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字母哥持球进攻时,热火的防守策略:克劳德单防,其他人只过来干扰,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各自对位的三分点上,不让字母哥带动投手,只有内线阿德巴约会放掉大洛,大量过来协防。这个策略在前三场把字母哥治得不善,雄鹿进攻的第一选择运行不起来。G4的第一节,雄鹿做出了调整,字母哥在大量的回合里都是从无球打起,球先在米德尔顿或者布莱德索的手里,通过组织再传到字母哥手里,这时候热火的协防就很难及时赶到,因此字母哥获得了大量一对一冲击篮筐的机会。
另外,雄鹿将自身最大的特点——转换进攻推向极致,在转换过程中,只要有一丝机会,字母哥就会坚决加速冲过去。
正是这两点,字母哥打出了效率极高的第一节。只是不巧,雄鹿的其他人手感冰凉,雄鹿比分仍然落后。
在雄鹿第一节的体系下,字母哥扮演的是一个终结点的角色,是球队得分的尖刀,而把组织的任务交给米德尔顿和真正的组织后卫布莱德索。因此当第二节初字母哥受伤下场之后,雄鹿的体系仍然可以运转,仍然由米德尔顿和布莱德索发起进攻,只是少了字母哥这把得分尖刀,雄鹿需要其他角色球员一起来得分。热火第二节的得分效率不高,单节17分,热火的进攻极度依赖三分球,依赖手感的进攻,随时都有可能失准而断电。因此在字母哥退场后,雄鹿依靠其他角色球员逐渐回暖的手感,到半场结束甚至还领先了两分。
第三节,双方的主题是对攻,米德尔顿单节21分,热火这边的三分手感也有所回暖,克劳德和邓肯罗宾逊接连命中5个三分,阿德巴约面对大洛不仅命中中投,还有前场篮板,单节12分。两个队第三节单节打出了40:36的高比分。
在雄鹿0-2落后的时候,曾经在分析中写到过,尽管字母哥被热火限制得很厉害,但只要米德尔顿还能命中投篮,雄鹿的进攻就还能维系,只是,米德尔顿的特点是依靠身高,投地准,而依赖手感的进攻,还是随时有可能失准断电。
第四节,米德尔顿确实失准了,单节0分,但热火的三分球也又一次失准了。第四节单节21:19,双方都得不了分。字母哥退场之后,获益最大的是布莱德索,字母哥在场时,布莱德索是球队的第三点,球权并不多,而字母哥退场后,布莱德索终于获得了更多持球突破的机会。热火的锋线确是铜墙铁壁,但后卫线上,德拉季奇,邓肯罗宾逊,泰勒希罗,都不以防守见长,运动能力有限。其实雄鹿在抓转换的过程中,不仅字母哥在冲击,布莱德索也有大量直接冲击对方后卫的回合,字母哥退场后,布莱德索终于在阵地战中也获得了持球突破的机会。他在第四节里利用身体优势突破对位的热火后卫,再带动起外围三分,在米德尔顿失准的情况下,维系了雄鹿的进攻。米德尔顿尽管一分未得,仍然依靠自身威胁,为队友送出了4次助攻。
加时赛,米德尔顿重新找回手感,独下9分,带队取胜。而热火,依然是之前谈到过的问题,谁是他们的go-to-guy?他们全场90次出手中47次在三分线外,又是一个可以比肩火箭的数据。热火从第四节最后6分钟到加时赛,一共19次出手中有12个三分球,仅3中,尽管命中率很低,但最后时刻,他们依然只能在外线博手感。
雄鹿在前三场里犯了不少错误,G2里还有点运气不佳,终于在G4找到了解放字母哥的办法,让字母哥扮演得分尖刀的角色,而不是进攻的发起点。雄鹿原来的体系,字母哥持球,一星四射,字母哥是一个类似詹姆斯、东契奇、哈登这样持球大核心的角色,总揽一切,如果字母哥后面的比赛能上场,如果他能继续接受牺牲,扮演一个稍小一点的角色,专注于攻击得分,雄鹿的竞争力会比前三场强不少。
而热火,他们还需要一场三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