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McNicholas and Sam Lee/2020-10-13
自从阿尔特塔执掌阿森纳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拿他和瓜迪奥拉比较。这确实不可避免,因为在有些人看来,他们还保有着老师和学生,掌门和信徒的关系。
但阿尔特塔已经展露出了青出于蓝的一面。当年瓜迪奥拉为他打开了执教之门,而如今阿尔特塔已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不得不承认,这两位西班牙教练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思想是有名的犀利,着装也是有名的得体;他们周身散发着人格魅力,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都出身于巴萨青训,而他们治下球队的战术也是同气连枝:进攻时,球员在中路、肋部和边路同时做文章;防守则反之亦然。阿尔特塔最近打起了三中卫,而瓜迪奥拉早期也在曼城打造过这样的体系。他还会不时重启三后卫阵形,比如之前对阵里昂的欧冠比赛。
但两人终究有差别,这点从他们在曼城的角色分工中就可见一斑。瓜迪奥拉制定球队的总体战术,而阿尔特塔则主要负责球员个体的训练:改善斯特林的跑位、德尔夫的选位,以及萨内的终结能力。
可以说,瓜迪奥拉决定思想基础,而阿尔特塔打造上层建筑。瓜的成就不言而喻,但他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从未担任过助理教练一职。他的注意力永远在下一场比赛,在球队的战术,在他的足球理念。这给了阿尔特塔充足的空间,脚踏实地耕耘细节,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萨内就对阿尔特塔不吝称赞:“经常有人问我,瓜帅是怎么带训练课的;但事实上我从塔哥那里学到了很多……”
2019年9月,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瓜迪奥拉谈起了他的这位前助手:“阿尔特塔有着无与伦比的工作态度,特别擅长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他在阿森纳上任以后完成的头等大事。
阿尔特塔和瓜迪奥拉之间有区别,这本不稀奇,他俩在职业生涯上就有着天壤之别的经历。尽管和瓜迪奥拉一样进入了拉玛西亚青训营,但阿尔特塔从未得到巴萨成年队的征召。尽管16岁时他有幸参与过一线队的训练,但上升之路也仅止于此。“那时瓜哥29岁,还是球队队长,”阿尔特塔在Lu Martin和Pol Ballus合著的《佩普之城》一书中谈到,“然后哈维等着接他的班。我太难了!我很清楚,如果想出场,最好还是去其他球队继续职业生涯。”
阿尔特塔租借加盟巴黎圣日耳曼时年仅18岁。在对阵格拉斯哥流浪者的欧冠比赛中他大放异彩,打动了苏超豪门签下了他。随后他在流浪者队效力了两个赛季,随队捧起了苏超奖杯和苏格兰杯。在短暂加盟皇家社会后,他回归英伦,在埃弗顿踢了6年,又在阿森纳效力了5年。
这些经历让阿尔特塔对英国足球感情很深——他曾冲冠一怒,为了响应英格兰国家队主帅卡佩罗的征召,试图挑战国际足联的规章。“在我看来,瓜迪奥拉确实对英国足球有着良多贡献,”阿森纳一位工作人员说道,“但阿尔特塔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将青春都挥洒在了这里,这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瓜迪奥拉初临英超时,就仿佛一位不受欢迎的传教士,在艰辛地布道他的足球哲学。当然,除了在西班牙如鱼得水,他也有执教拜仁慕尼黑的经历,但德甲的风格和英超也不尽相同。“在德国联赛,球员更习惯带球突进,有球和无球球员之间的赛跑是家常便饭,”曼城体能教练洛伦佐-博纳文图拉解释道,“但在英超,身体对抗则更为频繁。”
对于这点,阿尔特塔有着亲身体会,毕竟他当年在英超踢的也是后腰。在2018年夏窗,曼城计划签入一名拖后中场,首要目标本是若日尼奥和弗兰基-德容。蓝月亮试图寻找一名比费尔南迪尼奥更善于控球的球员,从而进一步增强传控能力。那年若日尼奥最终加盟切尔西,德容在一年后转会巴萨。而事实上,瓜迪奥拉签下的是罗德里——相比于创造进攻机会,罗德里更擅长化解防守压力。但不管怎样,瓜迪奥拉对于球队的控球能力总有坚定的执念。
而今年夏窗,阿森纳引进的中场托马斯则是更为纯粹的防守大师,有着更强的头球和抢断能力。罗德里在马竞的最后一个赛季,场均传球56.7次,成功率91.1%;而上赛季,托马斯场均传球46.8次,成功率83.4%。尽管阿尔特塔对若日尼奥也有兴趣,但托马斯一直都坐镇中场的首选,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无球能力更为优秀。这两名后腰在风格上的区别,正体现了阿尔特塔和瓜迪奥拉在应对英超身体对抗时截然不同的态度。
