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推理小说的那些基本模式,欢迎讨论

avatar
关注
      众所周知,爱伦坡创立了推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后,推理文学就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并于上个世纪蓬勃发展,到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诞生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但纵使推理王国辉煌璀璨,但发展到如今,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手法万变不离其宗,都脱离不开那几种基本模式。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推理小说都有哪些经典的手法:

一、暴风雪山庄模式。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共同被困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或是风雪弥漫的山庄,或是荒无人烟的小岛,人们一个接一个被杀害,而凶手就隐藏在他们中间。
代表作:阿婆《无人生还》、绫辻行人《十角馆事件》

二、不在场证明。凶案发生后,警方或侦探把目光重点锁定在一个嫌疑人身上,可他却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到底ta是怎样完成犯罪的呢?这种模式一般手法为毒杀、精巧机械、伪造时间等。
代表作: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松本清张《点与线》

三、无面尸。失踪的人,面目全非的尸体,到底ta是不是那个要找的人呢?这类诡计通常会多次反转,一般为确认—怀疑—否定或确认—怀疑—确认的过程。
代表作:奎因《X的悲剧》、横沟正史《黑猫酒馆》、西泽保彦《她死去的那一晚》

四、密室杀人。被害人在封闭的密室里惨遭杀害,密室里除了死者再无别人,凶手是如何完成犯罪的呢?密室是推理作家百写不厌的题材,核心诡计多为自杀、精巧机械和假密室。
代表作:狄克森卡尔的诸多作品、横沟正史《本阵杀人事件》、奎因《中国橘子之谜》

五、死亡信息。被害人死前为了揭发凶手,特地留下了线索,通常晦涩模糊而急切难解。主角通过一番周折,才能解除其中含义。
代表作:奎因《希腊棺材之谜》、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摩斯探长前传S1E1

六、犯罪预告。凶手为了挑战侦探或警察的权威,在犯案前或犯案后留下线索。同第五点类似,线索往往晦涩难懂,一般为文字游戏或象征性物品。在发生几起谋杀案后,主角才恍然大悟,把线索串联起来破解迷局。
代表作:阿婆《ABC谋杀案》、摩斯探长前传S1E2、欢迎补充

七、童谣杀人。被害人根据歌谣的内容一个个被杀害,侦探却一筹莫展,恐怖压抑的氛围揪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代表作:阿婆《无人生还》、横沟正史《恶魔的彩球歌》《狱门岛》

八、叙诡手法。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类型。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读者全程跟着剧情走,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局者迷,掉进了作者的叙述陷阱。这类作品在叙述中通常会有细微的不自然处作为线索(但我一般都察觉不出来)
代表作:阿婆《罗杰疑案》、东野圭吾《恶意》、《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九、藏叶于林。凶手犯下连环杀人案,意图混淆视听,阻止警方的调查,其真正目的是其中的一位受害人。而警方因找不到死者间的关联而往往一筹莫展。
代表作:阿婆《ABC谋杀案》

以上就是推理小说基本模式的总结,jrs们更钟情于哪一种呢?也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补充。
 

福利
步行街主干道推理殿堂
发布于广东阅读 4158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永远的麦凯恩

· 河北

现在杀人手段和破案过程已经不重要了,大部分偏重于描写动机,所谓的社会派。

亮了(20)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