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 C37+ 开箱&初体验—— 软的刚刚好+(有送鞋福利)

avatar
关注
想要看更多球鞋摄影的可以关注我的微博uglyyuyi,论坛更新没有微博快。回帖会送这双「C37+」软跑鞋,具体参与方式看文末!


对于品牌来说,能让自己生存的绝不是高端定价的产品,高端定位的只是拿来秀实力秀科技的,中低端定位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国产品牌来说这块就更重要了,在这个价位的产品竞争中慢了一点,可能你这个品牌就会掉队,这也是国产品牌近两年来开启军备竞赛的原因,得拿出更多更好的科技,以比较实惠的价钱让消费者买到。

今天分享开箱以及初体验的鞋款是安踏的「C37+」,首版C37软跑鞋在五月上市后收获了很多好评,应该算得上是爆款软跑鞋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200左右的档位里非常能打,不过没有一双鞋是毫无缺点的,所以安踏在这三个月里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改良升级了C37,那么C37上的缺点在这双「C37+」上得到了解决吗,「C37+」有什么升级?一起往下看看。

先从鞋面设计说起,C37主打还是通勤与休闲慢跑,而且以它的定位和定价出发,注定了它的外观不会特别出挑,「C37+」比起C37会更有运动属性一点,包括采用了比较偏潮流的大面积撞色设计,荧光色线条的加入,都让这款鞋比上一版看起来更年轻化一些。鞋面还有一个提升安全的小设计,鞋带孔换成了3M材料,动能夜跑,静能成为黑夜焦点。

「C37+」在穿着舒适度上改进了三点,一个是由袜套设计改为传统鞋舌,最大化的适应不同脚型;第二个是整个鞋面采用无车针的工艺,内外侧都没有缝线,让鞋面与脚更加的贴合;第三个改善就是透气性,「C37+」把比较闷脚的针织鞋面换成了透气孔非常多的工程网面,单只鞋身有1000+以上的透气窗格,有多透气可以看看下面关于鞋面材料的特写图片。

不光是鞋面增加了透气孔,安踏还把中底衬布和鞋垫都进行了打孔处理,这样能够在运动时帮助空气流动增加透气,实际穿着中,在武汉的大热天里穿了一整天,也没有出现闷脚的情况。

接下来聊聊最重要的中底部分,这也是我觉得C37+让我感受最好的地方,C37科技的概念也非常有趣。C代表硬度,而37度代表人的脚底觉得最为舒适的硬度,C37这个科技本质是由提供支撑度的刚性分子和提供软弹的柔性分子相互交织而成,缓震原理有点像是你的脚落在了一颗大树上,柔性分子是树枝、树叶为你吸收冲力,刚性分子就像树干一样提供支撑与能量。
「C37+」的中底是安踏最新调教升级的C37科技,安踏在C37原有两种科技中又加入了韧性分子变性聚氨酯,这个韧性分子的加入能够有效减少中底性能的衰减以及提升韧度,根据安踏检测实验室的数据来看,这一代的C37中底相比上一代,后跟缓震性能提升了13%,抗扭转性能提升了29%,运动过程中的提升还是非常多的。

说完概念摆完数据,来聊聊我对「C37+」的实际穿着脚感吧,「C37+」穿起来很像刚入口的口香糖,上脚很软,但是深踩下去是很快就能感受到中底给脚部带来的回弹反馈,而且这种软和回弹是持续交替的,不会出现踩下去完全陷进去,或者让你觉得中低的硬度存在感特别强。
这双鞋我拿到手连着穿了3、4天,通勤和健身房训练都有,日常这些场景它可以完美适应,但如果你的运动项目里包含了深蹲硬拉,那你还是老老实实换上硬底鞋。
特别要说的就是体验这鞋的期间,有一天因为帮朋友拍摄宣传片,站立跟走动的时间累积起来得有快10小时,但是我的小腿和足部没有很强烈的疲劳感,这点要好好夸夸「C37+」。

上面说的都是「C37+」改进的部分,但C37有两个表现很优秀的部分也是被保留了下来,第一个部分就是这块外底,抓地与耐用都不错;第二个部分就是180°环绕的TPU以及内置强度很高的港宝,对于后跟的包裹以及稳定性提升是巨大的。

「C37+」是不是进步到没有缺点了呢?我是认为有两个点可以继续优化,第一就是颜值,还是太保守,而且作为通勤鞋来说运动属性太多了点;第二就是重量控制一下,us10.5的单只重量到了382g,这还是优化过透气属性之后的重量,不过结合「C37+」的发售价279以及后续价格还要下探,好像这些小毛病就不算什么问题了。


聊聊你对国产品牌软跑鞋的看法,15号用随机数生成器抽出一位Jrs获得这双44.5码的「C37+」,发出前我会清理干净。

发布于湖北阅读 5085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无敌拖拉机

· 浙江

国产鞋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pauls

· 北京

看着挺不错的说,多少米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