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到家》影评:一部讨巧的小成本政策向喜剧

avatar
关注

一点就到家

打分:7分

从这部电影的宣发到影片内容,都有这很多致敬《中国合伙人》的元素,如致敬海报、台词引用以及相似的人设。实际上这两部电影的联系远不止这些致敬。

这部电影的导演许宏宇和陈可辛算得上是师徒关系,陈导的多部电影都曾指定许宏宇作为自己的剪辑师,如《投名状》《武侠》《亲爱的》。2017年陈可辛也作为监制,为徒弟的导演处女作《喜欢你》亲自站台。

而这次《一点就到家》同样请来了陈可辛作为监制。

该片还未上映时,陈可辛导演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看到这张照片想起八年前拍中国合伙人那三个战友。时间过得真快。有点怀念。有点唏嘘。有点想为什么不自己导。时间是不停的往前走。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许宏宇。”

《中国合伙人》讲述了80年代的创业故事,而《一点就到家》则是当代年轻人的创业经历。梦想和友情是不变的话题,但时代在变。彼时还在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所有人都想走出去。而此时的年轻人则响应国家“全面小康”“精准扶贫”的号召回乡创业,这也是本片的故事背景。

三位年轻人经历不同,人生境遇也不同,但机缘巧合之下却在云南的一个小乡村共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魏晋北(刘昊然饰演)在都市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无数创业管理经验,他坚信只要能赶上创业风口,自己就一定会成功。直到他再次回到都市,重新创业时,才突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跟风,从未尝试创造过属于自己的产业。

彭秀兵(彭昱畅饰演)出身云南乡村,同样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尽管学识有限眼界有限,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认真闯出了一番成就。而回乡创业的他,除了自身的努力与认真,也拥有着农村创业最重要的“人情优势”。

李绍群(尹昉饰演)同样出身云南乡村,父亲是村长,无论在村里还是家里都是一言堂。在家家户户都种植普洱茶的小乡村,叛逆的李绍群决定种植咖啡,他也逐渐把咖啡作为自己的一生所爱。

年轻人与老一辈的观念冲突也是本片的主要矛盾,更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本片的英文名叫Coffee or Tea正反映了这一层意思,Coffee代表了新一代的年轻人,而Tea则代表了传统的老一辈。并不是说Coffee一定好过Tea,只是固执的坚持老传统或许会被时代抛弃,尝试新兴事物也许会有更多的机遇。

影片中三人选择在满地茶园的云南乡村另辟蹊径,开创属于中国自己的咖啡品牌,也是最重取得成功的关键。

剪辑出身的导演许宏宇对影片的把控非常好,快节奏的镜头切换,轻快的影片节奏正如同这个快节奏、大信息量的时代。那些紧跟潮流的台词和梗,能够很好的抓住年轻观众的笑点。恰当但又不让人厌恶的卖腐,也增添了许多笑料。

据说这部电影从开拍到上映前后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如此紧凑的工期拍出这样一部高水准的“政策向”国庆档电影十分难能可贵。

但这部电影同样有赶工期带来的明显缺陷,如三人闹翻之前没有任何的剧情铺垫,创业成功似乎也没经历什么挫折,缺少情感共鸣,观众不会对三人闹翻而感到可惜,也感受不到最重成功时的喜悦。

影片似乎想说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实际又一点没说。对人物成长过程的刻画也比较少,魏晋北一段对话一段回忆就能回心转意,李绍群突然就和父亲互相理解,这些剧情处理都显得有些随意。

片名叫《一点就到家》,故事的前半段也一直在讲彭秀兵回乡开展快递业务,但到了后半段“快递”在影片中却变得边缘化。

另一个我无法忍受的点就是特效,太烂了太容易让观众出戏了。我理解小成本电影没钱做特效,但其实这些特效完全没有必要添加。如果能用实景镜头或是几个留白替代这些五毛钱特效,观影体验肯定会要好。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小成本的“政策向”喜剧,这部电影拍的很讨巧,尽管有很多缺点,主题也不够深入,但轻松休闲的电影氛围很适合工作之余观看放松。

最后放一张在jr的帖子里看到的“普洱咖啡”原型

发布于四川阅读 689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把篮筐砸歪了楼主

· 四川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羅曼死

· 广东

这叫高水准,很好奇为何这么垃圾的电影也能给7分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