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之争,你选择谁??

avatar
关注
文章开头先说说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各自的优缺点:

磷酸铁锂:结构稳定,安全性好(燃点800℃),寿命长,原材料容易获取,密度比较低,一致性较差,超低温性能变差(有个误区,实际上零下10度以上,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表现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磷酸铁锂的车型没有空间装下电池温控系统,随有密度进步,很多磷酸铁锂能装下温控系统,注:刀片电池实际上就是磷酸铁锂,只是改变了封装形式,以获得更高的体积密度比,能撑起600KM续航,刀片电池散热面积大的多,而且回路长,所以比磷酸铁锂还更安全。

三元锂电池:密度高,安全性差(燃点200℃,更致命的是热失控就释放氧气),寿命短,原材料有不少稀有金属(钴,镍等),一致性比较好。

第一家大规模使用811三元锂电池的也就是广汽,广汽AION S 多起自燃之后悄悄地召回了811电池,不少车企也放弃了高密度的811三元锂电池[比如说,原本申报811的上汽ER6和吉利几何C,实际上市换回了523]。当然用811的也是有的,比如宝马iX3,但他们也变得小心谨慎了,选择的电池能量密度是154瓦时/千克,并没有追求180瓦时/千克甚至更高能量密度的811电池。
并且据网传消息,在宁德时代内部,811 体系的电芯已经慢慢弱化,只做技术研究,523电池成为主要开发方向。
那么为什么811电池火的快,凉的也快呢?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1、国家不再鼓励过分追求能量密度;
 2、安全性问题日趋严重;
 3、更好的代替品逐渐出现。
■ 能量密度系数连续2年无变化
你要问为啥前些年车企疯狂堆电池能量密度,那多半是因为补贴政策和能量密度挂钩,毕竟没有人会不喜欢白拿的钱。而811电池的一个大优势就是能量密度高。
整个事情是这样的:2017年,国家正式把能量密度调整系数引入到补贴计算公式里,当时能量密度补贴的下限是90瓦时/千克。到了2018年,最低标准提升至105瓦时/千克,补贴金额也逐渐下降。
在当时,12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就可以拿到最高1.1的补贴系数,到2018年,能量密度的最高补贴标准提升至160瓦时/千克,补贴系数也随之提高至1.2。

并且能量密度提高后,续航里程也能跟着水涨船高,这样在“续航里程”方面拿到的补贴也会更高,对车企来说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我举个例子,广汽三菱祺智EV,这车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160瓦时/千克(2018年时候这个数据算不错的)。
按2016年的标准算,那时候补贴不和能量密度挂钩,它能拿5.5万的补贴。
到了2017年,能拿到的补贴是4.84万元(4.4×1.1);
但是到了2018年,它可以拿到5×1.2×1.1=6.6万元的补贴!(1.2是能量密度系数,1.1是能耗系数),就算不加上能耗系数,单凭它这优秀的能量密度,就能拿6万补贴!(想了解新能源车补贴变化历史以及上面的数据是怎么算的,请点击这里)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说你堆不堆能量密度?
而2019年,补贴第一轮大退坡开始,在能量密度方面,已经没有任何“加权”,即使达到160瓦时/千克甚至更高,也不会有比1更高的系数。
2020年,160瓦时/千克这个数字也没有变化,反倒是能耗系数有所变动。


总结这几年的补贴政策变化,我们能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对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激励有所放缓,避免车企盲目追求高密度而忽视对于安全的考量。
因此811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优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按照新一轮补贴的玩法,降能耗、保安全、搞换电才是正路。
■ 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说三遍!
接下来是安全问题,下面这张图表示了不同NCM电池的放电容量、热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镍的占比增大,放电容量不断提升,但另外两个参数都是下降的。也就是说理论上讲,811电池因为镍含量过高,安全性天生不如其他电池。


811电池上车初期,就有不少人质疑其安全性。而今年这个风气愈演愈烈,悄悄在大家的心里生根发芽。这里提一下比亚迪和微博网友@小鱼锂电。
比亚迪汉EV上市前,为了证明自家刀片电池安全,放出“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倒逼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等豪言壮语,然后通过一个对比针刺实验把三元锂电池按在地上毒打了一顿,还顺便给它点了一首陈粒的易燃易爆炸。



