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男篮:大起大落,何去何从?

关注

CBA各球队评析系列之(一)

——八一南昌男篮:大起大落,何去何从?

2019-2020赛季以特殊的“赛会制”复赛方式得以圆满完成,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本赛季的休赛期相对较短,而作为球队人员变动的重要窗口期,各支球队管理层动作也是动作频频,引人关注。

而就在人们纷纷关注关键球员交易以及球队引援补强的种种流言之时,一则“八一男篮将在CBA新赛季解散”的消息让我们将视线投向了一连几个赛季成绩糟糕的八一南昌男篮。消息一出不久,八一男篮的功勋旧将“战神”刘玉栋便发表社交媒体为球队辟谣,并表示球队未曾解散也并未退出CBA行列。这样一只在CBA联赛中可谓最为“特别”的全华班球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又是什么才导致了昔日的八一王朝逐渐没落呢?

球队战绩每况愈下,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曾被誉为“八一铁军”的八一南昌男篮自06-07赛季夺得CBA冠军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低迷期,当时的八一队球迷都已为是因为当年的夺冠阵容年龄问题而导致的球队正常的起伏波动,但他们没想到,从“未挺进四强”到“未挺进八强”再到“未能打进季后赛”,八一男篮似乎被按住了暂停键,甚至是倒退键。在各个球队进行改制创新时,八一队的陨落似乎成为了CBA近十余年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实造成八一南昌当前不佳战绩的原因很多,但归结为最为重要的方面大致就是两点:“内忧外患”。何谓内忧?教练组对于球员的保护不足,伤病对队内球员的影响过大,加之受到体制制约,人才来源单一、培养手段相对落后;何为外患?CBA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赛事特点悄然改变,各支球队的外援势力不断增强......两大因素双重作用,共同造成了八一男篮当前在联盟中的尴尬表现。

在这里要先科普一个有关CBA外援政策的知识:1995-1996赛季,当时的浙江中欣队签下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身高2.06米的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这位当时22岁的白人外援萨芬科夫也成为中国CBA联赛历史上第一位外援。一年后,这位外援离开了CBA联赛,但也就此开创了CBA引进外援的先河。但是很显然,起初的外援政策并未对强大的八一王朝造成很大影响,但随着引援政策的不断完善,各支球队纷纷尝试着通过外援来提升球队实力,提升球队阵容深度。但作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体工大队为前身的八一男篮,是无法引入外援的,这成为了造成八一男篮失去竞争力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此外,正如八一男篮在2007-2008赛季开赛前期的报告中所提及的那样:“八一南昌红谷滩男篮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在新赛季中,八一男篮将面临严峻的困难考验,本着“以新促老,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年轻选手,争取在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提高中国篮球水平,再做积极努力。”新老交替已被球队发现,但后备球员的严重不足以及CBA一系列政策的改变,使得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铁血八一气势如虹,政策变化时过境迁

事实上,八一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堪称是CBA联赛中霸主般的存在,甚至在当时的一些纪录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球队能够打破。

巅峰时期的八一有多恐怖?在此举几个例子便能了解:

一场最经典的战役:在1995-1996赛季,八一男篮客场挑战拥有胡卫东的江苏队,八一队在整个下半场以纯替补阵容出战,终场比分仍大胜对手多达29分。

一套最恐怖的阵容:当时八一的先发五虎为:王治郅、刘玉栋、张涛、张劲松、阿的江。他们的板凳席上,坐着之后几年的国家队主力李楠、范斌......相信大家对这几位球员并不陌生:王治郅、阿的江现在分别是八一男篮和新疆男篮主帅;“战神”刘玉栋现在为八一男篮领队;李楠指导也将在新赛季成为江苏肯帝亚主教练。拥有如此豪华阵容的八一队,当时被称为“半支国家队”。

一组最华丽的数据:八一队在CBA初期所向披靡,实现6连冠的伟业,以48连胜至今保持着CBA跨赛季的最长连胜纪录,1996-2000年连续5个赛季保持季后赛全胜的辉煌战果。要知道,在那五年时间内,但凡进入季后赛之后,那支强劲的八一队没有输过任何一场球,这是多么恐怖的一种存在,可想而知。

