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规合同解读: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促进球员流动

avatar
关注

CBA休赛期发布了新赛季管理规定,除了第一次设定国内球员和外援工资帽以外,还公布了球员5个类别,六种合同,让球迷更清晰的了解各位球员的合同类型、剩余年限等信息。

此前,写过了国内球员工资帽的相关内容。这篇文章给JRs讲述一下我理解的各类合同具体内容吧。

《2020版合同》分为五个类别,六种合同,分别为:新秀合同(A1、A2类),保护合同(B类),常规合同(C类),顶薪合同(D类),老将合同(E类)。

(一)A1类、A2类新秀合同

适用球员:首次注册CBA联赛的球员。俱乐部自行培养(青年队)球员和选秀球员,在新秀合同期间转会的球员。

最早注册时间:18岁,按照年份计算(例如今年就是2002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的球员都可以注册)。

特例:入选国家队球员,不设置年龄下限。比如你天赋异禀15岁就入选了中国男篮国家队,那你在15岁就可以打CBA了。

合同年薪区间:A1类合同(自行培养球员)15万元——375万元。理论上限薪资是D类顶薪合同减去50万元,也就是750万元,但俱乐部在新秀合同到期后只要涨薪100%就将拥有该名球员的独家保护合同签约权。按照俱乐部正常的脑回路操作应该会把新秀合同薪资控制在375万以内,这样涨薪后极限薪资750万,也在B类上限之内。

选秀合同下限按照当赛季CBA联赛规定的保底工资为准,上限应该也是375万元,道理同上。

合同年限区间:自行培养球员最多签约4年(18-22岁),最少签约1年。选秀球员最多签约2年,最少签约1年。

合同到期后:自行培养的A1类合同,球队拥有B类合同独家签约权,需在合同到期前30天书面通知球员,并提供较新秀合同最后一年薪水涨薪≥100%的B类合同。视为使用了独家签约权,未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并提供合同的,视为放弃独家签约权。球员拒绝签署合同,俱乐部仍然拥有该球员的独家签约权,除非球队放弃,否则球员不能流入自由市场。

俱乐部放弃独家签约权,这名球员与新俱乐部签约后,原来的球队可以按照球员新合同平均年薪收取培养费。

新秀(A2)类同,到期后涨薪100%也获得和上文一样的B类独家签约权。

球队放弃使用独家签约权,但还提供B类合同(未达到涨薪100%,不满足独家签约权)的新秀将进入匹配流程,球员可以同其他球队谈合同价钱,在7月25日前提供一家自己最满意的球队报价。母队在8月10日前决定是否匹配报价,决定匹配要接受新球队为该名球员提供的所有合同条款(不包括奖金);决定不匹配,球员与新球队签约,母队收取平均年薪的培养费。

保护(B类)合同:

适用球员:新秀(A1类)合同到期或剩余1年合同的球员;B类合同期内转会球员;新秀合同到期后独家签约权被母队交易;选秀(A2类)独家签约或者匹配续约的球员。

合同年薪区间:最低未知——750万元(球队D类顶薪合同减去50万元)。

合同签约年限:自行培养的新秀合同到期后,最多签5年B类合同(22-27岁),最少1年。

参加选秀球员最多签约3年,最少签约1年。

B类合同最有趣的两点:

一.B类合同球员激励条款特例:触发B类合同球员激励条款而获得的一次性奖励的金额不计入P。

球队新秀到了22岁新秀合同自动到期,随后可以与新秀签下一份比最后一年合同工资涨薪100%的B类合同。合同里可以加激励条款,达到激励条款后球队给这名新秀发放当赛季合同工资50%-100%的奖金,这笔奖金不会算到球队奖金工资帽。

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各支球队能够留下自己队内的希望新星,同时有这笔激励的奖金,也可以让球员全身心的为球队付出。

触发激励条件:

1.常规赛出场场次达到 80%以上 (含本数);

2.场均出场时间 21 分钟(含)以上;

3.代表参赛的俱乐部进入季后赛。

二.球员流动和土豪抢人的闸门就要开启:因为B类合同到期后,俱乐部只有这名球员的顶薪独家签约权。但一个球队只有3名顶薪名额,假如球队无法给这名球员提供顶薪,球员就可以选择进入匹配程序。不过管理规定上没有明确公布B类合同到期后的匹配机制,只是说了另行发布。

假如按照选秀合同到期后的匹配机制我举个例子:假如我在一支球队打到了27岁,B类合同到期了球队也没办法给我顶薪,但球队也给了我一份C类合同想留住我。我可以跟其他球队询价,有个土豪队愿意给我顶薪或者750万元的C类合同。假如对方报了顶薪,那母队只能清理掉一名已经在队的顶薪球员,才能留住我;假如对方报了750万元的C类合同,球队想留住我,只能给我年薪750万元,才能留住我。

