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球队,因为人员变动能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场比赛中恒大给出了答案,首发费南多、吴少聪、张修维三人后,球队整体的内容呈现较之过往的比赛都有了巨大改观。
进攻端最明显的改变来自塔利斯卡,在本场比赛中,巴西人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在不对球队整体防守体系造成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抢点能力,卡纳瓦罗连场调试后也算是不负苦心。
防守端最明显的改变则来自右路生态的平衡,张琳芃终于从极度繁重的攻防一体职责中解放,无论是插上策应,还是回撤防守,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他身前的费南多与张修维,以及左路的吴少聪。
首发阵容
上海申花(5-4-1):27-李帅/23-柏佳骏(60’, 38-温家宝(U23),5-朱辰杰(U23)(60’, 10-莫雷诺),30-姆比亚,3-毕津浩,13-赵明剑/28-曹赟定(73’, 8-张璐),21-朱宝杰(60’, 25-彭欣力),7-钱杰给,11-于汉超/9-杨旭(73’, 37-孙世林)
广州恒大(4-3-3):32-刘殿座/27-吴少聪(U23)(77’, 33-钟义浩),23-朴志洙,2-蒋光太,5-张琳芃/8-保利尼奥,11-张修维(72’, 36-何超),10-郑智(72’, 12-徐新)/19-费南多(71’, 17-杨立瑜(U23)),9-艾克森(83’, 24-王世龙(U23)),26-塔利斯卡
首发阵容方面,申花由于沙拉维与金信煜的缺阵只能排出一个单外援的首发阵容。球队整体的思路依然立足于防守反击,以杨旭作为桥头堡,朱宝杰作为二前锋,两翼辅以于汉超与曹赟定来完成攻击作业。
开场阶段申花的表现相对不错,利用恒大中场势弱的缺点,比较好的完成了崔康熙的战术设计,虽然曹赟定神来之笔的进球稍显意外,但也是得益于球队前场牵扯出的空间。
恒大一方与往日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个位置,首发的费南多、吴少聪两人。小将吴少聪的能力仍然有待考量,但设置一个正牌左后卫的战略意义是极大的。与此同时右路的小摩托与张琳芃很好地完成了攻防职责,恒大取胜的关键点就在于整体平衡后的右路攻势。
此外,张修维也是一个亮点。
赛季第一战取胜申花时他就曾与黄博文携手登场,球队也如愿取胜。卡纳瓦罗对他在球队的定位相当清楚——中场的角色球员,张修维的优势在跑动与衔接,并附加一定的逼抢与防守属性。他的存在价值是让中前场的其他球员踢得更加轻松,而且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所以张修维不是铁打主力,但也绝不是什么能力不足混日子的球员。
由于后文不会过多提及,所以提前说明一下。
1.巴西四重奏发威,塔利斯卡找到定位
本场比赛中,因卡纳瓦罗变阵受益最大的球员有两名——张琳芃与塔利斯卡。前者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后者终于找到了自己在场上的定位。
过往比赛中,塔利斯卡最大的问题在于过重的进攻任务与糟糕的防守习惯之间的矛盾。
通俗些说,前面几场的塔利斯卡像是被强行塞进这套体系内,而且还让他承担了相当大的核心职责,这直接导致整个右路陷入到持续高压,张琳芃也踢得异常苦闷。
但本场比赛,他被“排除”在场上体系之外,由其他10人完成攻防转换工作,塔利斯卡负责作为最后的终结点时刻对球门施压即可,结果就是皆大欢喜。