八一之所以如此强大,与他们能够全国选材的体制优势相关。全国各个地方部队男篮都成为了成为八一男篮的“卫星队”,将有天赋的苗子培养成型,最终完成向上输送。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于地方部队男篮的掐尖式抽调,加之市场化大潮的冲击,地方军区男篮不得不面临竞争力不足、陆续解散的现实。

随着空军男篮在1998年解散、南京军区队于2003年撤编、济南军区队在2003年底被青岛队收购、沈阳军区队于2005年落户于浙江成为浙江广厦......各个军区的篮球队基本都未能逃过解散改制的浪潮。曾经赖以强大的“输血管”被逐一掐断,八一的“人才潮”自然显得后继乏力......这种由体制所产生的人才优势,也最终随着体制的完善而辉煌不再了。

多般尝试收效甚微,光芒不再及时止损?

事实上,八一男篮在失去重要的人才输送之后,也在不断积极进行符合联盟发展趋势的改制行动。2006年12月,八一富邦(宁波)男子篮球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支前身为传统八一男篮的球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和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该俱乐部的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经营期限为10年,由富邦控股集团控股俱乐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球队的训练、竞赛和日常管理,实行主教练负责制;教练员和球员的军人身份不变。俱乐部下设综合办公室、赛事营运部、市场推广部、球队事务部、财务部......

可以说,八一富邦男篮俱乐部的成立是开创性的,史无前例。当时的俱乐部认为这一举措“是军队体育改革的突破和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军民共建模式的内涵,是中国军队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CBA发展历程中也是意义重大,更是宁波体育史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高水平职业俱乐部。”可见,从上到下各级军体部门都对这家俱乐部的未来前景充满期待。但随着接下来几个赛季中八一男篮表现的不断下滑,富邦集团对于球队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并不满意:不但难以跻身季后赛的大名单,甚至每赛季的胜场数也在日趋减少,在联盟中的地位也从昔日的“铁血霸主”变成了“鱼腩球队”。

终于,在2017-2018赛季结束后的休赛期,八一男篮与多年合作的宁波富邦集团解除了十年之久的合作关系,而八一男篮也将主场从宁波迁到了南昌,从“八一双鹿电池”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八一南昌”队。单从球队表现来看,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企联合没能帮助球队获得成功的转变。

近两个赛季的八一男篮启用新帅王治郅替换了曾经的主教练阿的江指导,但似乎也没能为球队带来明显的进步,反而在球员与教练组之间产生了隐隐约约的矛盾;曾经在国青国奥训练队表现突出的球员诸如郭昊文、付豪等在八一队的表现似乎也并不能为球迷所满意......一系列问题的重重叠加,着实不禁让我们发问一句:这样一支见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变革发展的“老大哥”球队,是不是真的该要和广大球迷们说再见了呢?

随着CBA联赛的外援政策、薪酬制度和选秀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行,一个全新的、较为高度市场化的联赛模式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八一南昌队作为一支在联盟中“最独特”的球队,想要在体制内实现自身的突破而与其他球队俱乐部进行竞争,事实上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作为“特别参赛球队”亦或是就此退出CBA舞台其实都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让球队中的球员秉持着曾经“铁血八一”的精神去往其他球队,实现自身能力的施展和天赋的兑现,实际上也是在一定意义上帮助曾经那只传奇球队“队魂”的延续和升华。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新赛季的八一男篮将注册时间延缓至了9月30日。这也为八一男篮的未来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八一男篮能否在下赛季与球迷见面?是否会选择就此退出CBA舞台?2020-2021赛季的CBA联赛也将在不久后与球迷们见面,八一南昌队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该篇为原创稿件 发布与自媒体“阿正杂谈”中

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期待你们的关注!

想要了解更多CBA球队内容

欢迎关注“阿正杂谈”公众号!

(本科在读生 文章纯属爱好 轻喷轻喷!)

原文链接在下方哦👇🏻👇🏻👇🏻

https://mp.weixin.qq.com/s/v9_u8_u3F3sQjO86F1aKbA

发布于上海阅读 3773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人球兼顾

· 北京

战神刘玉栋!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农夫山拳有点甜

· 浙江

八一确实应该退出了 一些特权 太辣眼了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