暂时不清楚B类合同的匹配机制到底是如何操作的,但既然涉及到匹配应该就会产生竞价和抢人了,球员确实  有更多的机会流动。 假如有些球队年轻球员爆发持续上升,球队又没有足够的顶薪名额,也没有足够财力匹配土豪750万元的挖人政策。就只能忍痛让球员加盟其他球队了。

常规(C类)合同:

适用球员:不符合签署A类、B类、D类、E类条件的球员,均签署C类合同。

签约薪金空间:30万元——750万元(具体按照球队D类顶薪减去50万元)。

签约年限:最多5年,可以直接签5年合同,也可以在合同中体现出球员或者球队选项。例如签下一份3+2(俱乐部选项)的合同年限也是5年,但最后两年是球队选项,球员执行完前面3年的合同后,球队要决定是否执行后面2年的合同。

C类合同到期后,母队仅有该名球员顶薪独家签约权。

顶薪(D类)合同:

适用球员:B类、C类、D类、E类到期后的球员都可以签署顶薪合同。

签约薪金空间:最低要比俱乐部其他合同高50万元——800万元。每家俱乐部同时最多拥有3名D类合同球员。只有1名的,须为俱乐部最高工资;有2名的,则为俱乐部工资前两名,以此类推。顶薪球员薪资与其他类别合同的球员年工资差距至少 50 万(含)以上。

本赛季国内球员工资帽上限为4400万元,球员顶薪为800万元,但不代表每份顶薪合同都是800万元。

各个俱乐部情况不同,有可能一些俱乐部的顶薪在300-500万元区间,不一定每个人的顶薪合同都是800万元的。

签约年限:2—5年(与原俱乐部续约可以续5年,与新俱乐部签约最多签4年)

顶薪合同到期后,母队只有顶薪独家签约权,顶薪合同履行不满1年的不允许转会,顶薪合同不允许租借。

顶薪合同到期后球员可以与母队或新俱乐部签署C、D、E合同,如果与新球队签约,母队可以收取培养费。

老将(E类)合同:

老将合同不占工资帽,每支球队最多两人为老将合同。老将合同到期后与新球队签约,母队不允许收取培养费。

签约年限:最多2年

签约年薪:E类合同薪资不得超过该俱乐部第3名D类合同球员薪资,如俱乐部无顶薪球员或顶薪球员不满 3 人,则不得超过该俱乐部最高C类合同球员薪资。

老将合同规定:

1.每个俱乐部最多两名球员。

2.须为34岁以上。

3.须在单一俱乐部累计注册12个赛季(含)以上且年满32 岁(以年份为准,不含租借出注册俱乐部的赛 季)。

个人总结来看,设计工资帽和这些合同的作用:

1.保护资方利益,毕竟各支球队的老板是花钱的,要保证他们足够的权益。

2.促进球员市场流通,特别是B类合同27岁到期后,母队想强留只能用顶薪。假如球队顶薪名额不足,未能使用顶薪独家签约权,其他球队可以砸钱挖这名球员,逼母队无法匹配薪金放弃这名球员。

3.让小球市球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假如球队培养出一位希望之星。可以用新秀合同+B类独家签约权让球员从18岁——27岁都为本队效力。而且有工资帽的存在,即使球员B类合同到了进行匹配程序,最高年薪800万也在球队一定的承受范围内。

4.让各支球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虽然说有了工资帽球队能有希望争冠的球队可能每年也就3、4支。但是有的球队可以选择豪门本色常年补强争冠,也有的球队可以考虑像波尔图、阿贾克斯等欧洲足坛著名新星诞生地一样,成为CBA的造星工厂。通过卖球员——赚钱运营俱乐部挖掘人才——豪门军备竞赛,让整个联赛流通、变得更有活力起来。

5.让球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虽然说各支球队按照合同使用了独家签约权的情况下,球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可能会有一支球队顶薪只有300万,但球员实际价值800万被强留整个职业生涯的情况。但一支球队的顶薪只有3个名额,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留住所有球星吧。对自己目前境遇不满的球员,是有机会在27岁之后流入自由市场,通过匹配程序赚到更多的钱。

最后说一句,这个帖子里写的都是按照新合同规定出炉后的情况。但CBA还是有很多老合同在,错综复杂的条款太多,咱们就不尝试分析了。

发布于上海阅读 33833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刘老4

· 上海

CBA越来越好了。新规在执行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应该即刻做调整。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人钻空子。

亮了(239)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是真的帅没办法楼主

likenan4还有就是我签不起球员也能得点培养费(34岁自由球员除外),新规规定《附件三》二、国内球员每次合同期满,新签约俱乐部需向原俱乐部支付培养费,培养费最高该国内球员与新俱乐部签署《聘用合同》年平均基本工资。 自由球员也要付培养费(也就是说你在我这打过球就是我不要你他队签你也得给培养费)收起

恩,对的,正文里有写。如果转会的方式,球队赚的会更多,因为转会费是正无穷,暂时没限制。但培养费是球员新签合同平均年薪,极限800万元。

亮了(12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