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话F1的事故判罚规则和机制

avatar
关注
原文首发在个人公众号上:https://mp.weixin.qq.com/s/wu_YZrWgSFjSd9Jvj3jSlg
不是个纯赛车公众号,如果对棒球、橄榄球、冰球有兴趣的可以follow下,如果仅仅是喜欢赛车的没必要关注,更新也不怎么频繁。
--------
文章当时是针对今年揭幕战汉密尔顿和阿尔本事故后有感而发写的,一直没想起来转载到论坛里。关于今天汉密尔顿被FIA处罚的事情,倒是和本文有点关联,所以趁话题搬运一下。

考虑到有些朋友属于太长不看党,补充点结论放在前面:FIA现行规则体系,规定了很多违规的情况,也规定了很多处罚手段。类似于在我国刑法里规定了盗窃罪、抢劫罪之类,同时规定了没收违法个人所得、有期徒刑等罚则。但是,FIA规则体系有三大缺失:

1. 违反规则的情形规定得太少、太模糊,怎么算违规了,怎么又算不违规,边界线要么划的很敷衍,要么干脆就没划。本文对驾驶方面的违规有很详细的探讨,而今天汉密尔顿触犯的不是驾驶方面的规则,我刚才去查了一下赛会给出的被触犯规则(FIA International Sporting Code的12.1.1(i)、本站比赛手册19.1和FIA Formula One Regulations的36.1),但这一块还真不太熟悉,不敢贸然发表结论。回头有空琢磨下或者看看另外有没有大神给出分析。

2. 每一种具体违反缺乏程度的衡量参考。就比如说刑事犯罪里的盗窃罪,有些判3年,有些判5年,有些判10年,都是根据犯罪情节来衡量的。再举例,美式橄榄球身体接触很多,NFL规则里就会写很多参考的case,裁判委员会还有专门的内部参考标准,可以理解为是一本案例册了。FIA规则相比之下,简直简陋得可笑。

3. 一项犯规(在确定了性质和程度后)应该怎么罚,规则里没写。的确规则里有很多罚则,但只是单纯罗列一下,告诉你们,我是有这么多手段处罚你的。但是犯了什么规用哪一条,对不起,这是没有的。全靠是Stewards脑补。
---------
以下为正文。


为什么要有今天这篇东西,一方面棒橄冰写多了有点腻,换换口味。另外一方面是我想多了还是怎么地,这几年是不是新车迷太多了,对于比赛事故的赛后讨论严重图样,图森破,桑坦斯奈以孚!
 
其实F1跟事故有关的规则非常少,做到熟稔比NFL什么的容易多了。只是如果连这么有限的内容都没看过,还对比赛事故侃侃而谈,那就很尴尬了。我这里就做点正本清源的微小工作,梳理一下这方面的规则。
 
Part 1,一言难尽的一车宽
 
首先把时间线倒回2012年巴林站,当时效力梅赛德斯的罗斯伯格在缠斗中别了还在迈凯伦的汉密尔顿一下,直接逼出赛到外扬起一片沙尘(我懒,视频没有,gif没有,照片没有,画面自行搜索或者脑补)。于是《F1运动规则》(《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的20.3条诞生了:
 
20.3 More than one change of direction todefend a position is not permitted. Any driver moving
back towards the racing line, havingearlier defended his position off‐line, should leave at least
one car width between his own car and theedge of the track on the approach to the corner.
 
20.3 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任何之前为了守住位置而行驶到非赛车线的车手,在入弯回到赛车线时必须在本车与赛道边线之间留出足够一车行进的宽度。
 
这条规则其实可以看作是两条互相之间有联系的规则,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是一条,也即“禁止多次变向”规则,再缩几个字就叫“画龙”规则,剩下部分是另一条,也就是所谓“一车宽”规则。
 
言及此处敲一次黑板,画龙规则和一车宽规则都是有前提的。画龙指的是(前车)防守时不能多次变向,在一条直道区域内,前车向赛道左侧靠拢了,那么在进入下一个弯角之前,前车不能突然又向右侧去靠拢。这条规则的根本目的是,后车对于前车动作的反应必然有一定的延迟,如果前车可以忽左忽右,后车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进攻。比如前车向左变线,后车决定走右边,刚插了个鼻翼进来前车突然右打,后车很可能来不及躲。如果前车不受画龙限制,防守自由度就太大了,给后车很大的危险性,进而影响到比赛质量(不利于超车)。
 
