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影评

avatar
关注
在我看来的好电影基础至少需要两点: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和能够自洽的逻辑。故事情节能让人看下去,逻辑能让人信服!

那么来看看《姜子牙》讲了什么,静虚宫和狐妖达成交易,完成推翻商朝的活动,成功后把狐妖卖了,目的就是掌控三界。这设定妥妥的反派啊,肯定是要被姜子牙打败的,感情上套用令狐冲和岳不群吧!
传统神话故事,故事上应该不会差,那就主要看看逻辑:
姜子牙之后所有动作的合理性,在于静虚宫是错的。那么静虚宫真的是错的吗,神掌控三界在那时本就是天理,用三千年后的理念套用本来就是错的,也就是说静虚宫再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唯一错的是为了这个目的,需要赔上一个无辜,和姜子牙为了一个无辜,差点赔上整个苍生相比,也没错到哪里去。

静虚宫斩杀狐妖,是为了苍生,还是为了掩盖那场秘密交易?为了苍生的话,舍小顾大以传承下来的文化和我的认知来说,并不是大错。为了掩盖那场秘密交易,那场改天换地的封神伟业,怎么能是高高在上的神做的肮脏交易呢!如果静虚宫那么迫切的想要掩盖着一切,为什么非得让姜子牙去斩狐妖,灭妖狐很难吗?师尊最后告诉我们弹指可灭,而且被姜子牙看到真相一角仅仅是发配思过。
也就是说静虚宫并不觉得自己是错的,也并不担忧姜子牙发现交易的秘密。这个事情就超脱了对错,就像是对姜子牙的考验,是静虚宫给姜子牙的一个考题:
静虚宫看来,救苍生,可以舍一人,姜子牙认为救一人和救苍生同样重要。这两种观念很难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那就看看他们口中的苍生,封神大战对苍生是灾难,还是一种拯救?我认为是拯救,如果是一种灾难,也就是说周文王和姜子牙这样的智者,还有武王哪吒杨戬这样的勇者在神的操弄下,霍乱了苍生,这就会让那些闪耀的英雄们黯然失色,那么姜子牙后面仅仅执着于一个无辜,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封神大战是拯救苍生,引领这一切的静虚宫又有什么错,他们的分歧在于静虚宫要的是结果,而姜子牙参与了整个过程。
封神大战可以说有三层意志存在:
师尊的师尊那一层,他们以无上的智慧,看到了周代商的历史必然性,所以想要驱动这种必然,只是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这种事哪还用自己做,也让弟子们历练历练,找点事做,于是吩咐弟子:你们去灭商扶周,事成了三界的事你们看着办!
师尊接到命令,能统领三界自然要做,可商若不恶,灭商师出无名,于是和狐妖交易,让它们做白手套,只是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这种事哪还用自己做,也让弟子们历练历练,找点事做,于是吩咐弟子:商朝与妖物同流合污,你们去灭了他们,事成之后公务员的编制留给你们!
而姜子牙便是操持封神大计。
姜子牙要的是救苍生,师尊要的是统三界,师尊的师尊要的是历史必然规律。师尊和师尊的师尊都是只要一个正确的结果,而不需要考虑过程,就像你的上司告诉你:这个事你拿出个方案来,具体怎么操作我不管!我认为没有对错,只是所在的层次不同,第一层的姜子牙是理解不了第二层的师尊的,就像足以毁灭苍生的狐妖灭起来很难吗?师尊微微一笑,拈花一叶,弹指可灭!
其实逻辑上我说起来也是混乱的,只是感觉静虚宫也没做错什么啊,静虚宫既然没错,姜子牙做的很多事就有些违和,尤其是有大智慧的姜子牙,竟然会为了一个人冒苍生毁灭的危险,这很不合理。(有人类比了电车难题)!


那么说说情感吧,好故事和逻辑是电影的基础,而动人的情感是能否成为神作的关键。看姜子牙的很多有哪吒的情感,那就类比一下,哪吒有愿意给他换命的父亲的父子之情,有疼爱他的母亲的舐犊之情,太乙真人搞笑却能哄他开心的师徒之情,就连敖丙,两人也有同出一源命运相关的惺惺相惜之情,如此多的情感杂糅其中,也是哪吒成功和动人的关键。
姜子牙呢?以师尊的修为,情感已经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了,师徒之情几乎为零,后期为负数。申公豹和姜子牙的同门之情,但这种情感却是申公豹单向的,总有一种申公豹错付的感觉,申公豹能打动人,姜子牙在这份情感中并不让人感动;四不像为姜子牙的牺牲确实打动了我。

作为主角的姜子牙和小九呢?爱情?肯定不是!陪着小九找爸爸产生了父女之情?也不像!小九仅仅像是姜子牙的执念,那么小九对姜子牙的感情呢?应该有些对父亲的投射,但姜子牙对小九绝不像是对女儿。小九苦苦找寻的阿父,也仅仅是一个没有露脸的背影,小九找的不是让她念念不忘的父女之情,而是找到阿父,从而弄清自己是谁!

电影内核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姜子牙认为的救一人和救苍生同样重要,这样一个都不能少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但在必须做出抉择时不顾其他就不那么让人信服了;另一个就是姜子牙打断天梯时喊出的那一句:“愿世间再无不公”!

现在中国的电影工业,已经能做出美轮美奂的影像,也拥有行业顶尖的技术,只要掌握好内核,讲出好故事,大出天下,指日可待!
发布于山东阅读 3070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