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S一直以为,个子矮,只能认命,矮了这么多年,也渐渐习惯了。
没想到,还真不是。
世上居然有一种“断骨增高”的神奇手法,虽然听着就很疼,但是能长高,似乎也值得一试。
我才刚听说,有的人已经以身试法了。
新闻中这位22岁的年轻小伙,因为身高不足1米8而自卑,专门去国外进行断骨增高,结果腿部外固定支架钉道出现感染,引发骨髓炎,病情严重,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就,挺无语的。除了唏嘘,也不知道能说什么。
新闻并没有介绍他的具体身高,只说不足1米8,大胆猜测,大概是170-175左右。
这个身高,可能不算矮,的确,也不算高。
毕竟,网友有云,“男子不到1米75不是正常人,矮于1米7,就是二等残废。”
为了摆脱“残废”选择矫正,也没什么毛病。
这位小伙,想必是过于认真。
代价是惨痛的,行为倒也不是完全无法理解。
毕竟,谁身边没几个为身高耿耿于怀的人。
没有完美的身高
嘲笑胖瘦变得敏感,嘲笑身高似乎还是政治正确。
不信?看看高赞评论。
“要是真能增高,四千年第一个就去了”,4.6万赞。
“郭敬明都没做,何必呢”
当事人虽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为之付出了代价。稍微有点共情能力,应该是理解和同情,而不是用事不关己的态度说风凉话,带明星出场。
在舆论环境高度紧张的微博,能说出这话,获得这么高赞,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民意。
身高歧视,没有得到重视。
嘲笑鞠婧祎和郭敬明的身高,才能堂而皇之。
也无怪乎身高“不达标”的人难以释怀。
长得胖还可以通过减肥瘦下来,或者吸脂,有得是瘦身的办法。长得矮,却只能接受现实。
只有从小个子矮的人才能体会,“矮”这个标签有多难摘。一旦背上了,大概率逃不过自卑。
什么“矮冬瓜”“根号2”“豆芽菜”,那都是含蓄的。懒得掩饰的,直接叫“矮子”。
耀眼如明星,也很难直面残酷的身高。
明星的身高,位居娱乐圈未解之谜之首。
著名的,黄晓明十年身高案。
教主的真实身高,一直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又是当场脱鞋,又是在节目中喊冤,吃瓜群众依然连连摇头。
直到黄海波被捕,真相才缓缓浮现。
看着也就173的样子。哦,他的官方身高176。
再看看许文强和丁力一起称霸上海滩的雄风,不难推测,教主的身高也不会高于175。
自从沈月火了以后,福尔摩斯们又把眼光转向了她。要么嘲她身材差,要么嘲她个子矮。
沈月自然也是不服的。你们就是嫉妒我和胡一天搭戏。
空降粉丝群发图自证身高。还颇为贴心地安慰粉丝,“以后硬气点!”
然鹅,福尔摩斯们可不会轻易认输。把沈月的脸打得啪啪响。
这可倒好,给整成1米4,连1米5都得踮踮脚。
还找出大本营的图,和同是160的吴昕站在一排,沈月明显矮了一截。
沈月:闭麦。
害,按照本小矮子的推测,沈月大概155左右,搁平时,也就是个普通身高。在女生堆里,也不算矮得显眼。
可惜,她处在女神如云的娱乐圈。走的,又是偶像剧女主角路数,身材体型不过关,难免招嘲。
被称为继ab之外又一整容范本的小鞠,身高也一直是个谜。
官方身高162,后面又改口159。
然鹅,她和160的“娱乐圈身高测谎仪”吴昕站在一起,还是存在落差。
别说明星爱“美化”身高,咱们普通银,又有几个精确到厘米的?
总是觉得自己的身高差一点就“刚刚好”,总是幻想着“要是我多几厘米就好了,我要求真不高。”
女生嘛,153对外155,158对外160,163对外165。
男生呢,165对外168,168对外170,170对外173,178的都不满足,号称180。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本155对外自称158,没想到一直自称173的男朋友,真实身高170!
