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0,江苏舜天VS广州恒大
南京奥体创造的那个纪录可能永远也无法改变了!
本赛季中超第六轮,江苏苏宁遇到了广州恒大,最终一球惜败。虽然,江苏足球与恒大的历史交锋战绩处于明显劣势,但场面上都不算差,曾几何时,江苏男足与恒大的交锋,也被冠以“天王山德比”、“国家德比”这样响当当的名称,而这些都离不开一场比赛的铺垫,那是在2012年的10月20日,两队在南京奥体中心的交锋,联手给中国足球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纪录,而且很可能将永远无法改变的纪录。
1、新天王山之战!
至今,当两队球迷,尤其是到现场的观众在提到那场比赛时,都会津津乐道,为什么?因为那场比赛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先看看比赛的背景,那场比赛是2012赛季倒数第三轮,两队领先第三名都超过10分,所以已经提前锁定了联赛前两名的位置,接下来就是两队之间的较量了。在积分榜上,广州恒大积54分排第一,江苏舜天积51分排第二,如果舜天输球,就将落后恒大6分,那么对手将在南京提前夺得中超冠军。不过当时的舜天如日中天,状态好的出奇,时任主帅德拉甘明确表示,不希望恒大在南京夺冠,所以那一战也被看作是捍卫舜天主场尊严的“生死战”!
当时的媒体环境也非常好,在各大门户体育网站上,江苏与广州的决战都被标到了醒目位置。为了造势,各类媒体对于本场比赛的“预热”堪称教科书般。记得当时的《足球》报,用了三个整版来为这场决战造势,标题则是大气磅礴的“决战2012”。
以往舜天的赛前发布会,媒体记者也就能来个十人左右,但那一场比赛,超过50人以上的媒体采访团蜂拥而至。为了表示重视,舜天俱乐部也是在奥体贵宾厅专门举办了一个俱乐部的发布会,跟大家及时汇报赛区、媒体、安保、售票等信息,便于众多老记采写。即使是那样,大多数人还没能预料到第二天的“盛况”!
赛前最后一练,德拉甘与达纳拉赫讨论战术当时我也是用尽所能,买到了几十张球票,而就是这几十张球票,让我错过了吉翔的进球,后面会详细说到。也是那一场比赛,自己第一次有了中超记者的感觉,江苏足球也会如此受人重视。确实,舜天抓住了那一年的机会,一跃从一支中超贫民球队,变成了争冠队。
那年的中超,反赌扫黑之剑早早高悬却迟迟未落,涉案俱乐部前途未卜,相比其他对手,已经受过处罚的广州和“涉世不深”的江苏足球并无牵绊,他们可以向着最好的成绩去进军。而其他俱乐部的“彷徨”也给了舜天排名节节上升的机会,一时间,舜天被推到与恒大在一张桌子上“争食”的状况。
所以,除了媒体,更疯狂的还是江苏球迷,尽管舜天夺冠的形势已非常艰难,但大家伙儿还是从江苏的各个地方赶来,也许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看舜天夺冠,能看到与卫冕冠军在奥体慷慨一战,已可以心满意足。那时的球迷环境,无疑是江苏足球历史上最好的,气氛的火爆也是空前的。
尽管这样,记得赛前一天自己的报道还是非常保守,虽然预测到了那场比赛将创下江苏足球历史的上座率之最,达到4万人甚至可能更高,但却没能预料到会有那么高......
