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0年NBA总决赛抢七战:科比-布莱恩特的拼搏与胜利
近期我重新回顾了一遍2010年总决赛的第七场比赛,得到的感受却与我在当年看第一遍(也是之前唯一看的那一遍)时的感受大不相同。
那次可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球迷观赛经历。多年来,我一直都告诉自己“我再也不想看这场球了”——尽管我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湖人取胜。
在这里,我要向1984-1985年的湖人队致以歉意,但我认为2010年夺得的那个冠军就是湖人所有的冠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那一个。科比-布莱恩特在一个手感糟糕的夜晚中拼尽全力,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技术台上,任由五彩纸屑像雨点一样落在他的身躯上。在这场比赛中,保罗-加索尔在与凯文-加内特的激烈对抗中更胜一筹 ,打进了一个接一个的关键球;拉马尔-奥多姆在第三节用如同瑞士军刀的全能身手改变了比赛的走势;罗恩-阿泰斯特则在上半场为湖人维持住了比赛的悬念,并命中了本场比赛中最价值连城的一球;在2008年被波士顿人击败后,湖人队在这场抢七大战中成功复仇 ……这简直就像一位湖人球迷写出的好莱坞式完美剧本。
这个现实里的开心结局也掩盖了另一条更黑暗但同样有可能发生的虚拟时间线。直到今日,(想起这条时间线)仍然会让我体内作为湖人球迷的灵魂发颤:如果湖人没有在洛杉矶取得那场胜利。那么凯尔特人将在湖人主场的地板上庆祝他们的队史第十八冠,凯文-加内特那“一切皆有可能!” 的经典怒吼将会响彻人潮散去斯台普斯中心,保罗-皮尔斯将从大卫-斯特恩手里接过第二座总决赛MVP奖杯,而科比在抢七战中糟糕的表现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污点。这或许算得上是湖人球迷写的一本反乌托邦式的恐怖小说。
谢天谢地,这些画面只会出现在我的噩梦里面了。但是作为一个希望为科比的表现辩护的人,我一直想知道他在这场比赛的前三节做了什么。为什么他的投篮效率这么差?他又在比赛的其他方面为这场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现在,我将尝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科比在这场比赛上半场的投篮选择是很糟糕的。不过考虑到科比可能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强投手”,那么人们要判定一次出手对于科比而言是否是一个好的投篮选择,也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在科比的职业生涯中,他美如画的篮球技巧和与生俱来的自信创造出了一长串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精彩镜头。但这些技巧和自信也带来了许多糟糕的失误,虽然这些是很容易被人们所忘记的。
在抢七战之前,这轮系列赛的比赛内容已经把他的投篮选择逼到了一个荒谬的境地。他在之前的两场比赛里手感火热, 以60.3%的真实命中率场均得到32分,要知道这轮系列赛凯尔特人的防守是很难找到突破口的。在这些分数中,就有很多都是出自那些“糟糕”的投篮选择。
但是,他对阿泰斯特三分球准度的不信任也是让他不断出手的刺激性因素。
整个系列赛里,凯尔特人让保罗-皮尔斯在防守端四处游走,放给了阿泰斯特大量的空位投篮的机会。可在前五场比赛中,尽管他的出手机会大多都很好,他的三分球命中率还是只有31.6%,。在湖人以大比分取胜的 第六场比赛中,阿泰斯特爆发6投3中,但这也不足以让科比相信阿泰斯特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命中这些投篮。
因此,在G7上半场的大多数时候,科比都不肯传球给阿泰斯特。
在下图中,安德鲁-拜纳姆从从低位出来给科比做掩护,而拉希德-华莱士也在高位进行延误,以防科比有跳投的打算。皮尔斯完全放空阿泰斯特,只提防拜纳姆的挡拆下顺 ,正如他在整个系列赛中所表现的一样,这种打法缩小了湖人挡拆的机会,也为雷-阿伦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去恢复(手感)。科比转而背打 雷-阿伦,阿泰斯特重新落位到弧顶位置以进入科比的传球角度。但是皮尔斯并没有跟随他出来,而是继续选择呆在内线,不让湖人有任何往里进攻的机会。
