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前锋 OR 无边锋 OR 多前锋?这大概就是我想看到的巴尔韦德

avatar
关注
场面一如既往地让人想吐槽,就不多凑这个热闹了,找点稍微值得说道说道的。上一场4231/442效果很不好,虽然继续尝试沿用了厄德高首发,但齐达内还是做了一次和上赛季部分场次有些许类似的变阵,最终这个变阵让新赛季第一次首发的巴尔韦德拿到了全场最佳。
而由这个前场最佳,可以牵扯出的是有关双前锋,无边锋,和多前锋之间的关系。



上赛季超级杯和后半段联赛对马竞,都用过类似的思路,就是首发中不明确增设一名边锋,而是尝试由边后卫门迪和右中场巴尔韦德分驻前场两侧,其实思路是没问题的。

相比纸面上的位置,球场上更重要的是职责,所以有能力的边后卫和右中场一样可以在攻端行使边锋的攻击职责,由自己的队友来填补自己的区域。而过往部分比赛实例摆着,门迪前提占据左侧无论是纸上谈兵还是实战都明确可行,巴尔韦德出现在右侧也不是打不了,但得看安排和用法。

上赛季后半段,我对巴尔韦德的使用其实不太满意。球队整体打得风格太墨迹,节奏变化稀烂,巴尔韦德被固定成了一个433中右MC定位,也不安排他向更深处做一些尝试,基本也就是作为阵地战右肋无威胁接驳点存在,亦或是作为皇马中场除了唯一后腰卡塞米罗外几乎仅有的身体硬件上还有挖掘空间的点,就只是停在外头放风筝射远射,而且接受采访时还颇为自豪(我:???)。显然这不是他的长处,也没有踢出往常的高光。

那么这场,他在做什么呢?
开场第一波有威胁攻势,本泽马的越位进球,作为中场球员里最靠前的点,紧随双前锋和前腰厄德高,进入禁区成为第四点。好事儿,至少禁区人多了。齐达内连续两场直接增设主职前腰的球员,这场甚至排上双前锋,增加第一线冲击力的意图很明显,这场其实有体现。

短时间内门迪主攻后发起的第二波攻势,再一次在和上次差不多的禁区内右肋位置蹲伏。

(传图速度有些问题,就用静态图替代了)
首开纪录的回合,前戏部分中可以观察到巴尔韦德和厄德高之间一进一出的一次互换,这就很对路子,谁更应该进入禁区,谁更应该在外围发挥,这是一次可以拿来作为标版看待的片段。

下半场69分钟,再次作为右侧最前端的攻击手切入右肋,横扫到门前,被本泽马MISS。。。

巴尔韦德本质依然是前场球员的球路,以中场的防守要求看,他虽然能跑,也有覆盖面,但本身保护意识环节有一定欠缺,而在后场防守要的不仅是能跑,所以到底适不适合成为防守型中场,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定位;

然而如果设置在前场,他有皇马如今所有中场里最强的冲刺,以及除了偏后场的卡塞米罗外最有保障的硬件基本盘,来成为一个临时锋线,这些都是皇马阵中目前急缺的东西。齐达内连续两场排上专职前腰厄德高,说明他也不可能不知道前场是需要更多进攻参与人员的,但厄德高是无法真正临时行使一个前锋的职能的,哪怕仅仅是短途高质量冲刺,而巴尔韦德可以。

事实上,巴尔韦德还有更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对抗来允许他进入前点这样的防守高密度地带,也成功实现了破门——当然了,仅从这次回合看,贝蒂斯前点后卫毫无拦截和保护的意识,表现地有点像场内观众,所以“高密度”之称未必适合于这个场景,但即使这样,这依旧是厄德高做不到,也不会去做的事情。而巴尔韦德会,但这取决于齐达内的安排,上赛季巴尔韦德才进首发就一飞冲天的那场球,他就在大量进攻回合里尝试成为一个前插的临时二前锋,他确实有这个能力,但随着上赛季的不断深入,类似的安排越来越少,他更多地成为了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中场。

大家都会认为,巴尔韦德的卖点在于能跑,跑得量大;杰拉德也在接受虎扑专访时评价说,哪里都有他,基本也是说他跑得多跑得广,但我多少有些不一样的看法。以跑动总量而言,莫德里奇虽老,使劲儿憋一回合还是能在只打7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跑出很高的距离,其他球员让齐达内打一通鸡血,也未必做不到;而巴尔韦德能做到他们做不到的,就是输出单回合高质量的跑,真正有威胁,有决定力的跑,就像上赛季欧冠小组赛打巴黎,他接到阿扎尔横传从中圈一路往前推的片段,全队除了他可能只有维尼修斯能实现,但他有更好的身板,所以进一步前顶后,他是更能在靠近前线中路的地带带来变数的点。