至于一车宽规则,更是一言难尽,当时规则新出时很多人都没搞懂,包括某些解说(不点名了,我咖位小,得罪不起),不管发生什么事故都搬出来。这个规则我们再念一遍:任何之前为了守住位置而行驶到非赛车线的车手,在入弯回到赛车线时必须在本车与赛道边线之间留出足够一车行进的宽度。
 
分解一下规则的前提,首先,这条规则适用的区域是入弯前的位置,也就是弯前的一段赛道;其次,这里针对的是之前在做防守的前车,而不是试图进攻的后车;最后,前车在之前(的直道区域)为了防守离开赛车线,入弯前想要回到赛车线,这个回到赛车线的动作受此规则约束,必须要留出一车宽的距离。
 
这三个限制前提,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就是对20.3条规则的滥用。
 
20.3条规则的历史意义在于,第一次各界开始注意到,原来F1是有对驾驶行为进行规范的规则的,而且这也开了根据场上发生过的情况对规则进行修订补充的先例。只是大家都想不到的是,随后F1在这方面的规则发展完善又几乎是停滞状态。
 
Part 2 早期版本的驾驶规则
 
介绍了20.3,那整个20条就不能不提了。2012年巴林站后,整个F1运动规则的20条是这样子的:
 
20) DRIVING
20.1 The driver must drive the car aloneand unaided.
 
20)驾驶
20.1 车手必须单独在没有协助的情况下驾驶赛车。
 
解读:这里的协助指的是没有人帮助他开车,比如说遥控帮他踩一脚刹车之类,像2009年比利时站,马萨的RE斯梅德利恨不得全程指挥代打车手巴杜尔,如果他当时摁下个神秘按钮协助了巴杜尔的驾驶,那就违反了20.1条。
 
20.2 Drivers must use the track at alltimes. 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t the white lines defining the track edges are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track but the kerbs are not.
A driver will be judged to have left thetrack if no part of the car remains in contact with the
track.
Should a car leave the track the driver mayrejoin, however, this may only be done when it is
safe to do so and without gaining anyadvantage.
A driver may not deliberately leave thetrack without justifiable reason.
 
20.2 车手必须在任何时间都行驶在赛道上,为避免歧义,赛道边缘的白线被认为是赛道的一部分,而路肩则不属于。一名车手的四轮完全脱离与赛道的接触即视作离开赛道。离开赛道的车手可以返回赛道,前提是保证安全且没有任何获利。车手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故意离开赛道。
 
解读:没有正当理由不能故意离开,比如说躲避事故而驶出去,非故意离开是可以的,比如说我菜,我错过刹车点,我陀螺了还不行吗?不过这条规则实际适用中是有弹性的,四轮出白线完全开上路肩或者赛道外的柏油路面有可能是获利的,但比赛中不见得会处罚,除非赛会事先通知某个弯角不能溜出去,否则排位赛成绩会作废,或者说比赛中利用赛道外区域超车肯定是要交还位置的。另外2019年加拿大站瓦特尔与汉密尔顿的名场面,瓦特尔受罚也是触犯了“离开赛道的车手可以返回赛道,前提是保证安全且没有任何获利”。
 
20.3 More than one change of direction todefend a position is not permitted. Any driver moving
back towards the racing line, havingearlier defended his position off‐line, should leave at least
one car width between his own car and theedge of the track on the approach to the corner.
 
20.3 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任何之前为了守住位置而行驶到非赛车线的车手,在入弯回到赛车线时必须在本车与赛道边线之间留出足够一车行进的宽度。
 
20.4 Manoeuvres liable to hinder other drivers,such as deliberate crowding of a car beyond the
edge of the track or any other abnormalchange of direction, are not permitted.
 
20.4 不允许采取恶意阻碍其他车手的动作,比如故意在赛道边缘挤压赛车,或者其他反常的变向。
 
解读:这条算是附带两个细则的规则,恶意阻碍都是不行的,然后给你举例说明了两种被认为属于恶意阻碍的行为。
 
20.5 As soon as a car is caught by anothercar which is about to lap it during the race the driver
must allow the faster driver past at thefirst available opportunity. If the driver who has been
caught does not allow the faster driverpast, waved blue flags will be shown to indicate that he
must allow the following driver toovertake.
 
