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不是十六国时代像刘裕王猛慕容垂拓跋珪这些耳熟能详青史留名的大人物,而是一个多才多艺运气极好,跳槽次数堪比某宇宙大将军但却从来不被人认为是二五仔反而还评价不错的奇人,此人就是毛脩之。
毛脩之此人精通音律通晓美食又精通骑射堪为百战名将,身为当世豪杰的桓玄刘裕拓跋焘都曾把他引为心腹,可谓魅力十足。毛脩之的祖父是当年跟从桓温伐蜀的大将毛穆之,他的父亲毛瑾曾是东晋秦、梁二州刺史,伯父毛璩后来又做了益州刺史。他最早的时候在东晋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做参军,后来时任江州刺史的桓玄为了扩充势力袭杀了殷仲堪兼并了荆州,毛脩之也就投到了桓玄的帐下。随着桓玄在东晋的势力一步步扩大,毛脩之因其通晓音律,又能骑射在桓玄的手下获得重用,桓玄篡位建立桓楚后毛脩之被任命为屯骑校尉成为桓玄的近臣。刘裕京口起兵后,桓玄很快被赶出建康,向江陵老巢撤退,毛脩之也跟着桓玄逃亡。但桓玄在峥嵘州再次败给刘毅和何无忌后,毛脩之在得知自己的伯父毛璩已经斩杀桓楚的梁州刺史桓希的情况下,还力诱已经走投无路的桓玄向蜀地撤退,并暗中联络替宁州刺史毛璠送丧的毛祐之及费恬的200人送葬队伍,结果桓玄在枚回州和这只队伍撞个正着,大楚皇帝就这么莫名GG了。可以说桓玄的失败是他自己的责任,但桓玄的死亡却是毛脩之一手策划的。
桓玄死后,毛脩之投靠刘裕,因为他策划击杀桓玄的功劳,又因为最早起兵反对桓玄篡位的益州刺史毛璩是他的伯父,所以刘裕对他也是恩宠有加,加升他为右卫将军想靠他笼络毛璩。但人算不如天算,桓楚残党桓振桓谦的叛乱让江陵在刘毅的眼皮子底下失守,这让刚刚拿下梁州已经膨胀的毛璩想趁机讨伐桓氏残党染指荆州,结果梁州军民不愿远征而推举谯纵为主发动叛乱,屠灭毛氏一族建立谯蜀。刘裕给足了毛脩之面子让他跟随司马荣期进攻蜀地报家仇,但是司马荣期进攻顺风顺水之际却被叛徒杨承祖刺杀,主帅一死毛璩之只能率军退守白帝城。后来他和冯迁击败杨承祖后还促成了刘敬宣的二次伐蜀,结果也是功败垂成。最终朱龄石伐蜀时刘裕担心和谯蜀有血仇的毛脩之在入蜀时会大加杀戮所以把他排除在伐蜀名单之外,否则臧喜的位置本来应该十有八九是他的。
刘裕北伐南燕时毛脩之正好在服父丧没有参与这次战争,但卢循却趁刘裕攻略青州之时攻打建康,徐道覆一路超神斩杀何无忌击败刘毅战败逼死孟昶,眼看建康就要失守,刘道规在荆州顶住了徐道覆的进攻,毛脩之也在姑孰击败卢循拖到了刘裕从青州回到建康。
卢循之乱平定后,时任南郡太守的毛脩之也投入了都督荆州的刘毅的部下。此时刘毅已经和刘裕半公开的决裂了,但毛脩之对待上司刘毅也是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在刘裕讨伐刘毅时,毛脩之还率军和攻入江陵的王镇恶力战。
刘毅自尽后毛脩之因为和刘裕的关系没有收到处罚,重新投入刘裕麾下。在刘裕大名鼎鼎的义熙北伐时,毛脩之也加入了北府全明星出征后秦的阵容,虽然他没像王镇恶沈林子傅弘之檀道济那样攻城拔寨,但刘裕先后将彭城和洛阳交给毛脩之驻守,并任命他为相国右司马兼任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足以证明刘裕对他的信任。后秦灭亡后东晋北府军的关中天团内讧,王镇恶沈林子王修先后被杀,刘裕也急忙把同为相国右司马的朱龄石和戍守洛阳的毛脩之调往关中稳定局势为二公子擦屁股,其中毛脩之接替的就是王镇恶安西司马的职位,但胡夏的军队此时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在这一战中,傅弘之蒯恩朱超石朱龄石等名将先后被杀,毛脩之在军队溃散后逃到一处山坡之上,结果山坡上早已有一些曾被毛脩之处罚过的晋军逃兵,这些逃兵借机报复,以戟掷向他,令他跌下山陂,导致毛脩之随后也被胡夏所俘。和他的大部分同僚不同,他最终向赫连勃勃投降,因此也成为北府天团在关中之战时极少数生还的将领之一。
毛脩之在胡夏一直活到赫连昌在位的时期,在赫连昌被北魏俘虏后,毛脩之也转投北魏。因为昔日他戍守洛阳时对洛阳的道士不错,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又是信道之人,所以毛脩之没有和赫连昌一样被处决,反而靠一手烹调羊羹制作南方美食的本事得到拓跋焘的喜爱,拓跋焘因此任命毛脩之为太官尚书,并长留在太官主掌御膳进呈。此后拓跋焘得知他是昔日的北府名将后任命毛脩之为吴兵将军兼步兵领尉讨伐柔然的郁久闾大檀大汗,战后被北魏封为冠军将军兼南郡公。(没想到毛脩之替南朝打了一辈子仗最后居然在北魏封公),后来跟随太武帝讨伐平凉赫连定后又获授散骑常侍、前将军、光禄大夫。
在拓跋焘讨伐北燕时,毛脩之率别军攻破三堡,获赐奴婢、牛羊。但当时的刘宋降将朱脩之想趁自己被启用为云中镇将时刺杀拓跋焘,因此想和同为南方降将的老前辈毛脩之合谋,但毛脩之思虑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并把此事告知了拓跋焘,朱脩之只能出逃北燕。此事之后,拓跋焘以此事外加讨伐北燕时的功勋将毛脩之迁特进、抚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此时毛脩之在北魏朝臣中的地位已仅次于
崔浩。最终,毛修之在北魏任外部大官直到逝世,享年七十二,获赐谥号恭。
纵观毛脩之的一生,从桓玄崛起到太武帝统一北方,他几乎在所有这个时代的豪杰手下都效力过而且被委以重任,殷仲堪、桓玄、刘裕、刘毅、赫连勃勃、赫连昌、拓跋焘这些英才雄主各有性格,但都对毛脩之十分信任和宠爱。他也屡次如履薄冰,在这段相当危险的历史当口中,活过了桓楚之乱,活过了卢循之乱,活过了刘毅之乱,活过了义熙北伐,活过了北魏灭胡夏,活过了北魏统一北方,并最终在拓跋焘脑子不正常前安然去世,而且他不但能苟全性命,而且总能凭借各种机会从零开始东山再起获得不同君王的重用,简直就像知道历史剧本的穿越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