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起中国男篮参加世界大赛个人得分情况、助攻情况、篮板情况相关统计

avatar
关注
因为之前发的数据,有论坛的同志对得分的含金量感兴趣,认为要加上一个输赢,乃至于输分的程度区别 @飞着扣篮
那么手闲之余,我就把这个统计做了一下。下面是正文。

1992年至2019年,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上一共打了12届77场比赛,累计794人次的出场纪录,总得分5560分,每人次场均7.0025分。
正好7分,所以这个统计按照两个得分数据做筛选,一档是得分上双,一档是得分。
得分含金量拆成三个维度,考虑到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上胜少负多,只做赢球就没几场了,就算姚明的数字也很难看,所以统一分三档。
输10分以内到赢球一档,输11-20分一档,输21-30分一档,输31分以上一档。
分别代表不同强度
10分到赢球——高强度
11-20分——有点强度
21-30分——没什么强度
31分以上——强度是什么

首先是得分上双的场次统计,总共有235人次得分上双,也就是不到3成的球员可以在比赛中得分上双
然后根据对手的地域进行拆分,高含金量的欧美大洋洲对手的上双场次统计如下

接下来是超过均分7分以上的场次统计
对欧美大洋洲的7分以上场次统计



8月22日更新
对助攻也做了下梳理
世界大赛中国队员单场助攻记录是9次,5次助攻共33人次,3次助攻共140人次,对于总794人次来说,这个助攻上5的难度要比得分上双更难
以下按照得分的相似口径,分别统计助攻上5和助攻上3的次数


8月22日继续更新篮板数据
本来打算10篮板做的,后来发现欧美洋10篮板只有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吴乃群四个人有记录,实在称不上是一份“榜单”了
所以放宽标准到7篮板和5篮板
实际上,由于中国队历来在大赛被爆板比较严重,篮板上5的次数都不能算很多
口径同上
发布于上海阅读 19943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锐锐和鱼鱼楼主

看来红榜没什么人气啊,等等我去更新一个黑榜上来黑榜来了出场超过10分钟以上,得0分or得1分的场数统计,俗称拉胯表现 拉胯表现 得0分 得1分 总计 郭士强 5   5 阿的江 5   5 杜峰 3 2 5 巴特尔 2 2 4 李晓勇 3   3 陈可 2 1 3 张劲松 2 1 3 王治郅 1 2 3 巩晓彬 3   3 郭艾伦 2 1 3 周鹏 2   2 丁锦辉 2   2 朱芳雨 1 1 2 单涛 2   2 郑武 2   2 孙悦 1 1 2 陈江华 2   2 王哲林 2   2 李楠 2   2 赵睿 1   1 胡卫东 1   1 睢冉 1   1 王仕鹏 1   1 张庆鹏 1   1 金立鹏 1   1 刘炜 1   1 方硕 1   1 孙军   1 1 翟晓川 1   1 丁彦雨航 1   1

亮了(75)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锐锐和鱼鱼楼主

篮筐犯规了扯谈。在和欧美大洋洲球队分差在10级以内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中王治郅场均12分。易建联场均11.5分。何来不如易建联?还是在王治郅生涯巅峰还错过两届世界比赛的情况下。另外他们两都比胡卫东差半档,胡卫东可以场均15.8分。</div>收起

王治郅说是缺巅峰,但王治郅其实只错过2届大赛,巅峰头上00年,巅峰晚期0608甚至10都是打了不少比赛的。而且因为中国早年中锋稀缺,王治郅在00年已经是绝对主力了,拉高了不少平均值。易建联直到08甚至能都不能算绝对主力,040608三届比赛平均分吃亏不少。基本完全靠的是10年以后不多的世界大赛机会猛的拉高个人均值。 易建联14年巅峰期掉了一届世界杯机会是很吃亏的 细分一下的话 易建联08及以前欧美大洋输分10以内一共6场比赛,场均才3.5分 10年以后打到核心,5场比赛场均21.2 王治郅就很平均,没有什么明显的低谷期 00年及以前,场均12.3 06年以后,场均11.8 事实上这些比赛,王治郅哪怕都是以主力轮换以上的身份出战,也从来没拿到过20分以上,对比易建联10年以后均分破20 可以说两个人的攻坚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亮了(82)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