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挑战]+Day9《钱》——布列松的极简主义
提到改编,历史上有太多的经典被改编,对于欧洲导演来说更是稀松平常,布列松自然也不例外,这部《钱》正是改编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
故事挺简单,讲的就是一个男孩和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表,却换来了一张假钞,之后就是围绕这张假钞展开的一个故事。原本的故事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巧妙,丝丝相扣,而布列松从不流于形式,而是以其独具一格的影像和叙事风格闻名于世界影坛。
伯格曼在其影片中极其喜欢将镜头怼脸,最大可能的放大演员的情绪,而布列松则完全相反,其不屑于用专业演员,不使用长镜头,甚至很少给脸部大特写,他的镜头充满了冷峻的色彩。布列松极其擅长于省略。这部《钱》同样也不例外,将托尔斯泰大段的心理描写省略,而且布导的电影精炼到令人窒息,例如一个盗窃的过程,布导会通过开始盗窃给个镜头,再就是有人告发而结束,干净,简洁,这便是布导独特的极简主义。(在驴子巴特萨里运用到了极致,连最基本的逻辑框架也省略了,稍不留神,便会看不懂。)
冷漠无情的镜头赋予了这部电影别样的味道,以第三视角旁观者的姿态观察,布列松的世界里一切经过训练的都是会毁坏电影气氛的,他甚至不需要演技,连演员都是临时请来的,没有配乐,没有渲染,没有长镜头,没有蒙太奇,一切稀松平常的对布导来说都是无聊的,这便是独属于布列松的极简主义。
創世駒
· 广东布列松还是扒手好看
绿军名宿司马刚楼主
· 广东我最喜欢死囚越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