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代低压处理器“Tiger Lake”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CPU性能提升;核显性能飞跃式发展;雷电4的全面支持;外观(贴纸)的变化;全新的EVO平台
一、CPU性能提升
首先来看看这次发布的CPU阵容:
UP3系列:TDP为12-28W
UP4系列:TDP为7-15W
这一代命名和10代Ice Lake系列处理器差不多,11x5/0,5表示UP3系列,0表示UP4系列,你也可以理解成“低电压”和“超低电压”处理器。x则表示定位不同,数字越大频率越高;后缀G+数字也代表核显的水平,“G7“表示搭载了Intel Xe核显,”G4“表示搭载了UHD核显。
Intel表示,这一代CPU拥有超过20%的性能提升,它采用Intel 10nm SuperFin工艺,Willow Cove微架构,最高主频可以到4.8GHz(i7-1185G7)。在CPU性能上,11代酷睿依旧不是AMD的对手,毕竟规格最高只有4核心8线程。之前有流出来的跑分数据,i7-1165G7在多核分数上追平了25W的R7 4700U。问题是,在AMD的Ryzen 4000中,25W的R7 4700U并非顶级性能,主流轻薄本早已实现R7 4800U 35W以上的性能释放,所以11代酷睿的发布,并不能改变Intel当前在移动端CPU性能落后的局面,更何况,明年Zen3架构的移动CPU也来了。
二、Xe核显:Intel也有强大的核显
10代酷睿低压处理器不仅在CPU性能上输给了AMD的Ryzen 4000低压处理器,在核显上,Iris Plus也不是Vega8的对手。而11代酷睿最让人的期待的,就是基于Xe架构的全新核显了。
这一代Tiger Lake上的核显是Intel Gen12核显,它和之前泄漏的Intel DG1独显一样,都采用Xe架构。
Intel一直有做GPU的打算,Xe架构已经发展出Xe LP(低功耗)、Xe HP(高性能)等不同版本的架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见到Intel的独显产品了。
比起Gen11(10代Ice Lake的核显),Gen12核显在规格上提升了不少,最高96组EU(Gen11最高64组),每周期纹理(Texel)、像素(Pixel)的渲染速度由Gen11核显的32/16提升到48/24,整体性能是Gen11的1.5倍。
图形性能强于R7 4800U的Vega8,游戏表现:
在多款游戏中,Xe核显的表现已经超越了MX350独显,“核显吃鸡”勉强实现。Xe核显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笔记本低端独显的淘汰,也更有利于笔记本高分辨率屏幕的普及(想想华为Matebook X,UHD拖3K屏幕)。
不过在游戏上,个人觉得Xe的性能还是有点尴尬,尽管明显比Vega8强,但是距离GTX级别的独显,或者是MX450都有一定的距离,Vega8带不动的单机大作,Xe的表现也没多好(上图巫师3、战地1/5、PUBG等游戏都不到60帧。
Xe核显还有一项优势,就是多媒体解码,Intel核显的硬件解码能力一直不错,这次Xe核显进一步提升了多媒体性能:
最高支持8K 60FPS视频解码,Xe核显本身也支持8K分辨率的显示器,以后不用再问核显本能否支持4K/8K显示器了。此外,Xe核显还支持HDR和杜比音效。比起CPU的表现,我个人更期待11代酷睿的核显性能,核显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挥,更能够在视频剪辑中大显神威。
现场演示的PPT,11代酷睿Pr导出速度比AMD R7 4800U快200%,不过不清楚AMD是否开启了OpenCl硬件加速。
三、雷电4的支持
这一代酷睿首发雷电4,雷电4接口的带宽仍然是40Gb/s,比起雷电3没有提升。不过支持同时连接两个4K显示器或者一个8K显示器,pcie数据传输速提升到32Gb/s。雷电4的提升主要还是体现在连接多显示器上,轻薄本以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两个4K显示器,不需要额外的视频接口了。
五、外观(贴纸)
昨天Intel还全新推出了一套新的LOGO,扁平化设计,以后在笔记本上可以见到全新的彩色贴纸了。
evo平台Intel在笔记本上制定的标准不少了,从早年的“超极本“到去年的“雅典娜计划”,Intel制定一套标准,各个厂商去执行。这次Intel又搞了一套新的标准,叫“evo”,不仅需要搭载11代酷睿,还需要通过“雅典娜计划”的第二版标准。
主要的内容还是1秒内从休眠中唤醒,大于9小时的续航时间,以及充电30分钟就能获得4小时以上使用时间的快充。在我看来,这个标准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唤醒和续航,这也是用户使用轻薄本的时候非常关注的痛点。目前Intel在轻薄本的对手绝不仅有AMD,苹果今年启动了Apple Silicon,高通也在蠢蠢欲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Macbook搭载ARM处理器,比起X86处理器,ARM处理器在功耗、连接移动网络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5G时代,搭载ARM处理器,支持5G网络的轻薄本大有可为。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Intel适时地推出新的标准,在续航和唤醒时间上着力,也体现了Intel对于未来轻薄本的想法——比起强大的CPU性能,或许长续航和快速唤醒,更能博得用户的好感。
总结
昨晚的发布会,核显是最大的亮点——Xe核显拥有媲美甚至超越MX350独显的性能,能满足低要求网游的需求,甚至应对一些比较吃配置的游戏,比如PUBG,也能做到低特效运行;增强的Xe核显不止是在游戏上有作用,在有利于视频的剪辑,带高端轻薄本的高分辨率屏幕也更加轻松了。不过主玩高要求游戏的话还是买游戏本吧,Xe的性能并没有达到能低特效60帧跑3A大作的水平。
在CPU上面,11代酷睿面对Ryzen 4000,以及明年的Ryzen 5000系列移动端,就有所不如了,最高端的i7也不是R7 4800U的对手。总的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笔记本市场也不会很大的改变——AMD占领主流轻薄本市场,Intel继续把持高端轻薄本市场。目前关于11代酷睿产品的价格都未知,但结合10代的定价,估计性价比也不会很高。
未来5000以下价位继续是锐龙轻薄本把持,搭载i5-1135G7的产品有更高性能的核显,经常拿轻薄本玩网游的朋友也可以考虑。至于i7-1165/1185G7,毫无疑问就是XPS,X1 Carbon,Spectre这些的最爱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l和AMD在轻薄本的思路并不同,AMD主推极致多核性能,Ryzen 4000凭借7nm的高能耗比,15W TDP下塞进了更强大的8核心16线程CPU,Intel则主推极致单核性能,11代酷睿拥有最高4.8GHz的主频,IPC比起10代也有不小提升。这两种思路到底谁对谁错,还是交给消费者检验吧。
更多数码新品分析,选购指南,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JRS玩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