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篮球强国与我国篮球事业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可以总结出,校园篮球是中国篮球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育才关键,也是中国篮球事业未来十年展望的根基。可以这么说,做好校园篮球改革,贯彻落实好体教一体化方案,中国篮球将会重新崛起,屹立亚洲之巅,可与欧美篮球强国一较高下。
而校园篮球改革,不单单是体教融合一句口号这么简单,更需要有一个体系化制度化的改革方案,将校园篮球打造成育才主流,将校园打造成职业联赛甚至国家队的一个人才输送基地,这才是改革初衷。
今天,我将从校园篮球俱乐部社会化方面,来做一个深度探讨。
为什么我们要推动校园篮球俱乐部社会化进程?
一、我们先来看一看校园篮球现状。
相信这个甚至不用我说,大家都能吐槽出很多跟校园篮球有关的问题。
1、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压。大量的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课时间短暂,甚至打不了几组斗牛与3V3半场,就会响铃下课。
2、校园篮球场地维修维护不到位。至少在我自己经常去的隔壁学校的篮球场地就是,运球不敢跑,一跑就摔跤。体育馆等室内场地被羽毛球活动瓜分,地板同样很滑溜。
3、学生只能靠自己的爱好去打篮球,而得不到有效的系统的锻炼。尤其在基础功方面,有的人单凭爱好,从小学打到了高中,但是他的基本功依然不行,有些动作要领、甚至是投篮姿势都很离谱。
二、校园篮球俱乐部现状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校园篮球俱乐部,有些人知道但是没见过,有些人见过但是不知道怎么加入,即使加入了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了校企联合的篮球培养先例,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大部分企业(俱乐部)都没能坚持下去,比较出名的就是开滦一中篮球俱乐部。
综合过去调研总结与分析,可以列出以下几个校园篮球俱乐部的问题:
1、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俱乐部自己掏钱,这样子投资比较大,投资收益比很低,几乎没有多少俱乐部能坚持下来。
2、经营模式与盈利方式单一,甚至出现了让学生去表演篮球来挣经费运转俱乐部的情况。
3、训练得不到保证,学校不放人,质量参差不齐,大量的补课与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压榨了本该有的训练时间。
4、很多俱乐部并没有自己固定的场地,很多时候出现人齐了,场地没空出来的现象,一来二去,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身都会觉得不靠谱。
正常学校的篮球场地
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是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方向就搞错了。我可以告诉大家,并没有错,方向是对的,只是在过程中出现了错乱。
所以,我们需要在已有的经验之下,结合国情,制定出特有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式校园篮球俱乐部方案。
那么,新式校园篮球俱乐部是什么样子的?该怎么做?
既然说是新式,那么他就区别于之前传统的校企联合方案,他着重于强调俱乐部的正规性,同时俱乐部不再是一拍脑袋得出的临时决定,它是有备案的、具有正规牌照的、受三层监督与考察的正规性俱乐部,它的主旨在于服务校园篮球文化,为上一级单位输送篮球人才,灌输学生对篮球事业的热爱。
传统的社会篮球俱乐部
它将是一个,由社会发起成立的俱乐部,联合校园体系,在所在省市监管与中国篮协备案之下,致力于发展校园篮球的俱乐部文化体系。
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可行性建议?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落实与改进:
一、由中国篮协牵头,挂牌监督,让企业打造俱乐部,与学校、市、省与中国篮协建立四级备案,俱乐部所在各省市具有监督权,中国篮协具有最高监督权与否决权。
中国篮协掌门人——姚明
二、俱乐部内部划分“低龄”组、“少年组”与“青少年组”,不能单单按照年级来划分组别,以防出现较为突出的低年级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大学生组单独成立大学生俱乐部,可以以学校为单位,也可以以片区为单位。
三、落实姚明关于篮球从业人士退役去处相关指导意见,俱乐部的教练与助教可由退休篮球从业人员与运动员担任,同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动力与斗志,可以引进在职篮球运动员宣讲等方式。