很多人认为瓜迪奥拉不注重实际,但他自己并不认同。2016年12月,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坚称自己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尽管这个词通常表示把球权交给对方、低位防守从而诱使对方压上,但在瓜迪奥拉的理念里,最安全的防守方式就是把皮球控制在离己方球门最远的区域内,因此他的控球完全是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
抛开语义学上的追根溯源,从传统英伦足球的风格上来说,阿尔特塔的对阿森纳的改造是更符合现实主义的。这和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也有关系:每位教练都希望球队老板能够有求必应,乃至锦上添花。也许问题并不在现实主义,而在于教条主义。从瓜迪奥拉第一天入主曼城起,他的足球理念就贯彻了曼城的每一个角落,几年来他们控球率不占优的比赛,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而对于阿尔特塔来说,过去他曾对自己偏好的比赛风格有明确的设想。在退役前的一个赛季,有人在阿森纳官网上询问阿尔特塔以后会如何建队。“我的足球哲学很清晰,”他答道,“我希望踢出美丽而有观赏性的足球,而不会接受那种以针对对手为目的的足球理念。我们要专注于比赛,积极创造机会,要给现场观众良好的观赛体验。”
阿尔特塔并没有照本宣科,如今枪手的比赛并不完全是这种风格。但其中也有缘由:阿尔特塔接手球队时,阿森纳仅仅排名联赛第十。塔队率队取得的那些重要胜利,大多是球队采取低位防守,注重反击的成果。上赛季末,阿尔特塔率队连续击败利物浦、曼城和切尔西,其中没有一场控球率超过了40%。
瓜迪奥拉可从未执教过一支战绩疲软的中游球队。阿尔特塔面对的挑战,以及这种为了生存而必须采取的现实主义的态度,是瓜帅未曾设想过的。
正如9月份对阵利物浦赛前,阿尔特塔所说:“有时候主教练要考虑自己想做什么,而有时候却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特别是考虑到己方现有的球员和表现,以及对方会作出的应对。”
“阿尔特塔会最终拍板比赛计划,他很清楚自己对球队的要求,”阿森纳队教练组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不是说他哪天走进更衣室,就立刻下决定执行方案。如果回首看看阿森纳的历史与传承,就发现我们给自己挖了多少坑——尤其是在球队的基础方面。一名优秀教练的标志,就是能区分自己的期望和球队的实际需求。”
话说回来,阿尔特塔也正试图为球队打下自己的烙印。事实上,如今阿森纳和曼城比赛风格上的一项重要区别,就是阿森纳更注重本方后场的进攻组织。2020-21赛季英超伊始,阿森纳有32%的控球时间是在防守三区的,而曼城只有17%,上赛季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这其中不无原因。首先,阿尔特塔还在不断调教阿森纳后场的进攻组织。通过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他希望球员能养成一种下意识的传接习惯。
而瓜迪奥拉的曼城并不总是坚持这种短传策略。在2017-18以及2018-19赛季的两连冠中,曼城时不时利用“球门球无越位”的规则,有意识地让前锋绕到对方防线身后。由于曼城门将艾德森长传脚法出色,覆盖范围长达80码,因此开球往往就能直接找到前锋。这项战术意义重大,让曼城得以舒展阵形,绕过对方的前场逼抢,乃至创造得分机会。阿森纳球迷一定还记得,2018年联赛杯决赛,正是布拉沃的长传球找到了阿圭罗,帮助后者攻破了枪手的球门。
另一方面,两支球队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也导致了他们战术上的分歧。曼城的发展历程表明,如果一支球队很擅长破解高位压迫,那对手就会放弃这种战术,任由本方在高位控球。在前不久莱斯特城客场挑落曼城的比赛中,罗杰斯就承认,他让队员们“以退为进”。“我们平时都会采取高位压迫,但对阵曼城这种级别的球队,我们不想给他们一丁点儿身后的空间,”他说道,“我清楚我们的球员能抓住机会突破,利用他们的身后空档。”也许这听上去有些矛盾,但阿尔特塔训练球队从后场发起进攻,最后可能导致他们不再享有被高位压迫的待遇。
这周末,阿尔特塔将率队造访伊蒂哈德球场。毫无疑问,他将在比赛中再次贯彻他的现实主义。风浪之中,两艘长舰正沿着独立的航线,驶向各自的彼岸,而屹立船头的,也是两位不同的舰长。
阿尔特塔的执教经验与荣誉尚不能和瓜迪奥拉相提并论,因此有些比较其实不那么必要。如今,阿尔特塔一边在阿森纳耕耘播种,一边也在锻造自己的执教风格,相信很快,他会从瓜式哲学的浸染中超然而出。
https://theathletic.com/2128061/2020/10/14/arteta-different-to-guardiola-arsenal-manchester-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