20.5 一旦一辆慢车被准备套圈的快车所追近,慢车必须选择第一个适当的时机让过快车。如果慢车不让快车通过,其将被出示蓝旗提示需让过随后的快车。
 
备注:这条好懂不解释了。
 
20.3当时是夹塞进入的,原来的20.4是20.3,20.5是20.4。
 
通篇看完可见,F1对于驾驶行为的规则简直是少得可怜,和FIFA、MLB、NFL、NHL、NBA等体系下的规则比起来等于是不存在一样。FIA体系的规则篇幅并不小,主要是在赛车的formula、参赛主体规章、赛道标准、比赛管控等方面,这些都属于赛事的组织筹备后勤范畴。跟比赛密切相关的,除了诸如发车流程、成绩认定、积分计算外,对于占据比赛最核心内容的驾驶和攻防,就是你们看到的这区区几条了。
 
Part 3 并排定义的出现
 
随后20条有所发展,到2013年、2014年时有以下改动(下划线为新增部分)。
 
20.2 (前略)Should a carleave the track the driver may re-join, however, this may only be done when itis safe to do so and without gaining any lastingadvantage. At theabsolute discretion of the race director a driver may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to give back the whole of any advantage he gained by leaving the track. (后略)
 
20.2 (前略)离开赛道的车手可以返回赛道,前提是保证安全且没有任何持续性的获利。基于赛事干事的全权判断,一位车手可能会被要求返还其因为离开赛道所获得的利益。(后略)
 
解读:进一步细化,所谓lasting advantage大致约等于位置上的获益,所以赛事干事要你返还的也就是把不该超的车再让回去。
 
20.4 Any driver defending his positionon a straight, and before any braking area, may use the full width of the trackduring his first move, provided no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car attempting topass is alongside his. Whilst defending in this way the driver may not leavethe track without justifiable reason.
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t, if any partof the front wing of the car attempting to pass is alongside the rear wheel ofthe car in front this will be deemed to be a ‘significant portion’.
 
20.4 任何车手在刹车区前的直道上防守时,只要试图进攻的赛车没有取得显著并排,其第一次横向移动时可以使用赛道的全部宽度。采用这种方式防守不能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形下离开赛道。
为避免争议,任何一辆试图超越的赛车的鼻翼与前车的后轮取得并排,即为“显著并排”。
 
解读:此条为新20.4条,原来的20.4和20.5顺延。正确理解这条规则还是要把握住前提,第一是区域,范围在刹车区前的直道段,也就是说弯道不适用,刹车区不适用。第二约束的是防守的前车,不是进攻的后车。第三这里指第一次横向移动(move),不是变向(change of direction),我尽可能用了最能表达规则含义的中文对应表述,但如果你英文功底还行,直接琢磨英文更好。
 
变向是不存在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的,你只有一次变向,要么向左要么向右。但是横向移动可以有多次,比如说进入一段直道时赛车线是靠右侧边线,我先移动到赛道宽度正中间,保持一段直行,然后再移动到左侧边线。如果我先移动到中间又拉回右侧边线,那是二次变向,违规。但是我如果只朝一个方向,是可以多次移动的。
 
然后最关键的就是‘显著并排’了,其实这条20.4本身最大的价值不是什么用足赛道宽度,而是对“并排”这个概念做了定义——后车鼻翼够到前车后轮就算并排。我前面说过不能把一车宽规则适用到各种事故情形里面去,但是20.4条对于并排的定义是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推广适用的。
 
以奥地利站汉密尔顿与阿尔本事故的讨论为例,不管是支持汉密尔顿违规的,还是支持属于比赛事故不应处罚的,不论是专业人员,还是吃瓜车迷,基本都在讨论中将“阿尔本取得了并排”作为一个核心事实,这样高度的一致性也说明了并排概念在事故分析中的重要性。我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批判FIA在规则方面的懒政,然而就事论事,如此马虎的规则里能对并排做有效的定义,还是很受用的。
 
回到这条规则上,前车防守的第一次横向移动可以用足赛道宽度,除非后车跟前车并排了,不然前车往左侧靠,后车也从左侧抽头,前车把赛道宽度用足,要么撞,要么后车被逼出赛道,这就很赖皮了,后车也很难避让。杜绝低水平缠斗动作的同时提高安全性,本条规则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比较清晰的。
 
Part 4 疑惑重重的规则描述
 
如果到目前为止你都看得很认真,那我相信你已经满头问号了。别急,我给你逐一分析。
 
第一个问号,刚才说到了“前车防守的第一次横向移动可以用足赛道宽度,除非人家跟你并排了”,那么如果前车是从赛道右侧向赛道左侧横向移动,而后车在其右边取得了并排,前车可不可以“使用全部赛道宽度”,一路挪到赛道左侧边线呢?
 
