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有一道菜叫做嗦丢儿你吃过吗

avatar
关注
湖北秭归有一道菜,叫做嗦丢儿,也可以叫做炒石头,是炒真正的石头,并且主菜就是石头。

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将各种调料和鹅卵石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热。而吃的时候当然也不是真的把石头吃下去,而是嗦石头上的味道,刺激味觉,从而吃下更多的米饭。
传说是当时的秭归的码头工人因为天热吃不下饭,为了有更多力气干活,故想到了这个办法,从而有了这道菜。
我第一次听说这道菜还是在书本里面,这次疫情回家,一个秭归那边的朋友的朋友圈里发了这道菜,我才知道,这是真的。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物质充裕的时代,不用为了生存去嗦石头。
后来我遍及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吃吃当地的特色美食。说心里话很多所谓的美食其实并不好吃,甚至难以下咽,但是很多食材和菜品的存在,也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符号,是各地底层人民生存的智慧,比如安徽的臭鳜鱼,四川的烟熏腊肠,山东的大饼卷大葱,北京的豆汁,湖北的热干面,河南的胡辣汤,东北的杀猪菜……
社会底层是什么样的,从一道嗦丢儿或许可以有所了解。
我举的这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不一定都是难吃的,像臭鳜鱼,烟熏肠,杀猪菜等这些是以前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东西,像前两个都是为了延长肉的保质期做的特殊处理,外地人第一次吃很可能吃不惯。而像热干面,卤煮豆汁,大饼卷大葱,胡辣汤等都是平常很常见的地方特色食物,也是凝聚了当地底层老百姓的生存智慧的产物,就像一开始说的嗦丢儿,同样也是。
因为题主问的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就借用各地的地方特色食物来侧面反映,真的感谢像袁农平这样的科学家,让我们不用再嗦石头,不用嗦钉子,能够把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食物变成如今的家常菜。


发布于北京阅读 12441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修手机的峰子

· 湖北

我就是秭归的,为啥我没听过

亮了(3)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