2、七秒哥的诞生
比赛当天到达球场后,我记得报社当时非常身强体壮的摄影记者吴俊跟我说,“你来晚了!”而那个时候,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三个半小时。
进入球场之内,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呢?惊艳?壮观?主席台对面,是成片成片从各个口涌进看台的蓝色,非常短的时间内,夹杂着锣鼓声、呼啸声、口号声以及歌声,占领着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看台。球场记者席位于二层,记者席旁边的座位,不一会儿便让球迷们“占领”。球场上回荡着各种激越的音乐,而此时音量巨大的音乐声,甚至已不能盖住球迷们的喧嚣声。
那天晚上的6:45,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的两层看台接近满员,而长期不曾开放的第三层看台,也几乎坐满。时间近7点,伴随着球员们纷纷入场进行适应赛前热身,各个球迷会区也开始了“热身”。整齐划一的口号,响亮的歌声,让被聚光灯包围的球场,愈发显得壮观和迷人。随着三层看台的球迷越聚越多,声浪更为惊心动魄。当现场DJ开始报比赛出场名单的时候,气氛达到了赛前的顶点。在我看球记忆里,江苏球员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声势。
之前说了,因为赛前买的几十张票,自己还错过了舜天的首个进球。那天的奥体中心因为涌进太多人,不光体育场内没有信号,就是在体育场周围,手机也很难打通。又要采访,又要给朋友们送票,自己也是来来回回在场内场外跑。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要把几十张票送掉,不但是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
所谓技术活,是要给那些从来不来奥体看球的朋友指路如何来到取票地点,并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快速辨别出他们;所谓力气活,就是在手机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只能扯着喉咙喊取票者姓名“接头”。那一天的奥体主席台入口区域,相当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中国足球的一个记录正在这“嘈杂声”中到来。
当晚7点半,比赛正式开始!当舜天7秒迅速破门后,全场一道迸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呐喊,因为来回于球场内外送票,我非常遗憾地错过在现场亲眼目睹这一进球的机会,记得在通道慢慢挤到记者席的路上,欢呼的人群几乎将自己淹没,而问到谁进球了,和我一样,因现场气氛太热烈,几乎没有人看清楚是谁进的球。
而当我好不容易挤到记者席后,媒体人也是一脸惊诧,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样一场天王山之战,竟然这么快就进球了。而那个球,事后我看了不下100遍,但都无法弥补现场错失亲眼目睹机会的遗憾,而那个进球的球员,也上演了“一球成名”的好戏,成为了球队的中坚力量,至今为江苏足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那个球员就是吉翔,“七秒哥”的昵称由此得来,而吉翔是中国足坛特别励志的一名球员,他的省青年队教练翟卫忠谈到吉翔的时候也是赞赏有加。“吉翔是一名非常努力、非常刻苦的球员,他并不是球队里能力最突出的球员,但他确是最热爱足球的队员,不管刮风下雨,就算是放假,他也坚持训练,从不放弃,所以他能走到今天,也为其他踢球的孩子们做了榜样!”翟导说。
3、上座人数至今都是迷
那场比赛实在无法再用词汇形容,但定将永生难忘,尤其上座人数到底是多少,每一个现场观众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只记得吉翔进球后,依然有球迷在入场,但他们已没有座位,不少人站到了过道上……很快,画面里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过道哪里是观众席了,南京奥体中心已经被球迷连成了一个整体。
90分钟的比赛,除却舜天被扳平之时的声浪暂歇以及几次场面相对平淡时的“休养生息”,全场观众一直在呼,在叫,在唱,在跳……从被动到主动,现场气氛感染到每一个人,即使之前从未来奥体看过球的人,也在那之后成为了奥体的常客。“舜-天-队!”“舜天战斗”、“舜天加油”声从未在耳畔消失;球场上的横幅——“江苏足球从没感觉这么爽”、“天道酬勤”、“虎踞江东,欲图天下”让人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没人知道那场比赛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究竟涌进了多少人,为什么我提前三个半小时到达南京奥体中心,我们的摄影记者还是说我来晚了,原因很简单,那一天的奥体,从早到晚,在各个角落里,全是球迷,疯狂至极!
领队杨晨提前来到场内查看草坪情况
画面回到赛前!比赛当天下午1点左右,排队等待买票的人群就将售票点围得水泄不通。聚集在东门口的正在摇摆不定要不要买票的人们也有很多,他们伴随着黄牛的阵阵吆喝声在观望着。黄牛的叫价,从40元,到70元,再到90元,而球迷们,也陆陆续续有人在询问着价格,对于能不能排队买到票,望着鼎沸的人群,不少人都显得信心不足。
而南门到北门,和东门一样,也都各有一条长长的队伍,出门后继续绕向远方。可能是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点被吓住了,下午2点不到,售票方提前开卖排队的秩序倒是井然有序,但形形色色的黄牛,手中都拿着一沓厚厚的球票,也分不清这些票的真假,反正上前一问,价格都是要比票面价高的。
但随着球票售罄的牌子打出来之后,现场秩序的平衡被打破了,“为什么就没有票了?你说没票卖还好意思啊?那么多人排着队,等着买票!”下午三点,奥体北门的售票点,球迷包围了售票摊子,而坐在里面的售票人员,一脸无辜在解释着:“我们也没办法,说马上会加急运票过来……”后面,长长的队伍依然在延绵。
北门的票,在三点之前卖完了。球迷好几次齐声发出高呼:“我们要票!我们要票!”面对这种情况,售票人员只能一直在苦笑。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加急的票才能到来;但他们的对策,已经和显得焦躁的球迷们开始阐述:“下面票来了,每个人只能买两张。”
据现场球迷介绍,由于一开始俱乐部制定的是限购10张的策略,所以最先开始买票的人,一股脑儿都是10张10张地买,这里面,就夹杂着闻风而动的黄牛党。对北门售票情况估计不足的俱乐部方面没有准备过多的球票,售票人员依然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大家耐心等待,而另一边,那些黄牛已经将球票的价格喊到110块,120块。有人狠狠心买了,但大多数球迷还抱有幻想。
门外买票难,体育场内是检票难。当天下午四点多一点,西门检票口已是一片蓝色的汪洋。刚排完买票长队,手上拿着球票的球迷们,已经涌到了西检票口等待检票时刻的到来。下午5点钟,检票口的人越聚越多,不少在前面的球迷询问工作人员:压力太大,能不能提前检票?而检票口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一再表示不会提前检票。
或许是等待太过难熬,后面人顶着前面,几次人群都爆发出“检票!检票!”的山呼海啸。37分钟后,西检票提前开始检票!而此时西检票口弱不禁风的栅栏,似乎一时间已起不了作用——蜂拥而至的人群,挤爆了栅栏。眼见着栅栏倒了,安检门被挤到了一边,工作人员当机立断:“开西检票口所有玻璃门!”手上拿着球票的球迷终于得以成片进入体育场,而当时惊险的秩序,终于因此而得以稍稍恢复。
那一天的南京奥体中心究竟涌进了多少人?比赛下半时球场的大屏幕上给出了官方数据:65769人。这是江苏足球历史最高值,这同样也是有官方统计以来,中国职业联赛的最高上座!可能谁都没有想到,中超联赛最高的上座率不是在人气最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也没有在很可能产生冠军的广州天河体育场产生,而是在足球圈名不见经传的南京奥体!