这么做当然是可以的,前车要左边,后车走右边,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从字面上就违反规则了,所以说这条规则写得很不好。
 
第二个问号,“其第一次横向移动时可以使用赛道的全部宽度”,那第二次可不可以?没说不可以,只要不是同侧并排,第N次都没问题。当然了一条直道上的试探与压制能来几下,两次横向移动都算多了。
 
第三个问号,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前车一开始向左侧变向,后车向左侧进攻并且并排了,此时前车又向右侧变向,行不行?这么做好像对于防守来说没有益处,就算被并排甚至抽头了,占的赛道宽度不要轻易交出去嘛,但异侧横向移动绝对没什么不可以,没见过因此受罚的。
 
第四个问号,前车后面依次紧跟着后车A和后车B,前车一开始向左侧变向,后车A向左侧进攻并且并排了,此时前车发现后车B想要从右侧进攻,又向右侧变向,行不行?这题好难,把我自己问倒了,留给你们琢磨吧。
 
第五个问号,任何之前为了守住位置而行驶到非赛车线的车手,在入弯回到赛车线时必须在本车与赛道边线之间留出足够一车行进的宽度,那到底是左侧留出一车宽,还是右侧留出一车宽,还是左右都要留?
 
结合规则本意应该是靠近赛车线的一侧要留出来,另外一侧的宽度随便用。但我们假设后车想出其不意,攻击了非赛车线的一侧,然后前车给留的位置是赛车线一侧的,那撞了怎么办?我觉得是要罚前车的。
 
第六个问号,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但我在刹车区左右变向行不行?维斯塔潘在日本站和匈牙利站这么吓过汉密尔顿和莱科宁。我觉得20.3条和20.4条大多数指的是直道上的攻防,在刹车区或者弯中,至少从语义上来说不在范围内。所以这个问题也不太好解答。
 
你如果够无聊还可以鼓捣一堆问号出来,但是我写不动了,就这样吧。我的解读主要是个人意见(nao bu),并不是官方态度,FIA可不像NFL的裁判委员会那样很贴心还出什么指导守则。我举前面的例子不是为了推销我的看法,这些都不见得对或者值得商榷,我想论证的是规则写的实在是太不严密了,仅仅从文义角度进行解释都会产生很多歧义。如果仅仅是纸面上都能捉出bug,实操时出现可执行性或者公允性方面的问题就不奇怪了。
 
Part 5 最新版本的驾驶规则
 
到2016年Driving这一条规则又有扩充,序号从20条挪到了27条,该条下从原来的6款增加了到了9款(27.1~27.9),鉴于增加的这几条跟前面的一些核心条款关系不大,此处不逐一翻译介绍。
 
到2017年,有趣的情况出现了,27条删减到了4款(27.1~27.4),除了原来的20.1条外,其他我前面翻译、解读的条款全部没!有!了!
 
如果说2012年左右的车迷当年是不好好看规则,自己瞎理解,那这两年入坑的车迷就是找不到规则。今年首轮奥地利站,有个自以为是的萌新在论坛上说我读了规则了,我懂得很!我就笑笑,问他关于driving的规则在哪里,然后这个号就哑巴了,没再出现过。
 
那这些规则是没了吗?当然还在。还记得前面说的《F1运动规则》完整抬头是啥?《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除此之外FIA还有一个东西叫《InternationalSporting Code》,中文姑且叫《国际运动准则》吧。某种程度上《国际运动准则》相较《F1运动规则》是一个上位规定,所有FIA赛事都受前者约束,而后者只用在F1。
 
《国际运动准则》有很多附件,什么禁药之类的都在附件里,今年还新出了一个跟新冠有关的附件。其中的附件L第四章-赛道驾驶行为准则(CHAPTER IV - CODE OF DRIVING CONDUCT ON CIRCUITS)有如下规定:
 
2. Overtaking, car control and track limits
a) A car alone on the track may use thefull width of the said track, however, as soon as it is caught by a car whichis about to lap it the driver must allow the faster driver past at the firstpossible opportunity.
If the driver who has been caught does not seemto make full use of the rear-view mirrors, flag marshals will display the wavedblue flag to indicate that the faster driver wants to overtake.
Any driver who appears to ignore the blue flagswill be reported to the Stewards.
 