四、设立俱乐部联动交流制度,设立各层级交流赛,设立中学生篮球市级、省级,设立大学生俱乐部国家级联赛,丰富CUBA之外的联赛场次,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与出场。(目前已有文件落实,写的时间是在6月16日,当时没有文件,具有前瞻性哈哈哈)
校园篮球俱乐部赛事小学组
五、成立校园篮球俱乐部审批办,对校园篮球俱乐部在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一年一审,中国篮协具有最高监督权与否决权。
其实,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经常去打球的一个球馆,他们在昨天(6月15日)开始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活动,邀请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3V3斗牛大赛。打进前八名的就有某知名品牌酒业赞助的奖金与实物奖励。前三名的奖金高达5000,第一名7000元。同时,得分王可以在球馆悬挂属于自己的球衣,可以印有俱乐部标志,冠军也一样,球衣悬挂在场馆上方。
我这么多天一直在想,如果是校园篮球俱乐部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俱乐部为了名利,学生为了更好的曝光机会与锻炼机会,肯定会踊跃报名参加的。而通过这一方式,我们也可以预见,俱乐部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搞篮球训练营或者3V3斗牛大赛,在自己所在城市里,会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方式。
拥有职业教练的传统俱乐部
熟悉篮球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赛事,正在各个城市如火如荼的上演着,比如面向全体社会的路人王、李宁高中生联赛与耐克高中生联赛等,很多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相对于广大的学生基数、广大爱好篮球的学生基数来说,参赛者九牛一毛。
在这里,我强调一句,发展校园篮球,我们不是奢望他短期内能够成为国家队的主要输送来源,甚至他都不会是CBA等职业联赛的主要输送来源。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定地发展校园篮球,一方面是考虑全民运动,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对篮球的热爱,改变他们对篮球的看法,进而改变他们下一代,我们的侧重点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伟大理想!
我们的小学生、初中生,没有适合他们的联赛,没有适合他们的广告商赞助出来的比赛项目,但是我们发展校园篮球俱乐部,就会有,没有我们就创造出,让它有。
我们国家在青训上做的非常好,国家队的主要成员也大多来源于青训,职业联赛的成员也大部分不是学校里出来的学生。但是,这一切,我们都可以用校园篮球俱乐部的方式来化解。
——我们可以让校园篮球俱乐部打通青训通道;
——我们可以设定类似于北京首钢的雏鹰计划的育才途径;
——我们可以打通职业联赛晋升通道,直通NBL、CBA等。
而我之前特地提了一句大学生校园篮球俱乐部,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虎扑看到一个JR讲出的关于大学生篮球CUBA的一些话,深深触动了我。
大学生篮球联赛其实不单单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其实他是分组的,分为精英组、阳光组与高职高专组,也就是所谓的一级二级三级联赛。在这之前,阳光组一直在三级联赛,在去年CUBA开赛前,改革了相关制度,将阳光组提升到了二级联赛。
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建立阳光组,或者,他们是内部推荐制。
我为什么要提到CUBA的二级联赛,因为现在的二级联赛即阳光组,他要求所有的参赛大学生必须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正常录取且未享受任何体育加分的普通学生,体育学院的学生与各院校的体育院系学生均不得参与。
CUBA阳光组决赛现场
我们仔细想一想,大学生的组成部分,这恰恰是最大的主力军。
推动校园篮球俱乐部社会化进程,我们可以预想的是,当初那些在小学中学高中就受到了正规且系统化训练的学生们,他们在正常考进大学后,当他们也想为了梦想去拼搏与奋斗的时候,他们能够不缺机会,不缺通道。而阳光组与精英组的差距可以进一步缩小,甚至可以去竞争,比如李观洋,凭借自己的实力,硬生生打进了精英组。
有一点比较好,我从CUBA官方了解到的信息是,精英组联赛即将下沉,阳光组与高职高专组即将融为一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
CUBA即将改革
我写了那么多,是想给各位热爱篮球,对中国篮球事业充满期待的人一个思考方向。我们的篮球事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不可轻言放弃。
借用李白的一句诗来结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