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对于重塑这么有兴趣,想到他们最开始是个后朋克乐队,赶紧跑来说一下后朋克顺带推荐一下我喜欢的后朋克乐队。先声明本文主观且没有客观可言。
后朋克,postpunk,在70年代末,后朋克正式被媒体从朋克中分流出来,他们觉得这群人用着朋克的三件套,编曲方式和朋克类似,舞台氛围和想的东西又和那群愤青不一样,那就分开命名好了。post,也就是后,有两种解释:
1.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引用Jordan Peterson演讲里面指出的,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有无限种方式现象的有限集。”那么这个命名的理解阶变成了:后朋克乐队用另一种内核,更偏向于原型朋克,不同于毁灭,而是与现状分割来解析自己的想法,去反抗当前的(单说初始时期)嬉皮士盛行与过分表现主义。百度百科里面有句朋克是毁灭世界,后朋克是毁灭自己。后半句就是瞎扯。
2. 后朋克只是使用了朋克的形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塞了些当时实验性的东西,就变成了后朋克,毕竟两者区分的时间隔得不远。
这些都是屁话,一时兴起写的废话,具体去区分音乐类型不是乐迷该做的,是媒体做的,现代音乐如果很细地分,种类不仅多,还分不全,分出来没啥用,除了能快速找到带节奏的办法,甚至还不太行。真要带节奏,你去找个知名后摇乐队,刷一个后摇算个锤子摇滚,保证行,比孙一峰那句:黄旭东,你个**,我跟你讲----还管用。听歌嘛,爱听的听,不喜欢的pass就完事了。所以下面还有上面我说的错没错,我都不会管。
JoyDivision————无可避免的开始
按照control的电影情节,一个叫ian的青年,是david bowie的粉丝,他翘了墙角后,在sex pistrol的演唱会上结识了队友,一路走红,却在美国巡演受挫,出轨和事业挫折让他的抑郁和癫痫都加重,他逃离了人世,乐队重来了。真说是最开始的后朋克,joydivision不是,地下丝绒和the cure前身更有资格。但他们是第一个走上巅峰的后朋克乐队,也是媒体口中的第一后朋克乐队,以及死后成神的悲剧色彩,两年的时间,却把这个乐队塑造成了祖师爷。
推荐专辑《unknown pleasures》
the cure————经典不列颠
the cure是同一时期组建的乐队,前身为smith14岁时组建的easy cure。the cure的音乐相比joy division更容易入耳,旋律更悦耳,smith的声线也很棒。说是叫治愈乐队,那确实,时空恋旅人里面friday i'm in love出来的时候,心都要化了,一去找乐队,播放第一lullaby,我第一次听得心惊胆战,我一个刚开始听摇滚的小青年,那时候全是啥killers ,nivara,maroon5,林肯。哪受过这种阴冷刺激阿,然后就成了这些乐种的乐迷。
推荐曲目:Friday i'm in love,love song,lullaby,to the sky
siouxsie and banshees和bauhaus————女妖之声
苏西与女妖,是第一支女主唱的后朋克乐队,主唱冷冽的声音和偏激的唱法形成对比,不论曲风和唱法是一种和cocteau twins相反的乐队,却有着同样被称为仙音的嗓子。
包豪斯,实际上很难真正定义他们的乐队类型,但这不重要,他们就是吸血鬼,就是洛奇。
两支乐队的音乐都有浓厚而古怪的宗教意味以及哥特艺术,不拘一格的台风和服饰,我就把他们放在一起了。
推荐曲目:siouxsie《happy house》专辑《juju》
Bauhaus《bela lugosi ‘s dead》《hurt》(4ad永远滴神)
new order————合成器与新浪潮