观众们一看,嘿,普通三元锂就这么不禁扎啊?811不得更过分了?
随后比亚迪高管微博喊话宁德时代来扎电池,宁德时代当场发布扎811电池的视频回击,但多位网友质疑该电池并未搭载在量产车上,可能为实验室应试产物,这更加加深了民众对811三元锂电池的不信任感。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一位KOL@小鱼锂电,这位哥专注拆宁德时代的台,他自己买了一块811电池来扎,大家可以看看这条微博的评论、转发和点赞量,远超于车企和媒体们的微博,是真真正正的活粉,不是水军,足以证明其影响力之大。并且人家还有其他平台账号。



在群众眼里,一个好玩的KOL说的话,一个看似粗糙但好像很真诚的测试,似乎比厂商们包装好的测试更令人信服。
再加上今年电动车起火事件又在各地不断发生,其中部分车型搭载的就是当年第一批811电池,虽然起火原因不能都归咎于811电池,但不得不说今年811起火的频率确实高了点,网友和消费者对此颇有微词也可以理解。





因此,811本身的安全性劣势和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让不少对811蠢蠢欲动的厂商都收回了试探的脚步,就连Aion S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狠人,都悄咪咪换回了532。

图片为电动邦与相关人士对话

■ 刀片电池引领的新潮流
2018年,比亚迪就放出消息说2019年会推811电池,到现在也没有比亚迪任何811产品申报,更别说上市了。结果我们都被比亚迪耍了。2020年初,刀片电池横空出世,能量密度虽然低了点,但也没影响续航里程,汉EV照样往600公里+上走;加之补贴退坡,对车价的影响也不那么大了。磷酸铁锂这个快要被淘汰的东西突然又焕发新光彩了。


磷酸铁锂电池是真的比三元锂安全,还便宜。随后比亚迪身体力行给旗下所有车型都申报了刀片电池版本,有的厂商看着刀片电池好像挺香的,纷纷开始合作。

看着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前景一片大好,江淮、上汽、北汽、欧拉、特斯拉等车企,或是自研,或是联合供应商,一个接一个地在工信部申报了自家车型的磷酸铁锂版本。看看最近几期工信部申报目录,谁家没有报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好像就赶不上流行趋势。
另外宁德时代也借着和特斯拉“联名”的机会,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估计它也不想看着比亚迪一家独大。顺便推出了CTP技术,从另一个角度提高能量密度。其他供应商诸如江苏时代,也纷纷配合主机厂进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
蜂巢能源则是搞出了无钴电池,据说比811在电芯层级的成本价格要低约8%-10%,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也不错,并且针对安全性也做了不少措施。

况且据业内人士透露,811电池虽然钴含量低,理论上成本会更低,但由于良品率和装机量等问题,成本也没有低于523电池,更别说磷酸铁锂电池了。
因此,今年811电池的式微,也不那么难理解了。
■ 邦点评
2020年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飙升到了五六百公里甚至七百公里;政策也慢慢发生变化。这时候大家不再焦虑续航里程,逐渐开始关注电池安全、热管理、充电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再加上媒体和厂商多年来不断“教育”消费者,任何一个想买电动车的人,都或多或少了解各种电池知识,消费者变得不那么“好糊弄”了。因此,希望厂商们能花更大的精力在电池安全上,把“自燃”这个词从电动车的字典里踢出去。​​​​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43928329437433#_0



发布于广东阅读 14309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新能源汽車楼主

· 广东
Silver39哪个能量密度大选哪个,电瓶车太重了收起

特斯拉model3磷酸铁锂版本和三元锂版本一样重,磷酸铁锂还多几度电。

亮了(88)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新能源汽車楼主

· 广东

为什么本人坚决战队磷酸铁锂,补充一下,磷酸铁锂除了安全,还有两点非常重要。1,磷酸铁锂不含有任何危害环境的金属,而且又由于结构稳定,从车上退役的电池实际上才走完职业生涯的2成,它还能继续去移动基站,光伏储能等领域继续发光发热。2,磷酸铁锂不管是技术还是规模,我们国家绝对的老大,弯道超车就靠他了。三元锂电池技术上我们是稍稍落后日韩的。还有一点,三元锂电池随着电池老化,内部更容易产生锂晶枝,这就是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的真凶。

亮了(169)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