本场比赛,恒大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存在。郑智作为理论上的单后腰,面对申花一高一块双前锋的冲击有些力不从心。他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黄博文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40岁的郑智真的可以完全满足这个位置需要的能量。
申花开场的第一次进攻就是利用恒大前场的一次球权丢失,由赵明剑直接长传找双前锋,杨旭的争顶带走了两名中后卫,郑智一路贴防朱宝杰也被带到后卫线,而后朱宝杰横敲,后插上的申花球员完成射门。
恒大腰部位置在这次进攻中完全暴露,与上一场的情况如出一辙。
开场五分钟的丢球,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这个问题,面对曹赟定的内切,张琳芃已经习惯性内收,保利尼奥也回撤到了后卫的位置,郑智在看到对方启动后再加速时已经稍晚了一步。
这粒进球拉开了本场比赛的序幕,恒大经过开场阶段的适应后,依靠更强的整体实力将比赛走势掌握在了手中。
比赛第13分钟,钱杰给单刀未果后恒大持球进攻。此时张修维将球转移给张琳芃后,自己果断前插,而身居右边路的费南多选择回撤接应。
三个人经过传递,直接破解了申花的中场防守,待再次回敲给张琳芃后,柏佳骏与姆比亚为了继续保持压力已经丢失了应有的防守位置。张琳芃一脚直塞轻松找到了前插的张修维,后者顺势找到塔利斯卡,紧接着横敲,由保利尼奥完成射门。
这是本场比赛上半场恒大的主要进攻思路之一。
即费南多与张修维轮流承接策应任务,不让塔利斯卡过分占用前场的持球职责,让他时刻游弋在对手防线周围,并辅以保利尼奥的插上尽可能简洁的对球门发起冲击。
细看恒大扳平比分的进球就能发现,过往塔利斯卡在右路的责任完全被费南多承担,他在效力重庆时期就经常通过回撤来策动或主动发起进攻,而且在积极性上更胜一筹。
图中回合,就源自于他在前场遭遇贴身防守下还能将球带出,交给朴志洙,并通过跑动接应到了回接的艾克森,两人的撞墙配合让赵明剑的上抢失败。
随即皮球转移到吴少聪脚下,一脚出球再次找到艾克森,后者利用个人能力送出传中。
当申花的防线被完全撕扯开后,塔利斯卡优秀的抢点能力在对上两名后卫时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恒大实现由守转攻的过程中,巴西四人组的职责划分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图中回合,费南多、保利尼奥、艾克森三人统统回到后场策应。张琳芃抢断后与费南多做出配合,三人急速前插。
他们身前的塔利斯卡完全没有防守负担,也没有必须回撤接应张琳芃的任务,他就留在前场时刻对申花防线进行撕扯。
虽然这次进攻以越位告终,但恒大的整体思路已经凸显无疑。
解放塔利斯卡,让跑动能力更强的其他三人进行折返跑动,共同承担球队所需的防守、推进任务。
整体来说,上半场申花通过防守反击制造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小将吴少聪在左路的几次传球失误也给球队造成了不少危险,但通过全队的协同防守以人数优势打乱了申花的最后一击。
2.转换思路,小摩托成前场发动机
下半场的崩盘源自球队左路防线的彻底溃败,恒大以小摩托为右路核心进攻点,在张琳芃、张修维协助下能够轻松穿透中场防守,而柏佳骏、朱辰杰在面对这样的进攻组合时也的确力不从心。
尽管崔康熙用换人调整将左路完全重置,但这样的临时调整面对前场的巴西四重奏已经无力回天。
图中回合,塔利斯卡在前场形成接应,直塞找到小摩托后,充分给予后者施展1v1爆破能力的空间。虽然塔利斯卡在传球之后依然没有继续跑动前插,但恒大已经有两名球迷完成了对前点与后点的包抄。再加上埋伏在禁区弧的三名球员,一共五名球员来到了申花腹地。
而单后腰姆比亚在这次进攻中,先是在张修维、塔利斯卡两人策应的情况下完全丧失了拦截可能,随后在塔利斯卡完成直塞后,这次防守几乎已经与他无关。
柏佳骏给了小摩托充足的变向空间,而朱辰杰顾及身后的进攻球员直到传中前一刻才慌忙试图头球解围,最终不幸形成乌龙。
