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十八般武艺的贝尔,踢右边锋时做出了两大牺牲

avatar
关注
前锋是足球场上最耀眼的位置,他们总是能够打进一粒又一粒进球救球队于水火。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传奇球员中大部分都是为球队攻城拔寨的前锋,他们用自己精准的射门、凌厉的速度、出众的力量以及精彩绝伦的技术带给球迷们绿茵场上最高级的享受。

为了记录这些传奇前锋的职业生涯,为了记录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虎扑足球隆重推出【80后前锋名人堂】系列,希望与读者们一同回顾80后的前锋们最巅峰、最精彩的瞬间,如果您喜欢这个栏目,也希望您能够点一下关注,点关注不迷路。

第四期人物:加雷斯-贝尔
【成长经历】

1989年出生于卡迪夫的贝尔是前卡迪夫城队球员基斯-派克的外甥,出身运动家庭的他从小就拥有着过于常人的身体素质。
在青少年时期,贝尔同时在足球、橄榄球、曲棍球以及长跑运动中都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一大截的水平。幸运的是,贝尔最终选择了足球作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这也让足球世界中多了一位四夺欧冠冠军的传奇球星。

不过,贝尔的足球之路一开始并不算非常顺利。

从南安普敦队出道的他很快就吸引了英超的目光,来自伦敦的托特纳姆热刺队以500万镑的价格将其招致麾下。原本这应该是一名年轻新星冉冉升起的故事,但是贝尔在热刺初期的表现却相当糟糕。

无论是挡在身前的喀麦隆球星阿苏-埃克托,还是不合时宜的伤病侵袭都让贝尔的前几个赛季显得碌碌无为。

2009年,贝尔更是因为连续24次替补出场却没有为球队带来任何一场胜利而被当地球迷称为“厄运”(“Bale”一词在俚语中有灾祸的意思)。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在足球场上也不例外。随着埃克托跟随国家队参加非洲杯的比赛,贝尔久违地获得了稳定的出场时间,并在左路拿出了相当亮眼的表现。

正是如此出色的发挥让主帅雷德克纳普坚定了扶正贝尔的决心,即使是埃克托重新归队后,贝尔也继续在左前卫的位置拿到了首发的资格。
2012-13赛季,在博阿斯的账下,成长为全能攻击手的贝尔变得更加势不可挡。虽然球队最终没能杀进欧冠区,但是贝尔还是凭借着统治级的表现包揽了英超官方评选出的最佳球员、英格兰足球先生、球员协会评选出的最佳球员以及最佳年轻球员等大部分个人奖项。

从连续24次替补出场无一胜绩的左后卫到英超最佳的超级攻击手,加雷斯-贝尔的成长经历堪称是一部奋斗史和传奇史。

【技术特点】

从整个职业生涯的经历来看,贝尔除了出道之初踢的左后卫位置以外,还在前场的四个位置上都有过经验。在技术特点这个部分,我们就根据不同的位置来聊聊贝尔的那些“技能包”。

1、左边锋:两点之间贝尔最短

在雷德克纳普的提携下,贝尔逐渐从左后卫的位置前提到了左边锋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贝尔能够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速度优势,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2010-11赛季对阵国际米兰的两场欧冠小组赛较量。

在首回合的比赛中,主场作战的国际米兰队在前13分钟就由萨内蒂、埃托奥和斯坦科维奇连下三城,取得了3-0的领先,几乎可以说是杀死了比赛的悬念。

第35分钟,当时还非常年轻的库蒂尼奥通过精妙地直塞助攻埃托奥再次得分,国际米兰在上半场就取得了4-0的领先。

在球迷看来,托特纳姆热刺队肯定是要在客场迎接一场大比分的屠杀了。不过,心高气傲的贝尔却不允许自己的球队出现这样的状况。

在之后的比赛中,贝尔不断地通过自己的直线速度来对国米的右路防线形成威胁。要知道,国米右路的三名防守球员分别是萨内蒂、麦孔和卢西奥,这三位南美名将即使放在足坛历史的长河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巨星。

但就是在他们的防守下,贝尔连续打进了三粒类似的进球,上演帽子戏法。

第一球:
第二球:
第三球:
在这三粒进球中,第一粒进球是最为干脆的人球分过,第二粒和第三粒则是来源于队友的精彩助攻,比较相似的是拥有一只金左脚的贝尔在突入禁区左侧之后依然能够完成高质量的低射远角破门,这一点对于一般的左脚球员而言是比较难得的。

贝尔的出众表现对于最终获得胜利的国米众将来说依然是噩梦。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转战白鹿巷球场后,迎接他们的是更加疯狂的贝尔。

