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天坑专业PhD毕业报告的帖子,很好奇为什么一提到天坑专业就是生化环材,难道纯数学不才是真正的天坑中的天坑么?
举个例子,要想在北美学纯数学,基本没有靠谱的硕士学位提供,要是申请只能博士一步到位。一年一个学校也就招不到五个中国人,有学上就已经是人上人。要想毕业,就要发paper,纯数学的paper对原创性要求极强,可以说基本上是最难水的paper之一。然而毕业以后要是不想转行只有教职一条路,国内薪资水平大概也就不到街薪就不提了,国外且不说AP位置屈指可数,能找到像样的博后已经很不容易。至于教职薪资,纯数学教授薪水普遍在平均水准以下,在美勉强养活一家三口。要是转行也实属不易。转码暂且不提,近几年做quant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多,Hedge Fund的职位也早已不是手到擒来。转码倒确实是一条好出路,但除了组合方向的与算法稍稍对口,其他方向的基本上也只能说是弱相关。况且如果计算一下沉没成本,从小到大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暂且放在一边,至少也是荒废了五年的时间,即使当成所谓的“打基础”,那也有些太久了。
综上所述,对于一般的数学从业者,如果不是热爱与情怀加上一定的经济条件,学习纯数学是不是可以当成一种稳赔不赚的买卖?
当然热爱和情怀的力量还是无穷的,比如题主,虽然几年前就了解到了宇宙机的优越性,但还是在数学这一颗树上吊死了。
福利上静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