没错,躲不掉的就是躲不掉,不妨碍他们是一支好乐队,虽然是joy division的后身,但是disco的兴起与合成器越来越好,new order是新浪潮的主力军,合成器的融入让旋律更为入耳,知乎高亮回答来讲就是:“贝斯贼响又不好听的叫后朋,贝斯贼响又挺好听叫新浪潮”。其实new order是一支传奇乐队,哪怕抛开joy division,他们是一支40年的乐队,甚至还有机会出新专辑。
推荐曲目:your silent face,blue monday,temptation
重塑雕像的权利————魔法卡融合
重塑这乐队,咋说呢,我听的时候还没有深入去听后朋克,当我深入听了以后,他们就不对味儿了,就那种你怎么像四人帮?你怎么也像joy division?你怎么又像苏西?你怎么还像。。。要说那啥吧,水平还很高,也有自己的内涵自己的思想,那就听呗。
不用推荐
p.k.14————本土化的先驱
杨海崧,也许是魅力最为奇特的国内音乐人,难以接受的唱腔,晦涩古怪的作词,让你难以联想到他是P.K.14主唱的形象。我说不好为什么我对奇怪的极端音乐,世界音乐和实验音乐那么感兴趣,大概这位国内后朋克操纵者记个头功。《上楼就左拐》叫做上楼就作怪也是没问题的,国内当时没有人用这么奇怪的唱腔去唱隐蔽而阴暗的歌,然后燥眠夜也有点像是唱给那些,那些听不来的人和批评他们的人,愤怒改变了迷茫的方向,于是他们一直做到了现在。“你和我走过了长长的街”,他们变了或是没变,但他们永远有新的方向,不论是对我来说趋近于完美的专辑《1984》还是实验性专辑《金蝉脱壳》,甚至是杨海崧找谢玉岗创作的《晚霞子》,都在证明pk14是一支永远在前进的乐队。说起晚霞子,真的是人生阴影,那是刚开始听后摇的时候,哇,网易上架惘闻谢玉岗和杨海崧合作专辑,封面白衬衫莫名其妙让我联想起日本台湾这些地方的恐怖片,听的时候真的很阴间,而之后推出的金蝉脱壳却成为了最喜欢的专辑之一。
PK14影响了一代听后朋克的国人,所以兵马司会有像PK14一样的乐队
推荐专辑:《1984》《谁谁谁和谁谁谁》《上楼就左拐》
七八点————也许是另一个万能青年旅店
他们很业余,但是又独特无比,同样是一张专辑,他们收获不到多少粉丝和赞誉,他们没有那么高的水准,但是这一张屋顶上的猫,肯定会让人回想到青春的时候那些愁思,你刚知道社会险恶时,你刚知道爱情苦恼时,你刚知道青春易逝时,你发现世界上那么多困难时。这些感受,七八点用一张专辑就全部呈现了出来,也许他们才是南京这座城市的现代缩影,又或者那半截南京烟。
推荐专辑:《屋顶上的猫》
海朋森————这是通往剧院的大路
我只知道川渝这地方好像都挺喜欢嘻哈的,我甚至听过一支那边的后摇乐队的歌,但我从来没想过成都会出现一支后朋克乐队,还是那么像PK14,当然这样说很不尊重他们,我道歉。他们不要别的历史,而且成长小说也证明了他们走向了自己的新的历史。他们的旋律在后朋克乐队里面是最优美的那档了,比如幕布,比如草莓。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就喜欢上这个乐队了,第一次听以为毫无新意,直到成长小说和找到了,他们确实不一样。也许我就只是个觉得陈思江好看的庸俗网民也说不定。
推荐专辑:《我不要别的历史》《成长小说》
motorama————21世纪最出色的后朋克乐队
没想到吧,毛子后朋克,其实圈内国际知名度挺高的吧,了解不多,但是听得挺多的,好几年网易出来年度个人歌手都是motorama。主唱声音低沉又有些粗犷,有人说像ian,听多了就不像了,毕竟warsaw我听得也不少遍了。就像他们自己歌里所说的“from ocean grey and cold”,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像是在俄罗斯哪个港口晴天的秋风,又或是bear专辑封面一样,明亮酷热和寒冷是一起到达你的耳朵的。
推荐专辑:这个见仁见智吧,个人喜欢《horse》《bear》
刚好9个乐队,刚好只用找9张图,刚好写不动了,至于四人帮,粉笔线,还有好多优质不管新老的后朋克乐队,写不完了,jr一起推荐吧,搞了4个小时,实在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