白了不就是做饭干家务看孩子吗?这不是父系社会家庭女性也要每天做的工作吗?其次,采集工作由女性包揽,女性发明了农业,早期男性打猎经常一无所获,这些又是怎么得出的呢?这个所谓的采集活动,为什么就一定是女性去做呢?女性因为体力较差不能从事狩猎和防御工作可以理解,那为什么男性不能从事采集野果野菜的工作呢?神农氏尝百草是怎么说呢?这不仅没有考古依据做支撑,也缺乏逻辑。同为灵长类的猿类和猴子,也没有农业,它们的食物来源也是打猎和采集,但很明显,它们是父系社会。
       3,关于中国姓氏由来。这又是一个存在于现代网络的经典谣言,即所谓的上古八大姓都带有女字旁,所以姓氏来自于母系社会。
       但事实上,姓氏文化非常复杂,首先姓和氏就不一样,二者的关系像名与字,原来各不相同,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合二为一。而且姓的由来在很多历史古籍中都有记载,全部是来自于男性始祖,比如上古八姓中的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神农氏、共工氏、有邰氏、吕氏皆为姜姓。嬴姓,起源于皋陶,皋陶生于曲阜,因而以嬴为姓。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舜。《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妘姓,起源于祝融氏。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4,关于对母系社会描述的过于细致。要知道母系社会如果真的存在,那么最晚也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因为最具代表性的父系氏族文化的大汶口文化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那么母系社会比三皇五帝时期还要早很多,对于一个如此遥远的历史时代,百度词条却能描绘的栩栩如生,彷佛是作者亲身经历一般。而且因为词条编纂者把历史上的母系社会和一些落后地区的生活方式相混淆,所以整个词条出现了很多错乱而没有依据的描述。


       5,编写者反驳母系社会存在与否的争议的部分。编写者首先承认了”部分“外国学者对于母系社会的存在完全否认的态度,但为了做出反驳,她既没有列出学术论文或者其他理论依据,也没有提及可以支撑母系社会存在的考古发现,而是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女性在械斗中的特殊地位,证明了母系社会的存在”。编写者用了极大的篇幅来阐述这一观点,她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械斗,械斗有多么普遍残酷,而女性不会被械斗伤害,还可以通过劝说和疾呼制止械斗,这些就算是客观事实,但她因此得出结论:女性在械斗中的这一奇妙作用,证明了母系社会的存在。。。
       械斗,本质上是两个宗族,村落或者民族维护自身利益和争夺资源而发生的恶性冲突事件,等同于宗族之间的战争,就像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男人上战场一样,械斗很少有女性参加。但械斗中对于女性的保护,难道能成为母系社会存在依据?其实我真的不明白这个逻辑在哪里,男人械斗不会打女人,女人可以劝说男人停止械斗,就证明了母系社会的存在的话,那孩子能在父母打架的时候制止父母,是不是证明了”孩系社会“的存在呢?而且女性在械斗中也并不是完全能够舍身事外,很多惨烈的械斗结束后,失败的一方妻女往往会被奸淫。但不论如何,词条编写者的论证逻辑过于离谱,而且完全违背了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科学论证方法,或者说,这简直是极端反智和愚蠢的论证。


 编写者认为女性在械斗中的“奇妙”作用证明了母系社会的存在


     6,大量的现代女权主义思想混杂其中,让这一词条完全丧失了学术性和权威性。词条编纂者试图用靠近学术的语言来写出幻想出的母系社会,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编纂者对于这一社会的向往和赞赏,但在很多方面都暴露出了现代女权主义思想。比如文中男女并列时用“女男”来描述;


        论述母系社会价值观时,描述母系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衡量不是以母亲的尺度而是以事业,暴露得过于明显;

        
         甚至更直接利用母系社会发表女权主义观点,将就算存在,也是明显更落后的母系社会描述成为比父系社会更先进的社会形式;

       
       最离谱的是,在优点这一栏,编写者列举了母系社会八大优点,这些优点好像不是在描述一个远古社会,而是人类最理想的未来社会,我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与之相比恐怕都要相形见绌。那么这样一个先进文明而又高效的社会,怎么被父系社会所取代了呢?当然是因为邪恶的男人的造反和打压了吧?


       6,此词条中对于父系社会的仇恨和批评随处可见,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仇恨,在此不一一列举。另外,引用下对于父系社会对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的评价。


       最后,我不得不感叹下如今中国女权主义者,或者说自诩为女权主义者的某些女人,在网络舆论上的重要影响,她们不仅在微博豆瓣这样大流量的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而且连做知识科普的百度百科也被严重影响,可惜却是采用了与知识完全对立的方式。女性想通过女权运动提高自己的地位,可以理解,但如果除了在微博上对着全体中国男性污言秽语和私信里的网络暴力,就只会通过篡改历史来把控舆论,那只会事与愿违。历史是神圣而不容改变的,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人是低级的人。如果依靠耍赖和撒谎意图达成目的,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最后一定失败的更惨,因为谎言总是会被人拆穿的,当一个群体总是和谎言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群体还会有任何公信力可言么?


发布于广西阅读 1553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我怎么穿着品如的衣服

· 江西
他的声音HisVoive母系社會作為歷史上的階段是不存在的,不是說一個母系社會部落都不存在。而且就算是現存的原始部落,絕大部分也是父系社會。看來你沒有看完帖子就來反駁了收起

在你编辑之前主帖里的加粗“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母系社会”,我理解错了呗

亮了(5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怎么穿着品如的衣服

· 江西

母系社会当然存在。。光我国现存的不还有摩梭社会吗?小时候看的国家地理讲的

亮了(9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