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跑跳的球类运动员们来说,跟腱炎是最频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让运动表现受限,因为运动员无法长时间停训来休养,跟腱炎发生之后并发跟腱断裂的可能性也不小。很多运动员都因为跟腱问题结束了宝贵的职业生涯。
很多人会误以为脚后跟疼痛就是跟腱炎,但脚后跟疼痛还有可能是跟腱周围炎。
跟腱炎是指跟腱自身由于慢性的、反复的、过度过量的活动、劳累,发生了退变和损伤,发生了无菌性的炎症。病变的肌腱放在显微镜下看,会发现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发生微小的断裂或钙化,从而引发了疼痛。
跟腱炎和跟腱周围炎如何区分?
二者从症状上就可以有简单的区分,跟腱的肌腱病表现为跟腱和骨头连接处上方2-6cm左右位置的疼痛,一般为按压痛,一般在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加重,严重的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而跟腱周围炎症性疾病往往有“启动疼”的特点,比如睡会觉或者开会车,刚开始落地走路时候脚后跟后方(如果是足跟底下疼痛那不是跟腱的问题,是足底筋膜炎或者跟骨脂肪垫问题)就疼的厉害,稍微走一会能减轻一些,走多了疼痛又会出现。
普通人会不会得跟腱炎呢?
是有可能的。跑跳过多,错误的跑跳和落地姿势会引起跟腱炎。没有热身就开始运动,尤其是诸如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也会引起跟键炎。
开始活动的时候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式地锻炼。除此之外,不合适的运动鞋,小腿肌肉过于紧张也都会引起跟腱炎。
已经得了跟腱炎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就是休息。无论运动是诱发了肌腿损伤还是仅为肌腿损伤的一种诱因,合理休息均可改善症状并加快痊愈,减轻炎症和肿胀。一般休息5--10天后,疼痛就会大幅减轻,可以开始进行恢复训练。
其次应该注重小腿肌肉的放松和足底筋膜的放松。小腿部位使用泡沫轴放松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可以使用泡沫轴缓慢滚动,范围尽量大,速度要慢。放松足底可以使用踩网球的方式,同样速度缓慢,范围尽量大。拉伸也是很好地放松方法。
还要注重小腿的力量训练。在不引起症状的前提下,或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开始小腿的肌力训练。找到引发损伤的可能原因,很多人都有运动技术动作不够规范的问题,通过对运动技术的规范也可以避免跟腱炎的复发。同时,找到一双合适舒服的鞋也是很重要的,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跟腱。
希望大家都能安全运动、健康运动!
本文作者:掰腿老黄 ,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运动医学科 物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