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的主题叙事与精神写照 ——浅析《夺冠》

avatar
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与国际地位的全面提升,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民族情感也逐渐向世界展开传递。近几年我国主旋律电影开始逐渐向多题材、注重个体生存的表达迈进,在细腻的情感与多元题材展现的基础上传递出属于国人的精神。在振兴“三大球”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影片《夺冠》在影像空间中为观影者塑造了一场关于体育价值的社会共识。陈可辛导演将视角放置于作为“三大球”中受到全世界认可与瞩目的中国女排的故事,使用自然流畅的叙事手法,通过细腻真实的情感刻画,将中国女排在三个不同时代中的成长与发展呈现出来,也将各个年代中的理念情怀与体育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女排精神”这一核心主题作为叙事重点,在情节中以“女排精神”为内核展开叙事,记录与诠释出“女排精神”随时代发展中的变迁,在前后看似矛盾与间离的叙事结构中,隐藏的确是各个时代中我国女排的精神写照。


                                                                      一、明确集中的主题叙事

  影片《夺冠》对传统主旋律电影中的常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性尝试,摆脱了在形式上的束缚,用朴实真切的叙事风格展现出女排核心精神,从而延展至中国精神的展现。

(一)以小见大,紧扣旋律

  影片《夺冠》以我国两位女排教练郎平与陈忠为主角人物,以中国女排在运动场上的拼搏之路为叙事主线,通过再现1981年与2016年两个重要的中国女排取得成就的时间节点,与对教练及女排成员们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刻画,以小见大、以细腻见全貌,深入挖掘各个时代背景下独具民族特色的时代内涵,不仅刻画出我国体育力量与女排运动精神,更与国家重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体育精神的主旋律工作相贴合。影片中有意而为之的留白,需要观影者对于我国近三十五年来社会变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将其放置于这些影像空间留白中进行解读,以此来理解影片中个体与群体在意识形态与行为方面的合理性,这也成为了影片中以小见大的重要论证之一。受影像空间的局限性影响,大部分叙事空间被放置于女排训练场内,并且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影片无法展现三十五年间时代变迁的全貌,但影片中频繁出现的“车”这个符号化的能指,却能够让观影者以小见大的感知到社会的变革。导演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过影片中被删减的一段情节,郎平驾驶汽车与陈忠行驶在北京的道路上,两人因长时间生活工作在训练场中,不熟悉道路因此迷路,通过这一小段细节化的叙事,观影者则可以感受到中国女排与我国三十五年共同成长的沧海巨变,展现出个体生存在社会变迁下只有坚守初心、不断对自己的行为及意识进行迭代,才能在主旋律的时代节奏下踏上时代的主潮流,中国女排与其精神才能在此过程中持续发光发热,为我国振兴“三大球”的体育文化事业贡献出最为核心的一股力量。纵观整部影片,无论是叙事空间或是人物刻画,影片均使用了“小空间”、“小人物”、“大时代”、“强精神”的叙事原则,以郎平与陈忠为代表的十四亿中国人民,在训练场或是各个工作岗位中的小空间中,将中国女排精神、务实建设祖国的精神付诸于实践,通过紧扣时代主旋律的叙事情节与人物刻画,细腻真实的塑造典型,通过影像空间弘扬奋斗进取的女排精神与砥砺前行的中国力量。

(二)“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糅合

  到底什么才是女排精神?陈可辛导演为影片中注入了这个核心问题,而每一位观影者则随着叙事的不断曲折推动、人物形象的逐渐生动,终于在最终女排夺冠的时刻,在动容感怀之时,都对女排精神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与诠释。影片中对于“女排精神”的刻画与描写并没有采用刻意抒情的手法,更没有采用对主旋律氛围的刻意渲染,背景音乐作为影片中烘托情绪的重要视听语言之一,在影片《夺冠》中却未曾出现。影片中刻画的每一个人物均归属于相应的时代中,其不仅仅代表个体生存,更是相应时代的影像化缩影,而在相应的时代精神也并没有通过宏大的叙事世间进行铺陈,而是从人物入手,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将女排精神浮现于荧幕之上。女排精神在最初中国女排夺冠时,不仅仅只属于体育事业,也不仅仅只属于那个时代,女排精神是我国青年为国家实现文化梦想、捍卫民族尊严的具象化阐释,而影片中以郎平和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体育人,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拼搏与顽强的训练最终夺得桂冠,并完成了女排精神以及国家力量的注入。


                                                                   二、国产主旋律电影精神建立的思考

(一)体育题材回归观众视野

  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院线市场的不断扩张,观影人群的分众与多元化,电影艺术也逐渐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寻找平衡。影片《夺冠》被影坛称之为我国体育题材影片的回归之作,陈可辛导演洞察电影市场中缺少体育题材的现状,将中国女排的故事重现至影像文本之中,一经上映不仅收获了票房,更收获了口碑,在优秀影像文本与观影者喜爱观影需求中寻找平衡,《夺冠》通过体育题材的故事拓展了对于电影内容的多样化选择,不仅满足了观影者的差异化观影需求,也为我国影片题材提供了多样性的思考与可能性。

(二)蓬勃发展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精神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其跟随时代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初期女排同时代一样,体现出极为浓郁的集体主义女排精神,她们带着全国青年渴望为国家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民族尊严的强烈愿望,本着对国家发展与集体进步的坚定信仰,在巨大压力的笼罩下,彰显出对于胜利的奋斗精神,而五连冠的好成绩不仅获得了全世界对于中国的赞誉与认可,更加佐证了强有力的女排精神。影片中通过对郎平女排主教练内心活动的刻画,以及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发出的自我叩问与反思,展现出了中国女排在发展过程中的症结与如何克服的过程,更是将中国女排从希望从胜利中获取自信,到自信已在赛场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成长历程刻画出来,并诠释了张弛有度、谈若自然的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新时代女排精神依然带着最初奋斗与拼搏的集体主义信仰,亦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自我价值的体现与坚守的认同。从影片中朱婷这个人物来看,其作为影片一种符号化的人物表达,一句“你为什么打排球”的拷问,是新时代下个体重新定义的追溯与探索,宣泄出其作为新时代女排一员不惧挑战的性格,对女排精神有了新时代的解读,也为影像空间中提供了艺术创造。影片《夺冠》中,无论是郎平的自我陈述,还是朱婷对于自身价值构建的彻悟,都帮助观影者对于叙事产生理性与全面,以及个性化的全新解读,通过对影片中人物个体重建的重新定义与诠释,都是女排精神的另一种内涵与意蕴的表达,也对观影者起到将女排精神根植于个体实践中去的呼唤作用,通过精神理念层面与时代中的主旋律相契合。


  

  长期以来,我国主旋律电影被冠以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之名,但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强大与日渐繁荣,我国主旋律题材电影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呈现出多元题材、摒弃宏大叙事的创作手法,观影者在体验审美享受的同时接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影片《夺冠》以叙事为基石,真正运用好故事吸引观影者的瞩目,以爱国主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传承一个个有灵魂的东方故事,展现出各个时代中,中国女排的强大精神,通过对观影者精神的不断感召,唤起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固了我国强大的文化自信。

影视区你认为优秀的国产主旋律电影是排球世界
发布于北京阅读 56147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老Bo的Daddy

· 广西
绝世神装引领风暴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收起

是你吗依萍

亮了(1002)
查看回复(1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豆土炖肉牛

· 北京

这篇影评写的妙,真的妙,太他娘的妙了

亮了(974)
查看回复(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