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了阿斯顿-马丁DBX,你们有啥要问的?

avatar
关注
上周去了次云南,参加阿斯顿-马丁组织的DBX国内首测,这辆被品牌定义为“超豪华GT SUV”的运动型多功能车,承载着将阿斯顿-马丁百年优雅的GT精神拓展新边界的重任。说人话!那就是“全家老老少少就指着这款车大卖了。”

由于疫情的关系,原定于北美棕榈泉的试驾只能取消。而由于清关手续的原因,目前中国只有2辆DBX试驾车可以“移动”,这意味着试驾机会极为稀少,这是属于我的“终于轮到我了”的时刻,在你们提问前,我先把试驾作业交了。


这是啥车?

无论怎么强调DBX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看看英国人自己的权威媒体怎么说的,“这是DB11之后最重要的阿斯顿-马丁车型,这是DB9之后最重要的,这是DB7之后最重要的……”

长远的视角,DBX对于阿斯顿-马丁,就像现在所有SUV车型对于超豪华品牌,良好的销量表现能让这样珍贵的运动品牌继续保持独立与创新。

光看命名就能知道阿斯顿-马丁对它的期望,DB来自于有73年历史的GT车型,X则意味着新的探索与新的格局。简单说,阿斯顿-马丁希望这依然是一辆GT,同时也能带着你翻身跃岭。


当我真正看到DBX时,首先惊讶到我的是它的尺寸,我相信你们一定看过DBX的照片了,但相信我真实尺寸看起来要比照片上要大上一圈。它的尺寸甚至要大于标准轴距的路虎揽胜,与兰博基尼Urus和宾利添越比起来,也好不逊色。

你从照片上看起来小,可能是因为标准照拍摄时,一般选择在GT模式下,该模式下底盘会自动降低,这让整车比例看起来更优雅,就像所有阿斯顿-马丁一样。

在车身之下,是阿斯顿-马丁自主研发的独立底盘设计,而不是那种被玩坏的“平台”,所以DBX显然不是那种“又一辆MLB平台车型”。这让设计师们可以解放思路,设计出他们心中车辆应有的样子。

搭配48V的电子防倾杆和电磁悬挂,其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让DBX开起来既不软又不硬——就是阿斯顿-马丁该有的样子。

一个逃不掉的话题是动力链,550匹马力来自于AMG的双涡轮增压V8引擎,更重要的是,阿斯顿-马丁通过将前轴尽可能向前移动,使得发动机仅有1.5个气缸位于前轴之前,也就是说整个发动机的重心位置位于前轴之后,这让DBX取得了53比47的的前后轴重量分配比。

在动力的分配上,DBX也更接近GT,可以将100%的动力输送到后轮,但在打滑时也可以通过中央分动箱迅速将动力分配到4个轮子。


开起来啥感觉?

我们的试驾是从西双版纳出发赶到普洱,在一段高速公路之后,提前下高速,走了一段西南山区的国道。试驾中由于时间所限,没有安排专门的未铺装路面,但却有一段较长的施工路面。我相信这已经涵盖了DBX车主99.5%的生活场景了。我猜并不会有太多DBX想要一个人穿越羌藏无人区吧?

忘记说了超过3米的轴距是标准轴距SUV中最长的,但与看到真车的尺度感相反,坐入DBX中开上5分钟,你会感觉这是一辆“小车”,在高速弧线中有很好的车身姿态控制,体验更像DB11,而不是市面上任何一款全尺寸SUV。

我想这种感觉或多或少来源于电动防侧倾杆,以及试驾中使用的倍耐力22寸轮胎——当然倍耐力也为DBX准备了AT越野胎,但我还是建议任何有严肃越野需求的DBX车主后续更换小尺寸的轮胎。此外纤细的A柱,再加上14.1比1的转向比设定,都给驾驶者巨大的信心。

利用自己从0开始设计这一优点,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师可以不用做太多妥协,这让他们获得了在这个尺寸下最轻的底盘白车身重量,阿斯顿-马丁自己说要比对手轻150公斤。虽然从公布的数据看2.2-2.3吨的重量相比于兰博的Urus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实际驾驶体验,DBX似乎要轻盈许多。

动力链,老生常谈这来自于AMG,但我喜欢阿斯顿-马丁的调教,你有5挡可以设定车辆动力学特性,分别是越野,越野+,GT,Sport和Sport +。当然你也可以在静止情况下设定“个性模式”。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默认下的GT。

在GT模式下,在120公里/小时的巡航中,你能感觉到动力的充沛,但绝不暴躁,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我有能力,但却不用出来。这是只有微妙的油门踏板行程设定能带给驾驶人的感觉,而这正是阿斯顿-马丁擅长的。


内饰,你都不用看就知道自己置身于高级皮革的包围中,更确切的说,只要坐入车里闻闻味道就知道了。相信我,任何看到DBX真皮压缝拼接和打孔的用户都会立刻被打动,甚至第二层的遮阳板也是用真皮包裹的。更别提翻毛皮的车顶遮阳帘和特别的羊绒内饰了。

“这可能是我开过最好的SUV,”这是我短短半天试驾后的第一感觉。我努力不想下这样的判断,但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词去形容。

说一些不喜欢的地方,车内导航与娱乐系统来源于梅赛德斯,以2020年的标准来看似乎有些过时,但实体按键可能反而是别人的心头好。后排空间充足,但以超豪华车的标准看,后排座椅的坐垫要是能再长一些会更舒服。

绝大多数角度看起来,DBX都很漂亮也有辨识度,废话,这是一辆阿斯顿-马丁,我打赌你肯定可以在某个位置找到黄金分割,只是车尾我还不能完全接受,但阿斯顿-马丁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兼顾尾部下压力,又不必再设计一套主动式的尾翼……


值不值得买吗?

首先恭喜你,一旦你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你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但往往类似车型的车主并不对价格过于敏感。主要的竞争车型将会是宾利添越,保时捷卡宴的高配版本,以及兰博基尼的Urus和加价后的奔驰大G本质上也在争夺同一拨高净值人士。

老实说,在你能遇到的绝大多数路况情况下,DBX能提供市面上最佳的操控感受和驾驶乐趣,对于喜欢驾驶的人,值不值得买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唯一的问题可能是配置和价格。

237.8万起,阿斯顿-马丁给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指导价,但选配可不便宜,4处实木内饰价格在12万,而上下车身的碳纤维饰板价格可以轻松超过20万,后期配置的选择很容易让潜在的车主们挑花眼,而如果你的预算足够,还有Q定制团队等待着你的拜访。为此,阿斯顿-马丁为首批DBX选择了8个设计师配置单,终有一款适合你,反过来这也让DBX初期的生产流程接入更简单一些。


最后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新冠疫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DBX的交付速度,中国车主还是能按照品牌承诺的在今年Q4拿到爱车,而坏消息是,阿斯顿-马丁在中国的配额据说很紧张。

这本身就回答了“值不值得买的问题”。

汽车之家老师的抓拍,轻拍轻拍
发布于东京阅读 1783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我是一名保安爱吃猪脚饭

· 广东
闪耀的移动堡垒没有车头的特写,就帖子里的那张照片来看,有点福特锐际。收起

小dbx

亮了(99)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雪鸟楼主

· 上海
虎牙铁甲依然在绝对的自我膨胀了,这个车我都点进来仔细看完了收起

其实是我膨胀了,但机会难得。虽然不算是个顶尖的试驾编辑,但还是尽量把自己的体验写出来。年轻人的第一辆阿斯顿-马丁 你值得拥有

亮了(170)
查看回复(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