在开场后不久,在梅阿查积累了足够信心的贝尔就开始对当时的世界第一右后卫麦孔发起冲击。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距离足够,麦孔在单防的情况下完全拿贝尔没办法,只能被他硬生生超车,目送他完成精确传中。
于是,在下一次面对贝尔的时候,麦孔身旁的队友卢西奥就留了一个心眼。

在这个回合中,面对贝尔的突然起速,麦孔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卢西奥见状立即拉边进行补防。若不是卢西奥凭借丰富的防守经验抢先倒地放铲,那么贝尔将很有希望直接溜底线杀入禁区。
最后,国际米兰不得不采取前面盯防一人,后面拉长战线补防一人的方式——当贝尔利用连续拨球扣过麦孔时,远远的后方还站着一名防守球员,依靠这种方式才能够限制住踢疯了的贝尔。
只不过,这个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一直这么防守肯定是会打乱后场的防守布置的。

更重要的是,贝尔最强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阵地战突击,而在于他的反击战奔袭。

在这次反击过程中,由于大多国米球员处于退防的移动状态中,很难通过站住位置的方式对贝尔进行限制,于是就出现了贝尔一路高速带球完成下底传中的一幕。
在比赛进行到第89分钟的时候,还是贝尔在反击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将近30米的人球分过,直接爆掉了对手的整条防线,帮助帕夫柳琴科打空门得手锁定了胜局。至此,贝尔一战成名。
不过,贝尔职业生涯中最著名的一粒奔袭进球并非来自热刺时期,而是在转会皇马后的第一个赛季。

在那场C罗缺席的国王杯决赛中,贝尔同样是在终场结束之前奔袭了半个球场,通过“弯道超车”的方式将防守他的巴尔特拉甩在了身后,打进了决胜的一球。
也正是这粒进球,让中国网友喊出了“两点之间,贝尔最短”的名句。

2、前场自由人:远射头球样样精通,却存在一个致命问题

让我们回到热刺时期,在博阿斯接手热刺队之后,他很快地就将贝尔树立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并将他从边路挪到了中路,从而减轻他的防守任务,赋予他更高的战术自由度。
在禁区前沿,贝尔能够在任何位置远程发炮,直接威胁球门。

以图中这粒进球为例,正常来说,一名左脚球员在偏左的位置是很难直接通过射门的方式来威胁球门的。但是贝尔的远射却不同,在速度力量俱佳的情况下,贝尔还能够踢出角度极大并伴随强烈旋转的射门。

假如防守球员没有对他进行贴身盯防,巅峰时期的贝尔真的是能够做到无差别远射的。

除此之外,贝尔在带球行进的过程中,同样也能打出质量极高的远射。当皮球如出膛炮弹般向门将飞来的时候,大多数的门将都只能在鞭长莫及后看着皮球直挂死角。
无论是在热刺生涯还是在皇马生涯,贝尔都曾多次利用头球完成破门。

尤其是2015-16赛季,那年的贝尔惊人地在各项赛事完成9次头球破门,这个纪录放眼当年欧陆所有顶级联赛都是非常可观的。
客观地说,博阿斯对贝尔的改造最终也得到了回报,贝尔整个赛季打进26粒进球助攻8次的成绩单已足够耀眼。

不过,这一改造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弊端,笔者猜想这也是其他几位教练不愿意这么使用贝尔的主要原因。

由于贝尔是边路球员出身,在很多情况下他都非常依赖通过盘带过人的方式来摆脱防守,但是这个习惯在中路却非常致命。

因为盘带具有被断球的高风险性,如果是在边路被断球那么对手还无法直接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一旦是在中路发生丢球,那么实力足够强大的对手是有能力通过失误来完成一锤定音的。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在于,贝尔本身并不属于触球精度非常高的攻击手,那么在球员密度比较大的中路区域,他的拿球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继而导致无法发挥出他在大空间下的优势。

尤其是对于皇马这种在大多数比赛中占据着控球优势的球队而言,将中路完全交给风格大开大合的贝尔或许并不是那么的可行。

3、突前前锋:诡异的蝴蝶球,国家的英雄

虽然在皇马这种拉丁系的球队中并不能长期占据中路的位置,但是贝尔在以防守反击为主要体系的国家队还是能够占据最核心的位置的。

在2016年举行的欧洲杯中,贝尔就以突前前锋的身份带领威尔士代表队创造了历史,而威尔士队能够打进四强的最大功臣就是小组赛每场都稳定贡献一粒进球的贝尔,在这些进球中任意球无疑是贝尔的最佳武器。