发现的时候,已婚。7天无理由已失效,不退不换。
呵,都是千年的狐狸,装什么聊斋。
很少人能达到完美的身高,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差一点”的遗憾中。
标准身高,只是一种身体绑架
胖瘦之所以敏感,因为每个人都会时胖时瘦,担心自己胖了会被嘲笑,推己及人,纷纷明令禁止。
高矮这回事却不存在,高个子永远不会担心自己变成矮个子,针不扎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
矮个子呢,从小被嘲习惯,也在心里默认这条鄙视链,连据理力争的欲望都慢慢丧失。
当然,也干不过大环境。
世界上本没有标准身高,外界说得多了,也就有了。
偶像剧里,男主一水的大长腿。女主小鸟依人,麻雀变凤凰也能撑得起一身华丽的晚礼服。
至此,女孩子心里的择偶标准有了数。男孩子理想的另一半划了线。
号称审美多元化的日本,女性择偶理想身高也是一边倒。
网络上关于身高标准的探讨层出不穷。
模模糊糊地,就被洗了脑。
现实中,女孩子因为个子矮被男方家庭嫌弃并不罕见,男孩子个子矮被女生拒绝更加见怪不怪。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审美标准百花齐放,可量化的身高,却丝毫没有余地。
实际上,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
2012年,与2002年相比,男女性平均身高增长0.6和0.7cm。大胆推测,2020年的今天平均身高增长也不会超过1cm。
男性依然不超过170,女性依然不超过158。
既然是平均数,有高于平均数,就有无数人低于平均数。
只是,再理性的数据摆在眼前,也抹不掉心里界限分明的“择偶标准”。
在这样严苛的社会环境下,所有人都被身体绑架。
即便个子矮不是我们的错,也要无端被外界的标准束缚,无形中低人一等。
遇到喜欢的异性不敢追,别的方面再优秀,内心也潜藏着无处安放的自卑。
某乎上,关于“你有没有因为矮自卑过”的问题,6380个回答,字字血泪。
矮个子男生尤甚。似乎,不够高,就丧失了和其他人平等竞争的参赛资格。
无形中就被发了好人卡。
“他人挺好的啊 ,就是个子矮了点,当朋友挺好的。”
因为身体条件不达标产生的自卑,本质上,是对自己的物化。这不正确。
可是,人对自我的判断离不开外界的评价。这是现实。
安慰别人“身高不重要”,就好像喊了无数年口号的“心灵美”,轻松被一句“颜值即正义”击垮。
只是毫无意义的自欺欺人。
再看到因为长得帅而火遍全网的受伤小张,长得漂亮让枯燥新闻都变得有趣的央视小王,也就闭眼认命。
不如,把目光放在别处
社会的标准无法一朝一夕改变,比个子矮更可怕的,是自我矮化的心理。
口号只是口号,鸡汤只是鸡汤。喊起来响亮,喝起来爽。没有力量,不够营养。
振奋过后,还得解决问题。
真正能改善身体焦虑的,只有行动。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建立起由内而外的自信心。
看看王祖蓝,和又高又漂亮的李亚男在一起,外人再怎么眼红也只能来一句“般配”。
看看《权力的游戏》,矮到尘埃里的小恶魔,通过智慧和善良,依然收获了无数剧粉的喜爱。
马云长成什么样,都有无数人争着叫“爸爸”。
当然,我并没有乐观到,当做个子矮不存在。
外界普遍认知的“缺陷”,社会意义上就是“缺陷”。
只是,接受“缺陷”,承认不完美,不再小心翼翼地包裹它,伤口才会慢慢愈合,不再一戳就痛。
别再想着解决它,试着忽视它。
当你不再需要身高撑起自信,就能不愤怒也不低落,不逃避也不敏感,笑着对别人说:
“对啊,我就是个子矮,真没办法。”
“在我面前 ,所有人都抬不起头。”
http://www.wuhanews.cn/a/2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