另一方面,巴尔韦德上半场有意识地尝试了几次,在对方逼抢下进行转身摆脱的行动,效果其实不算好,略有磕磕绊绊,但胜过上赛季后半段固定在右MC后的烫脚。巴尔韦德的风格其实也到了需要逐渐去定型下来的年龄,此时要向球迷期待的那样试着往10号位转非常的异想天开,但有尝试地提高一下拿球后做动作的把握度,自然不是坏事,希望这是一个长期进步的起点。



约维奇踢得如何?赛后大家都在骂,我以往的态度大家最清楚不过了,这时候单纯的火上浇油意义不大。

上一场闷平后,齐达内这场很坚决地打起了双前锋,直播时蔡指导就说得很直白,上面发的那两张门迪开场5分钟内两次发起进攻的截图里,也能看得明明白白,他想要增加禁区内人数,提升终结质量。比赛前15分钟左右,这一点是起到了收效的,包括往后拉莫斯那次左脚射偏,约维奇在禁区内扛人后点一下也有作用。

这一调整另一个意义在于,当本泽马撤出前线或者中路,去其他区域支援队友时,前锋位置无论如何都能有一个点去进行身后空间的试探,所以,就有了埃莫森这一回合的吃牌——尽管约维奇的冲刺一如既往地像一部老爷车,跑起来一身五花肉而且重心还不怎么踏实,但终究他是一个前锋,比和本泽马换位后顶到最前方的厄德高都远远要贴合前锋本质的球员。

除此之外,或许就有些乏善可陈。


一左一右,分别是本场费基尔和华金,贝蒂斯两个重要发起点的本场持球热区图。

上半场,皇马左侧门迪的风光并没有维持多久,无论如何他还是一名边后卫,有自己在后场的本职。而大概15分钟后,贝蒂斯开始大兵压上,费基尔、华金外加右侧埃莫森多人加持,直接就把门迪钳在了皇马本方后场。

这时约维奇的局限性多少也有暴露,在本方被强侧受制的情况下,他作为前锋,一来风格上就不是善于支援中后场的类型,说实话体型上也不适合太过大量的跑动(我至今不知道为什么他所在的主队几乎从来没有听到过要他减重的新闻,但作为一个身高在前锋里顶多中游,且踢法完全不靠静态对抗吃饭的前锋,这身肉我实在是不觉得对他有太多帮助,反而成为了限制他活动效率的制约),而且,速度又比较平庸(造埃莫森红牌回合也看得出跑起来就有点不太得劲。。),无法在后场被压制的情况下依靠纵深冲击打开空间。

在不设置专职边锋/边前卫的四后卫阵型中,让边后卫来承担进攻重任,就是这样的双刃剑,打得好了风生水起,尤其是对贝蒂斯这样后场孱弱,随便捅捅就能出大口子的球队而言,门迪的冲击力已经足够;而一旦受制,球队立刻就进入了无实质边路无实质宽度的状态,上赛季后半段对马竞那场联赛,也是如此,当时齐达内的选择是半场派上巴斯克斯等真边路,然后场面就好了很多;而这场,贝蒂斯后场整体实力与马竞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还是能够惊险逆转,但这多少得有所警觉。
强边路 OR 无边路?双前锋 OR 无前锋?

就这场而言,第一个问号,其实还是看套路,往后也不是不能用,但需要在屡次只能逞几十分钟威风的事实面前去找出折衷方案;第二个问号,本场肯定是倾向双前锋的(我个人推荐是巴尔韦德其实可以沿用这场的思路,无论如何这样不会陷入真正意义上“无前锋”的怪圈;而右侧,最好还是用维尼修斯来保证一下活跃度,他和门迪有默契,也依旧比如今的约维奇适合首发)。



最后关于卡塞米罗,我把自己昨晚WB发的复制一下吧,因为其实就那一个意思。。类似的看法,我上赛季末就在一篇发在团区的文章里表述过,差不多意思是,皇马如今阵中濒临28岁这个巅峰尾巴年纪的球员有点多了,而卡塞米罗正是踩着这尾巴的球员之一。

【卡塞米罗的低迷已经持续了整整半年,从复赛前两三场就开始了,时间节点上,似乎也是对塞维利亚那场频繁前插并建功之后不久。这事儿可能没啥绝对关系,我也就随口一提,但他看似28的岁数,实际因为体重和过去几年踢比赛总量,你并不能把他真正当28岁球员看了,然后一些偏毛躁(这里后来想了下,或许说毛躁不太合适,可能用“笨拙”会更好点?),或者说无氧下的反应衰退就难以避免了。】

发布于马德里阅读 3721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RealCF

这是赛后最优秀的那类之一。 ——本泽马拉边效果也很好,说到前锋,皇马两个边锋射门都一般,尤其是右边锋基本还是空缺。上赛季后半段那么用巴尔韦德也是为了轮换卡塞米罗,用双前锋的话,巴尔韦德的确是个非常好的首发。 约维奇和马约拉尔都需要证明自己,强强对话会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亮了(1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樱花碎

阿扎尔要怎么塞进这个阵型里,替厄德高吗?

亮了(1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