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偷懒的初衷,打着提高生活品质的借口,疫情期间给家里购买了戴森v8 slim。选择戴森slim版本有几个理由,我们家是150平米,七成地面是瓷砖,三成地面是木地板,根据戴森的推荐我们家不需要续航非常长的v10和v11版本,v8 slim的续航足矣,并且它最高吸力有115aw续航时常40分钟和最轻的整机重量2.14kg,相比于其他几个版本动辄2.6kg的重量,v8 slim还是很轻便的,而且并没有缩减吸力和续航很让人意外,最后反复权衡最终还是选择了v8 slim这个亚洲定制版吸尘器。
(评论区很多拿着v10和v11版本说我不应该买V8,但事实上我看过市面上所有关于这三个版本的测评,V8是戴森目前为止做的最平衡的机器,slim是它的2020年最新款。在V8,V10,V11的持久续航模式下也就是三个机器标称的30分钟续航和一个小时续航的情况下,V10和V11的吸力都不如V8你敢信?V10和V11的一个小时续航是拿缩减到只有13AW的吸力换来的,V8最低的吸力都有22AW,差不多是他们的一倍。而V10和V11最高吸力又很过剩,你别说V10的130AW吸力了,V8的115AW吸力都能吸得你床单拔都拔不出来要拿手拽出来,所以别拿V8出来的早所以吸力不够给戴森开脱,你们有几个人敢用MAX模式给家里打扫地板?三个版本MAX吸力都是七分钟续航只能拿来吸床褥。这就是戴森营销的奸诈之处,你以为你赚了,什么新版本吸力更大续航更长,听它扯,最大吸力都是七分钟续航,一个小时续航是拿吸力砍半换来的,电池又没有变大多少,它凭什么给你无辜多一倍续航出来,谈吸力的时候闭口不谈续航,谈续航的时候闭口不谈吸力,这就是戴森)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拿到手之后发现事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首先戴森的确能吸出很多你看不到的灰尘,每次看到满满一尘盒的垃圾就成就感满满,而且做工和外观质感也足够高级。但是它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打扫瓷砖不行。首先是清洁力度上,它减重不减续航吸力是因为标配的软绒吸头从常规20w的功率缩减到了15w,虽然吸力没有下降,但是滚筒带起垃圾的能力下降了,瓷砖上的沾着的垃圾需要反复推拉,而且都不一定能清理干净。其次,也是我最无法忍受让它吃灰的一点,slim版本的软绒头设计有重大缺陷,slim版本缩减了软绒头的体积的同时,也缩减了两侧大量的防滑条,对比v8两侧从头到尾的防滑条,slim版本两侧只剩下了可怜的两个指甲盖大小的防滑条。
但这不是关键,这些你都可以说是为了减重所做的妥协,对最后的清洁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新的slim版本的软绒吸头的滚轮和滚筒之间居然隔了一根防滑条!这根防滑条的高度远高于滚轮。(附图)一旦这根防滑条粘上灰变高了,立马化身跷跷板,很矮的滚轮会被直接架空,最后出现不是前滚筒后滚轮的方式向前推,而且变成前面是滚筒后面是粘满了垃圾的防滑条摩擦着地面往前推,这就导致遇到瓷砖这种摩擦系数比较大的地面的时候吸尘器会变得无比难推,我一个140斤的成年男人使用这个号称减重的吸尘器打扫瓷砖都非常费力,以至于到了推这个吸尘器不是匀速运动,而且一顿一顿的那种硬摩擦运动,并且吸头因为阻力非常大也变得难以控制方向左摇右摆出现类似于士兵匍匐前进的那种姿态。针对这点我跟戴森官方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希望他们能发现这个设计上的缺陷。戴森的服务还是不错的,他们立刻表示会派人上门取件送到苏州检修,但是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检查,戴森最后给出的结果居然是他们觉得没问题。这让我觉得离谱,我甚至已经录了视频告诉他们这个软绒头打扫木地板的时候非常丝滑,一到瓷砖上就开始便秘。戴森官方宣传中软绒吸头是万能吸头,可以打扫瓷砖也可以打扫木地板,没有什么限制,但是现在买回来之后打扫木地板一点问题没有,打扫瓷砖向前推不超过十米,立马阻力指数级增长并且开始出现跳吸头的现象(阻力太大,硬推的话就会跳跃)。以至于我们家现在七成的地面用戴森打扫起来都会格外的吃力,再加上每个月都需要拆机打扫尘盒和气旋,与我当初想省力省事的初衷背道而驰。当初顶着家里反对买了戴森,现在进退两难,用它吧发现比我拿扫帚打扫还费劲,不用它吧被说成败家玩意三千的吸尘器买回来当摆件。而且我在网上查找资料这绝对不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