然而,就65769人这个数字,各种说法有很多,按照奥体扣除安保空位满员上座来算,再加上奥体走道以及空地站着位的观众,粗略的算一下都要超过7万。
后来很多次提起那场比赛,相关负责人都心有余悸,据说在体育场的顶篷上都站上了球迷,如果发生闪失,结果不堪设想,好在老天保佑,这场比赛平安度过。先不谈7万还是8万,就算65769这个数字,已经是国内球场安全上座的上限了,以目前国内球场规模来看,短时间很难有哪座体育场能容纳这个数字的观众(扣除安保空位),更不用说哪一场吧比赛的关注度能赶上那一场了。
4、从此结下与恒大的不解之缘
记得自己那场比赛手里最后的两张票,给了一对球迷父女。那时比赛已经开打10分钟了,预定最后两张票的朋友来不了了,准备赶回场内记者席的路上,被一对父女球迷喊住,他估计是看到我戴着证件,于是试探性问了一句,“你好,你还有球票吗?我和女儿都是舜天的球迷,因为工作原因没买到票。”看着父女俩挺可怜,我回到,“你还没有票?我刚好有两张,朋友也没来,给你吧。”
这时,看到还有票,旁边的黄牛也涌了过来,要把球票买走,说着就要上手抢,我赶走它们,并且最终陪这对父女球迷走到了检票口,目送背着女儿的父亲进入球迷区深处。
这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正是有了这些球迷的支持和关注,足球才有延续的可能。
而同样,回到比赛本身,苏宁与恒大的这场比赛也让人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吉翔的闪电进球毫无悬念地创下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最快进球纪录。此后的比赛里两队你来我往,精彩纷呈——郑智的远射、耶夫蒂奇的单刀、孔卡的任意球……双方几乎每次进攻都能制造出威胁;中超联赛许久不能让人如此目不暇接,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球迷都大呼过瘾。粗略统计,双方攻防转换超过了80次,而场面却没有丝毫破碎感,甚至让人感觉有了英超的节奏。一场定冠军的比赛,双方竟没有获得哪怕一张红黄牌,对于中国职业联赛弥足珍贵。
而自打那之后,江苏足球也与恒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是双方对决,外界关注度高,比赛也是打得火星四射,虽然在天河,江苏队很难获得胜利,但回到奥体福地,苏宁上赛季还3:1战胜了恒大。每当两队交手,总是会对对手赞不绝口,而如今恒大与苏宁的主帅卡纳瓦罗和奥拉罗尤,还是曾经在西亚工作的搭档。虽然上轮在大连输给了恒大,但苏宁还是占据了比赛的优势,并且多打一人。相信下次两队再交手时,悬念依旧。
张昊:扬子晚报体育部首席记者、“过足瘾”足球工作室负责人、中超媒体专家团成员。2003年入职《扬子晚报》体育部,立足本土足球报道,主张中国足球本土化道路。着手身边的人、身边的球队、身边的青训出发,挖掘感人、正能量的足球故事。既陪伴珂缔缘青训、苏州东吴这样的草根足球起步,也写出过《江苏足球,路在何方》这样的系列报道,鞭策江苏足球冲超成功;专访过卡佩罗、崔龙洙这样的名帅,也采访报道过业余女足球队和热爱足球的贫困儿童。是一位敬业爱岗的足球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