这样的选择让阿泰斯特有了很大的空位,但科比还是没有选择传球,而是在底线利用试探步转过身来(准备进攻)。他一做出移动,皮尔斯就上去包夹他,进一步放弃了对阿泰斯特的防守,而科比仍然不会传球给阿泰斯特。雷-阿伦知道皮尔斯的协防 会如约而至,于是在底线对科比进行绕前防守。当这一切发生时,阿泰斯特甚至已经重新找到自己的进攻位子,在侧翼的他已经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随后科比正对着雷-阿伦的防守投出了一个转身跳投,皮球调皮地从篮筐的另外一边涮框而出。
阿泰斯特并不是唯一一个科比“自我精神”的受害者,但他是最典型的那一个。我发现仅在上半场,就有六次和上面所述的那一幕类似的进攻:阿泰斯特有很大的空档,但是科比选择自己去打。结果在这些强投的统计中,科比总共是10投1中。 我认为他在投篮/传球/突破中做出了不正确的进攻选择,而且这些出手在他的24次出手中占了惊人的高比例。
但是从他在这抢七的表现来看。这也意味着他在面对剩下的那些不错的出手机会时,仍然只交出了14投5中的成绩单。
他的急停跳投是罪魁祸首,特别是他走左路后的投篮 。球员和教练通常认为投手投丢了长距离投篮或者短距离投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种投篮向左偏、向右偏更多的是技术问题。科比的跳投平衡感是完美的,但是在第七场比赛中,他的跳投失去了平衡,导致了8次投篮向左或向右投丢。
在下面这次进攻中,因为雷阿伦所给予的持球防守压力,科比接到阿泰斯特的传球后就将球举在脑后。然后,他用了一个快速的试探步,假装要从右路突进。在整个系列赛中,雷-阿伦一直在提防这个进攻动作——他不得不这样做,否则科比会把他摧毁——这个回合也不例外。再一次把球运到左边后,科比已经用他的脚步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足够的(投篮)空间。他通常对这些投篮得心应手。但是当他起跳时,观察他的落脚的位置,判断一下它们是怎么着地的。他的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当他跳起时,他的上半身躯干刚好是正对篮筐的,但是他的右脚却踢到了左脚前面,而且当他下降时,他的上半身已经完全朝向边线的方向了。这明显是因为他在投篮前逆时针扭动了他的髋部(,这一举动导致他的投篮偏左,这并不是巧合。
在我看来,科比的大部分跳投都加快了出手速度,整场比赛都是如此。髋部的扭转只是他犯的几个不典型的基本错误之一,而不是困扰他所有投篮出手的重复性错误。当一名球员试图越快地执行一个动作,那这个动作就会做得越不精确,从而导致许多不寻常的失误发生,在他的这些投篮中,有三分之二的出手是在节奏被破坏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就迫使他暂时放慢自己进攻的脚步。科比之前哪怕在常规赛对阵乐透队的比赛中也会很兴奋,所以,考虑到这场比赛的利害关系,也许他对这场比赛有点太兴奋了。这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他的投篮选择。
尽管他的投篮很糟糕,他仍然能在场上贡献出巨大的价值,哪怕仅仅是因为他叫科比。球场上的他能吸引到很多防守者的注意力,凯尔特人在整个系列赛中都对他派出各种各样的双人夹击。他们防守科比的招式千变万化,有强硬的低位包夹,有在防挡拆时的夹击,也有一些相对平缓,但有利于防守人及时回位的“软夹击”。科比在抢七战中很好地利用了对方的这种额外的防守关注,只是他一直没有传球给阿泰斯特。
在下面这次进攻中科比将球推进到半场,然后加索尔跟上给他做了一个掩护。凯尔特人的防守策略——他们的防守是由时任助教的汤姆-锡伯杜一手打造的——就是要封住这种掩护,不让科比使用它,迫使他运球走底线。雷-阿伦的防守位置也遵循了这个防守策略,如果科比选择冲击篮下的话,凯文-加内特的任务就来了,他会用自己的身躯限制住科比。这是凯尔特人面对边路挡拆战术中任何一位球员时都能做到的防守覆盖范围,但是科比的跳投威胁意味着加内特必须比平时更上前去防守。
科比这个时刻需要做的就是“运球拉回”,意思是他需要运球到底线,在牵制住雷阿伦和加内特两人的同时,运球拉回吸引防守,使加索尔有更多的空间。但是科比注意到隆多正尝试放空 德里克-费舍尔,而将注意力转向加索尔。隆多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加内特的防守位置太靠前,使得凯尔特人的内线防守更容易遭到加索尔的篮下冲击,因为加内特无法及时地回到防守位置去阻止篮下的进攻,而隆多要为篮下提供额外的协防。于是科比传了一个横传球 给费舍尔,隆多则只能在皮尔斯努力破坏阿泰斯特的接球路线时奋力返回到防守位置上,这让费舍尔给拜纳姆传出了一次轻松的低位传球,这时的小鲨鱼已经将拉希德-华莱士卡到了很深的位置上。
虽然在科比吸引走两名防守者后,湖人的空位投篮表现相对较差,但是基于两支球队都很难击败对方在内外线的防守,(科比的防守吸引力)起码也为湖人创造了在这一场比赛中最好的几次机会。科比的战略价值是凯尔特人所没有的,他是一个能够吸引多人注意力的控球威胁,在某种程度上能削弱对方的团队防守。