有意思的是,曾经向任意球大师儒尼尼奥和同队的C罗学习任意球的贝尔,在主罚方式上却似乎有着更多的变化。

在进行近距离的任意球射门时,这种距离的电梯球通常需要更高速地上升以越过人墙,又要以极高的速度下坠,以保证射入球门范围内,因此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贝尔的助跑并不长,他的发力也相对柔和,原因在于他的这种任意球并不是100%的电梯球,而是另一种极为相似的射门方式——“蝴蝶球”。
在国外球迷们将贝尔的这种射门称为“Knuckleball”,这个单词的中文直翻意思是“指关节球”。事实上它是一个棒球术语,由于这种球有“棒球场上的蝴蝶”之称,因此它就被中国球迷称为“蝴蝶球”。
在棒球的所有的变化球中。“Knuckleball”是球速最慢也是最难控制的,然而其运动轨迹却相当诡异,因此门将在面对这种射门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像图中这样,门将判断错方向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贝尔而言,这种射门方式能够让他更好地完成近距离的任意球射门。那么在远距离的任意球射门中,贝尔的脚力也足够他打出力拔千钧的射门,这种射门只要打在球门范围内,门将一般都是难以挡住的。

4、右边锋:五年四冠,传奇功勋

或许会有很多皇马球迷不满意贝尔伤病缠身的玻璃体质,或许会有很多球迷认为贝尔在皇马的后几个赛季完全是在占用工资额度。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效力皇马期间,除了2015-16赛季初期的混乱,大多数时间内贝尔更多地被安排在右边路活动。在这个位置上,贝尔的主要攻击方式是内切射门。
事实上,这种内切射门的方式在英超时期是非常好使的,那个时候的贝尔在身体状态上正处巅峰,横趟一步后立即起脚发力的能力仍属顶尖,而且那个时候的贝尔只需要考虑进攻端,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到防守端。

然而,在来到皇马之后贝尔经常需要回到中场线,与三名中场队友一起构成中场的四人防守链条。通俗地说,皇马的4-3-3体系在转入阵地防守后会切换成更加稳固的4-4-2,而变化的点就在于贝尔这个位置。
在部分情况下,贝尔甚至会回撤到卡瓦哈尔身边,以“第五后卫”的身份来协助外线防守,这种行为对于一名身价过亿的球星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贝尔依旧任劳任怨地完成了教练安排的任务。

相对应的结果是,承担了更多战术任务的贝尔加大了身体的负荷,回撤过深也让他的冲刺距离变得更长,多次受伤与这方面的因素不无关系,导致他没办法再像英超时期一般恣意驰骋。我认为,这是贝尔为了团队做出的第一个牺牲。
第二个牺牲依然来自于右边锋这个位置。

虽然贝尔依然有着明显的速度优势,但是在右路完成超车之后,贝尔无法像对阵国米时那样直接用自己的惯用脚打远角(对阵国米的帽子戏法能够证明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射门方式),而是只能像图中这样通过左脚外脚背的挑射或者抢射来完成射门。

原因在于当贝尔已经超出防守球员一个身位时,再将球拉回到内侧用左脚兜弧线球几乎是个不现实的选择。而使用非惯用脚的右脚直接小角度打门并没有左脚那么精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贝尔只能选择这种看起来相对合适的方式。
但就是这种方式,经常会让一次精妙的传跑配合功亏一篑。

虽然笔者认为相比于C罗,贝尔确实更应该在右路踢球,但是球迷们并不能将贝尔的这种牺牲当作理所应当。

作为球迷,对于贝尔、伊斯科这种为了球队而改变个人踢球习惯的球员,应当心怀敬意。即使贝尔与皇马最终没能好聚好散,但他依然是帮助皇马完成伟业的传奇功勋。

【结语】

从24岁到31岁,贝尔在皇马度过了一名职业球员最黄金的时光,也帮助皇马拿到了很多珍贵的冠军,欧冠决赛(改制之后)打进三粒进球的他仅次于“欧冠之王”C罗。

在我看来,他的贡献已经足够多了,他并不欠皇马的。

现如今的他已经重新回到了伦敦——传奇之路开始的地方,希望他能够好好享受最后几年的职业生涯,也希望在未来他的功勋能够得到更多球迷的认可。
发布于江西阅读 18409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義薄雲天777

· 安徽

这张照片你说是用现在的大圣脸P上去的我都信!

亮了(108)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Crisjjlin楼主

· 湖南
飒飒多钱未付作为一个皇马球迷,个人认为贝尔已经不适合再去打左边锋了,因为经过这么多伤病,贝尔的速度已经无法支撑这个重任。左边路顺足下地的方式对速度和体力要求太高了。 个人认为贝尔更适合的是二前锋和右边锋的位置,毕竟内切射门的功力还在,头球和抢点也没问题。收起

其实不一定局限于像巅峰时期那样直接用速度爆掉对手,其实贝尔在左路是能够用左脚更好地去处理球,无论是传中到禁区还是凭借体格与边后卫或者中场做配合都可以。另外,在顺足侧的时候发力是要更舒服的,这一点对于老化的贝尔来说尤为关键。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直接解放孙兴慜,让他减少回防。

亮了(96)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