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内核与人文关怀——浅析电影《我不是药神》

avatar
关注

  影片《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在整个故事的架构中,讲述了悲剧性主角追寻生命的延长而最终无法逃脱苦痛的悲剧性命运,在影片中,观众与主角共同完成了对于命运的反抗与救赎,将人性超越、将人文关怀复位。“活着”与“死亡”在影片中随着情节的推动被不同程度的讨论着,而影片中普通人无法逃脱病痛的折磨与悲剧性的命运,为整部影片画上了悲剧的符号。影片主角与其他几位角色共同为观众展现了穷困潦倒与疾病缠身的生活,也展现出了利益与情义之间的道德困境,而在其中不停挣扎的众生相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缩影,在影片结束后他们各自展现出了生命的价值。本文将以黑色幽默下的困境与悲剧色彩下人性的救赎展开阐述与分析。


  一、黑色幽默下的悲剧困境

  影片《我不是药神》开篇就为观众展现出了黑色幽默的氛围,无论是脏乱的街道与破败的房间,还是主角以邋遢的形象、粗鄙的行为示人,都在开头为通篇充斥着的黑色幽默增加了几份戏谑。在此之后,主角踏上去印度代药的路途,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粗口、蹩脚的英语等黑色幽默元素令走进影院的观众捧腹,但笑过之后留下的净是困苦的生活,与难掩的、绝望的悲剧色彩。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悲剧的定义如下:凡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因为何种原因(自然的或社会的、偶然的或必然的)而导致的痛苦、失败、死亡与痛苦都被称作为悲剧或悲剧性结局,而这里的悲剧则是具有美学性的悲剧,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性的悲剧,其具聚合了创作者对于社会洞察与思考,从而产生的创作活动,从中蕴含了独特的情感与审美体验。从影片的整个风格与观众的观影反馈来看,符合黑色幽默中“笑中带泪”的特征,影片中让人发笑的片段在观众细品后,都成为悲剧性元素的片段,伴随着的是故事中的主角们面对痛苦生活中的无奈与挣扎,是悲剧性命运的一种另类表达,主人公们在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利益与情义的道德困境中犹如鬼打墙一般的原地打转,并终将走向绝望,影片《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悲剧性命运,揭开的是关于人面临的悲剧性困境。

(一)穷困潦倒与疾病缠身的命运困境

  在《我不是药神》影片中,张院士的一句话点名了主题,世界上不能被根治的病症是穷病,这句话赤裸裸的又血淋淋的被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残忍但实则是普通人困苦命运的真实写照。在古希腊悲剧中,人对于命运的认识才是古希腊悲剧的核心,在其结构中,悲剧性的命运总与不可抗力相联系,神秘色彩注入其中,人不可逆的结局被赋予令人惧怕的力量,而在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常在自己的命运中无惧的搏斗与无畏的挣扎,最终却仍然逃脱不了悲剧性命运的下场。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人物同样与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相同,在本已是白血病患者的基础上,还要不间断的服用一种叫做格列宁的药物,一边是高昂的医药费、一边是生命的倒计时,普通人需要以高昂的医药费才得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影片的主角们每天在穷困潦倒与疾病缠身的命运困境中挣扎翻滚,在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的同时做出了对命运的抵抗,而因疾病让自己为了活着尊严全无的情形又与悲剧性命运绕不开剪不断,在这场与死亡的赛跑中,病痛的折磨摧残着主人公们的生命力与精神支撑,所有人以不同形式不断走向灭亡,最终仍然难以逃出悲剧性的命运,在这之中导演完成了对主角们的悲歌,也使主角们悲剧性的命运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个体们在这一刻形成互文。

(二)利益与情义的道德困境

  古希腊悲剧时期的悲剧与新时期的悲剧艺术有明显不同,在形式上其正逐渐迈向多元艺术化,更多的艺术作品与悲剧文本将悲剧性的命运重点弱化,将落点和视点更多的放置于人物的情感表达与心理体验之中,通过对普通人或是小人物对于自己内心的搏斗与挣扎将悲剧性的意义与崇高的内核展现出来,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同样如此,在主角每一次陷入利益与情义的道德的两难中时,其在与自我的搏斗与挣扎中逐渐将品质中的崇高性激发出来,反过来看也是如此,其在多次利益与情义的选择和博弈之下,他陷入了无数次利益与情义的困境之中。在《我不是药神》全片中,此种利益与情义的道德困劲贯穿始终,故事情节与困境交织前行、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导演为观众制造了一个极端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性不断推动着情节,而情节也不断推动着人性,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戏剧张力与悲剧力量,在整个过程中悲剧的崇高性激发除了人性的“善”。把古希腊悲剧中的内核放置于《我不是药神》来看,马克思曾说“普罗米修斯是哲学日志上最为高尚的人”。对于普罗米修斯来说,其为了代替人类受难而饱受折磨,此种举动与影片《我不是药神》中的主角并无不同,虽然事迹不如普罗米修斯那样看起来伟大,但其最终善的行为与古希腊悲剧性英雄的精神内核极为相通,主角陷入的道德困境实则就是利益与情义在内心之间的博弈。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导演为每个人物都设置了善的底色,在普通人陷入道德困境时,影片中大多呈现出了积极地一面,在此过程中不断展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也揭示出悲剧中人性受到的考验,也展现出人们在展现悲剧性的困境中时呈现出对于人性中阴暗面的超越。