2. 超车、赛车控制和赛道限制
a)一辆单独行驶的赛车可以使用赛道的全部宽度,不过一旦一辆慢车被准备套圈的快车所追近,慢车必须选择第一个适当的时机让过快车。如果慢车没有仔细观察后视镜,旗语马修会出示挥舞的蓝旗提示需让过随后的快车。任何忽视蓝旗的车手会被上报到赛事干事。
 
b) Overtaking,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may be carried out on either the right or the left.
A driver may not deliberately leave thetrack without justifiable reason.
More than one change of direction to defenda position is not permitted.
Any driver moving back towards the racing line,having earlier defended his position offline, should leave at least one carwidth between his own car and the edge of the track on the approach to thecorner. However, manoeuvres liable to hinder other drivers, such as deliberatecrowding of a car beyond the edge of the track or any other abnormal change ofdirection, are strictly prohibited. Any driver who appears guilty of any of theabove offences will be reported to
the Stewards.
 
b)根据当时环境,从左侧或者右侧皆可发动超车,车手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故意离开赛道。防守中不允许超过一次变向,任何之前为了守住位置而行驶到非赛车线的车手,在入弯回到赛车线时必须在本车与赛道边线之间留出足够一车行进的宽度。无论如何,不允许采取恶意阻碍其他车手的动作,严禁故意在赛道边缘挤压赛车,或者其他反常的变向。任何采取上述任一攻击行为的车手会被上报给赛事干事。
 
c) Drivers must use the track at all times.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t, the white lines defining the track edges are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track but the kerbs are not.
Should a car leave the track for anyreason, and without prejudice to 2(d) below, the driver may rejoin.
However, this may only be done when it is safeto do so and without gaining any advantage. A driver will be judged to have leftthe track if no part of the car remains in contact with the track.
 
c)车手必须在任何时间都行驶在赛道上,为避免歧义,赛道边缘的白线被认为是赛道的一部分,而路肩则不属于。离开赛道的车手可以在不违反下述第2(d)款规定的前提下返回赛道。无论如何,回到赛道必须保证安全且没有任何获利。一名车手的四轮完全脱离与赛道的接触即视作离开赛道。
 
d) Causing a collision, repetition ofserious mistakes or the appearance of a lack of control over the car (such asleaving the track) will be reported to the Stewards and may entail theimposition of penalties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exclusion of any driver concerned.
 
d)制造撞车,重复发生严重错误或者或者对赛车失去控制(比如离开赛道)会被上报给赛事干事,如此将引发对涉事车手的相应处罚。
 
e) It is not permitted to drive any car unnecessarilyslowly, erratically or in a manner deemed potentially dangerous to otherdrivers at any time.
 
e)禁止采取不必要的怠速驾驶、激烈驾驶,或者会对其他车手带来危险的驾驶。
 
这其中的a)、b)、c)都是之前20条规则内容的重新整合,e)是对危险驾驶的补充,而d)算是一个实体性和程序性兼具的规则。
 
Part 6 全靠脑补的判罚
 
如你们所见,规则就这么点,严格按照字面定义适用的情况非常少,而且这些规则从语义、逻辑和适用性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些规则能涵盖的比赛中出现的情况非常少,就算涵盖了也没有程度性的参照(比如说刑法里对于盗窃罪,规定了盗窃金额大小作为衡量情节轻重的尺度)。
 
更大的缺失在于,每一项(类)具体的犯规对应的处罚是什么,规则里也不交代。拿NFL规则举例,一条规则下会写:如果触犯该条款或者有某种行为,需做出如何如何处罚,甚至还有犯规情形的示例,判罚尺度的解释,除了规则书本体明外裁判另外还有专用的成文指导标准。
 
但是F1没有,说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但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后怎么罚,稍早几年的规定里,任何一项犯规都没有具体的罚则。现在版本里好歹加上一句“上报给赛事干事”,至于赛事干事怎么做呢?“At the discretion”,说穿了就是靠脑补。
 
目前规则体系下,所有F1的罚则集中写在《F1运动规则》的第38条,这基本上是个程序性规定,有事故报告给赛事干事,研究一下如何处理。其中第38.3款规定了从a到i共9种处罚,包括罚5秒、罚10秒到禁赛一场。
 
也即是说,处罚的方式有哪些规则做了限定了,但什么情况怎么罚,规则里一句也没有提,全凭赛事干事们自己高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存在的!
 
有些车迷可能会搬出来“你行你上”的逻辑,你凭什么说赛事干事是脑补?你难道比赛事干事懂吗?
 
