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立,刘邦定萧何首功,他的功劳相比之韩信如何

avatar
关注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等人带兵东出征战,萧何留守后方,他先抚汉中后镇关中,开发巴、蜀,深固根本,足兵足食,为前方战场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解决了刘邦的后顾之忧。楚汉战争结束后,汉朝兴建,创建国家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萧何身上。

他沿袭秦制,建设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建立社稷宗庙,完善国家象征;建都关中,经营长安,稳定政权。国家建立后,萧何实行清静无为的政策,休养生息,使汉初由于连年战火凋敝的国民经济得以逐渐恢复。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是刘邦打败项羽的重要基础。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萧何的功劳肯定大过韩信,主观有:从刘邦从起义之初萧何就一直在其身旁辅佐,并为后来统一可是颇费心血,再其,刘邦和项羽争天下,虽然韩信用兵入神但打仗最主要的还是后勤,萧何不仅保障了刘邦的后勤还巩固了后方使刘邦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韩信才能顺风顺水,再者,韩信还是萧何举荐,再一个萧何为人也比较谦和不争强好胜不同韩信功高震主!

萧何是西汉的丞相,与韩信相比,萧何的功劳确实更大一些,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私心愿意帮助刘邦治理大汉的治世良才,接下来我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1.刘邦在四处征战的时候,遇到了伏击,希望韩信可以派兵支援,可是韩信提出要求,要求刘邦册封他为齐王,才会出兵,这种做法有些不道德,可是刘邦没有办法,无奈之下还是答应了。

韩信是萧何亲自举荐给刘邦的,现在出了这样的乱子,萧何心里就明白了,韩信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后来吕雉为了巩固权利打算在宫中杀韩信还是萧何亲自引韩信去皇宫,为的只是汉朝可以更加的稳定。

2.刘邦攻破咸阳的时候,手下的将士看到咸阳遍布珠宝,所有的心思都在收敛珠宝上,只有萧何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提醒刘邦安抚咸阳城里无辜的百姓,给他们一个安身的地方,好博取民心,就连秦朝的一些典籍也让人好好守护,为刘邦后来治理西汉有了史书作为参考。

3.刘邦宠幸戚夫人,想立戚夫人的孩子为太子,萧何为了汉朝的稳定,拖着病重的身体去见刘邦,请求他不要废太子,以免引起了国家动荡,晚年汉惠帝问萧何在他死后丞相的位子应该让谁来胜任,萧何推举了一个和自己素来不和的曹参为丞相,萧何这种一心为国的人,和韩信需要册封异姓王的人不是可以比的。

因此,萧何身居后方,安邦定国,当推首功。

步行街主干道理性讨论
发布于湖北阅读 2167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不肯低头在草莽

孤鸿扬帆萧何是功人,韩信是功狗,刘邦觉得前者功劳大些收起

功狗事樊哙,曹参,曹勃之类,萧何是功人,万户侯封顶。韩信直接齐王,楚王,这是功王,就别比了。

亮了(18)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