科比在这场比赛的价值远远超过他所创造出的投篮机会,光是他在防守端的投入度就担得起这个说法。他的防守能力很强大,但更多时候还是作为一个“在一流团队中努力的一份子”,而不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执行者。在整个系列赛中,他对隆多的防守一直很到位,并尽他所能地打乱了对方的传球路线;当被要求在重重掩护之下追击雷-阿伦时,他也像块橡皮糖似的黏在阿伦的身边。不过当科比作为一个挡拆进攻中协防的防守者时,他也有过几次缓慢的轮换防守,以及一些他根本没投入到防守的回合。
然而,他的防守篮板却是湖人致胜的关键。
下面这次进攻中,隆多在加内特的快速掩护下的持球进攻让科比有些出乎意料。这使得科比在过掩护的时候犯了错误——他应该会在隆多打挡拆时向后绕防 ,而不是从前面穿过——这让湖人陷入了一个危险的时刻。加索尔必须防出来阻止隆多行径间的抛射,而由于科比是穿过了掩护,这意味着加内特暂时占据了抢篮板的有利位置。科比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努力想要抢在加内特前面,他做到了。与此同时,奥多姆也犯了一个错误,他离开了他的对位人去帮助协防隆多,所以格伦-戴维斯跳到篮下,得到一个潜在的补篮机会。
感谢篮球之神佑护湖人,篮板球弹向了科比而不是戴维斯的位置,后者在拼抢篮板时撞向科比,将科比送上了罚球线。科比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力和身体素质让他能够从外线启动帮助湖人在内线抢到这关键的进攻。
但是无论他在其他细微方面的贡献有多少,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帮助湖人得分。在第四节,科比和菲尔-杰克逊终于找到了让他和雷-阿伦一对一的方法。
科比先是通过脚步撕裂防守,随即骗到雷-阿伦的犯规获得三次罚球,拿下了他第四节得分的“第一滴血”。三分钟后,他终于命中了一记在这场比赛中大部分时间都无法命中的跳投——之前他的一个突破假动作使得雷-阿伦失去了平衡。——这也是他在比赛中的最后一次运动战进球。两分钟后,他用同样的突破急停晃开了雷-阿伦,突破扣篮造成犯规。这一节他共获得了9次罚球。
于是,凯尔特人开始在科比单打的情况下包夹他。在整个系列赛中,一旦科比开始输出时,他们就会这么做。
在下面这次进攻还剩10秒时,他在左路持球做三威胁。拉希德-华莱士离开防守奥多姆的位置去夹住科比,而皮尔斯则在弱侧采取一个类似联防的站位,这意味着他的任务是同时防守奥多姆和阿泰斯特。科比运球远离华莱士的双人包夹,然后跳到空中以改善他的传球角度——他知道在弱侧肯定有人防守。当科比跳到最高点时,虽然他更愿意把球传给奥多姆,但是皮尔斯在那个传球路线,因此科比没有其他选择。最终阿泰斯特接到了科比来自右翼的传球,面对皮尔斯做了一个快速的试探步……剩下的就是人尽皆知的历史了。
到了最后关头,科比还是把球传给了阿泰斯特。
阿泰斯特在第七场比赛中表现出色,他在第二节狂砍12分,帮助湖人紧咬住了比分。在那一节的比赛中,他打得更像是一个大个子,而不是一个外线球员。他在防守皮尔斯时也付出了足够的力量去进行身体对抗,就像他在系列赛中的大部分时候一样。当科比屡屡看向他(却没有传球)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撅嘴或者表现出沮丧,即使是合理的要球和出手机会。而当他的电话号码终于被叫到的时候(终于接到那关键的一球时),他也做好了准备。当他的工作完成后,他甚至还把湖人历史上最伟大的赛后新闻发布会献给了湖人球迷。
2010年NBA总决赛的第七场比赛并不是科比篮球能力的巅峰之作,而更像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缩影。最开始的他是一个自信但也有点自私的投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里,他忽视了空位的队友,并且在这场生命中最大的舞台上投丢了太多的跳投,就像他新秀时期在对阵犹他爵士的季后赛表现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更加睿智,把失败看作是探索通往胜利的另一条道路的机会,并在前进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得到队友的帮助。这是一场最“科比”式的比赛,是一场以意志力(如果不是靠篮球技巧)来决定胜负的比赛。他顽固不化,经常误入歧途,但又不屈不挠、令人难忘,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纵观黑曼巴整个职业生涯,这场比赛是我最喜欢的科比的比赛,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