还是拿奥地利站汉密尔顿与阿尔本事故为例,赛事干事中包括前F1车手里由兹。Sky的主持人戴维森和查铎、以及埃里克森都分析过,认为属于比赛事故。拉尔夫也表态(但没有给出具体分析)说是比赛事故,还认为处罚非常愚蠢。
 
我只是个普通车迷,不敢说比里由兹懂,但是戴维森、拉尔夫等人的咖位比里由兹大我还是知道的,那你们说到底是谁更懂,谁更对?
 
明确一点,我不是要给这个事故定性,我是要试图解释为什么现在的赛事干事都是脑补,为什么专业车手们之间的意见会分歧巨大,我的重点在于这个现象。归根结底是目前规则体系的缺失,赛事干事组织结构的松散,导致了F1比赛判罚缺乏标准和延续性(尺度一致)。
 
有很多车迷分析事故喜欢拿之前类似的事故比较,这个判了那个没判,这个判10秒那个判训斥,这么做意义不大。翻翻每站赛事干事名单好了,一年下来多少张面孔,有很多干事的资历与赛车关系也不是很密切,技术方面未必胜过一个三十年老铁佛寺。这种情况下判罚尺度有延续性就怪了,或者干脆说有没有判罚尺度这回事本身都是振聋发聩的拷问。
 
Part 7 为什么?怎么办?
 
对于绝大多数赛事来说,比如足球,你不规定不能用手球这比赛就没法玩,或者棒球的球数怎么算,这些都是不搞明白就玩不起来的。但对于赛车来说,方程式(formula)才是必须,你们开起来撞不撞那是不确定的。而且早年大家都武德充沛,彪悍得很,撞了都是白撞,活着的拍拍屁股下一场接着飚。
 
所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在这方面的规定做文章,缠斗的规则,如果有,那也是不成文规则。《极速风流》里劳达和亨特争论F3比赛事故,不就是各执一词,最后还是谁赢谁狠。
 
第二个因素和赛车本身特性有关,大家如果去翻一下各种赛事的规则,基本上第一个章节都是规定场地,场地有限制后,很多规则才能够去具体制定,脱离空间概念很多事情都没法说。而F1或者说汽车运动往往是在一个不规则的场地内竞赛,目前有的一车宽规则和宽度使用规则里,也都限定是在直道区域内,弯道里就不提了。直道相对来说还是一个雷同的空间,而弯道的变化可就太多了。
 
第三个是响应问题,除极个别红旗状况外,F1比赛不能停表,发生了事故,其他车都还在继续跑,目前的赛事干事配置和软硬件支持,没有办法几十秒内就做出判罚,想管也管不了。
 
第四个是F1比赛是超过10支车队20名车手的“乱斗”,不是一对一。一般运动内通过处罚掌控双方平衡的作用在F1里是没有的,事故中受损失的,在判罚中往往不能获利,其他一票人皮夹捡得开心。
 
规则制定,可执行性很重要。如果一条规则写出来,你自己却无法有效、公平地执行,对立法者和执法者的威信是很大的打击。主客观因素,再加上历史原因,造就了现在F1这样比赛高度复杂,规则简单得令人发指的局面。只能搅浑水,不能弄得太细。
 
2012年汉密尔顿与罗斯伯格别车事件(嗨呀,真是一对欢喜冤家)后,当时包括我在内是有一些期待的,能否以此为契机,今后F1规则以判例法的方式逐步丰富起来,出一次事故加一条规则。然而历史也没有按照这个角度发展,今后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可能这个比赛会永远这么下去。
 
不过如今F1是美国人在操盘,以他们的脾性,再加上技术发展(比如实时telemetry data的传输),也许会有重大突破。我坚信明确的规则和高效的判罚能够鼓励超车,也即进攻,进攻永远是比赛中最好看的部分。站在商人角度,进攻=钱,自由媒体会跟钱过不去吗?你说呢?


发布于上海阅读 3497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eyelike

· 上海
简道废话太多了收起

说的有道理啊,有理有据。你闲废话太多?抖音看多了吗?看到说两段对错,你就在后面战斗?

亮了(1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Partner.

bluegray核心规则是赛事干事自由裁量,有争议的马西/怀汀会做些解释,实在觉得冤的也是可以向仲裁法院上诉的。收起

其实比赛判罚根本就没必要允许赛后上诉的选项,太难更改原有判罚了 改了就是对其他车手的不公平 况且每年赛程都比较密集车队花心思去弄这些大概率影响下一站的备战

亮了(1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