申花球员在经过上半时的高强度攻防折返跑后已经出现了一些体力下滑的迹象,而以传球为主的恒大在对应位置上的消耗尚在可控范围内。
因此,下半时在围绕费南多为核心继续对右路发动持续进攻的前提下,增加了前场逼抢。曹赟定回撤接球也很难解除这种困境,因为他作为边路攻击手,这样频繁的回接产生的实际收益并不大。
下半场的第二粒进球,则是巴西小分队的另一次交叉换位,塔利斯卡、保利尼奥、艾克森回撤,转由费南多进行前插。
图中回合,负责拦截的中场三人组在三人的传递中被带离了位置,而柏佳骏则主动将位置前提去弥补中场的空当。
但艾克森的传球完全刺穿了整个中场的防守布置,张琳芃面前是大片的开阔地。看看保利尼奥的手势,恒大在这次进攻中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
这次丢球后,崔康熙直接更换了整个左侧防线包括边后卫柏佳骏,左中卫朱辰杰。以莫雷诺增加中场的控制力,以彭欣力增加前场冲击力。
但可惜的是,此时申花已经完全丢失比赛主导权。
小摩托造点前,恒大依然是在由守转攻的过程中放弃了中场传递,张琳芃连线身前回撤的小摩托,后者脚后跟轻轻一磕将球交给无人看防的塔利斯卡并尝试前插。
塔利斯卡此时并没有着急突破,而是等待郑智插上后将球回传并带走了一部分防守注意力。
此时张修维向右路的空当地带前插,姆比亚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向费南多靠近,随后郑智送出直塞,姆比亚的转身速度已经不算慢,但正面球门已经做好冲刺准备的小摩托更快。
得球后面对出击的李帅右脚一趟,制造了这粒点球。
至此,本场比赛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恒大在之后的时间内只是在立足右路冲击的基础上加强了中后场的传控以节省体能。
3.大胜的幕后功臣
通过前场四人组的触球点,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他们在本场比赛的活动范围。
可以看出,相较过往比赛,保利尼奥与艾克森都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回撤行为,面对申花的反击威胁时,两人必须保证左路的防守平衡,并尽可能在后场形成接应点,让皮球动起来。因为二者都具备不错的推进能力,且技术与身体对抗上也占据优势。
保利尼奥更是完成了中前场球员中最多的72次触球,这大大缓解了郑智的调度以及出球压力。
费南多同样如此,作为恒大进攻的主要发起点,他在中场以及右路前场完美消解了塔利斯卡原本需要承担的持球任务,彻底解放他的进攻属性。
而塔利斯卡一人就贡献了全场最高的9次射门,正面球门的他正在自己老乡的帮助下重新寻找自己的进球节奏。
通过热点图的对比,恒大进攻右倾的思路就变得更为直观。
张修维全场第三高的传球数,就代表着他在这一体系中的价值,整场比赛你很少见到他站在原地等球,永远是在跑动中为队友提供“多”一个出球点。
这样的属性,在对手针对本方重点进攻球员或出球点的严密盯防时显得尤为珍贵。可以说他的存在,就是张琳芃与费南多之间的粘合剂。
捎带着,整个中前场都变得活跃起来。
结语
小将吴少聪本场比赛的发挥不算上佳,但作为首次在中超首发的新人而言,他的表现也在及格线之上。当然,这离不开身前几位老大哥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他的左后卫定位,给了恒大一定程度上缓解右路压力的作用,尽管存在多次传球失误,但恒大更需要的是他在这个位置上的战略意义。
韦世豪连场缺阵的情况下,卡纳瓦罗终于在小摩托的帮助下找到了阵容的第二选择,场面上可以改善的地方仍然很多,但这个战术思路却解决了燃眉之急。
当然,塔利斯卡绝对要感谢几位老乡的帮助。他苦苦寻找的比赛定位以及合适位置,正在逐渐浮现。
喜欢的JR,欢迎三连,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