二、悲剧内核下的人性救赎

  悲剧中不仅帮助个体在面临无可越过的苦痛中时激发出的独立意识与高尚人格,还能够在此过程中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塑造,以产生悲剧性精神。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其主角们无不经历着困苦的生活与无法承受的命运与苦痛的挑衅,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进发出了崇高而又坚定的悲剧性内核精神,将他们被迫望着自己严峻的生活现状,无奈的认清苦难与死亡,后知后觉到生命中的力量与价值,随着剧情与情绪调整自我意识与人生态度,在生命的重点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建构,在悲剧性的精神内核下完成了对于自己生命的审视与救赎。

(一)个体生存中的坚守

  作为一部悲剧电影,影像空间中的人物必然也是被悲剧化捆绑着,影片中的核心悲剧主题也体现在人物的主要任务与行动之上,悲剧主题在人物的生死存亡以及在每个情节中的主观选择中表现出来。在影片中,黄毛所做出的行动与其思想均代表了作为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追逐,也论证了作为悲剧的主体性事实。在此首先需要对悲剧的主体性达成共识,当个体认为其所正在追求的某种意义已然高于生存价值,并且此种意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是某种对正义或伦理的愿望追求,那么这种追求甚至可以超越生存。在影片中,黄毛曾盼望回趟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最终“尽孝”这一愿望和生存一同在他心中,均排在了坚定地守护程勇这个意义追求之后,这也将他的命运指向了最终因在危急关头引开警察时被意外撞死的悲剧性结局,不仅完成了黄毛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对其坚守的价值与尊严的追求,对他自己来说,更完成了一场“结草衔环”式的报恩。黄毛最终的死亡正是其追求价值的一场符号化的彻底胜利,也是对悲剧主体性中个体尊严与生命力量的一次生动展示。在影片中,每个人物都在经历困苦生活发出的挑战,而也因此迸发出了他们对于坚守或信念的崇高悲剧性精神,使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惧苦难与死亡的威胁,迎着困苦构建个体价值,在悲剧的精神内核中完成了对自我与生命的救赎。

(二)人道主义的复位

  作为一部内核为悲剧的电影,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主角对于自身的生存意义随着情节不断自省,在自省中不断迭代,从而达到对自我人性的审视,在人生路途中对自己不断进行超越,在超越中不断实现成熟,在此过程中呈现出对于社会的正面认识与反馈,从而对自己进行有价值的精神约束,最终获得有价值的追求,主角程勇的形象深刻的印证了以上观点。在影片中,穷困潦倒与疾病产生、利益与情义等各种道德困境在主角程勇身上共进,而在多种道德困境中的压力之下,主角程勇在此过程中对自我人性产生了迭代与升华,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悲剧性人物的自省与超越。程勇使自己的苦难幻化为拯救者的力量,将痛苦转换为对他人被困命运的救助,在影片中,以其代表的悲剧性主角在情节的推动下进发除了善的主旨,提炼出了对于人道主义的伸张与复位,也完成了导演对悲剧性人物的塑造,与人文精神的注入。


  影片《我不是药神》于2018年上映后呈现出口碑极佳的局面,文牧野导演将视角放置于“天价药”这一题材上,成为近年来华语电影中批判性意味极强的影片,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感染着每一位观影者,最终观影者终将与主人公一同完成心灵与精神上的自我完善与洗礼。在当代社会中,绝症常常压垮一个普通家庭,原因就是社会中存在着“天价药”与“看病难”的社会隐痛,导演通过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传达出对于其群体巨大的人文关怀。在少有的现实题材中,导演蕴含了饱满与细腻的情感,无不牵动着观影者们的心弦,在此过程中,将悲剧性命运化为力量,完成了导演对于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命运的歌颂。

发布于北京阅读 50995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快乐的阿兰那行者

· 广东
炒粉不准放鸡精别看了,人家现在是大嫂收起

怎么还偷看呢

亮了(572)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蓝皮狮子

· 重庆

真就是可以翻来覆去看的水平,剧情你都知道了,但就是还想看。这才是一部真正好电影的样子。

亮了(458)
查看回复(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