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半与4-3-1-2,意大利的战术记忆

avatar
关注
1996年,在米兰城踢得并不顺心的巴乔想要转会离开,当时帕尔马有意招揽这位意大利的国民偶像,并已经与红黑军团方面达成了初步协议,但最后却遭到时任主帅安切洛蒂的反对,导致转会流产。安切洛蒂多年后给出的解释是:战术原因

安切洛蒂解释说,“巴乔想要离开米兰,因为他没上场机会,于是他跑来跟我谈了,我问他想踢什么位置,他说自己想踢九号半,在双前锋后面。我告诉他我们不踢这个阵型,他必须和克雷斯波还有基耶萨竞争双前锋其中一个位置。我不想设置前腰,然后他摇了摇头,去了博洛尼亚。”

因为对于“九号半”这一位置的不同看法,安切洛错过了与巴乔合作的机会,却又在之后的执教生涯中成为了不少“九号半”球员的伯乐;而巴乔职业生涯中对于踢“九号半”这一位置的坚持,也让他在大俱乐部总因场上位置问题跟教练产生争执,不欢而散。

那么“九号半”——这个意大利特有的战术位置到底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


1.究竟什么是“九号半"—— “nine and a half" or "Trequartista"?

我们都知道“九号半”是意大利特有的战术名词,但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九号半”指的到底是哪个位置?事实上,意大利战术术语中并没有“九号半”的直译,大多数人将巴乔和”九号半“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是来源于普拉蒂尼对巴乔的描述:"(Roberto) He is a 'nine and a half",但这其实是一个对其个人风格的描述,后在中文互联网的传播中(也要多谢FM) 中成了巴乔的“九号半”位置。

而巴乔自己所心心念念的位置实际上是意大利足球战术术语中的“Trequartista", 意思是”3/4“,大概指活跃在中场线和前锋中间这个区域,就是十号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意式10号位”。为什么说是意式10号位呢?因为"Trequartisa"这个位置大多是位于双前锋后面充当前场灵感来源,相对应,也就是意大利传统的4-3-1-2阵型里的那个“1”。


所以,这个意大利特有的“九号半”实际上指的是十号位,还是多指4-3-1-2或是3-4-1-2中位于中锋和二前锋后面的10号位。(是十号位,不是二前锋)

(为了不混淆概念,下文中所讲的所有“九号半”都是指Trequartista这一意大利战术名词。)

2.“九号半”的演变

确定了这一概念之后,就来聊聊“九号半”这一位置的演变,“九号半”是由传统的Zona Mista进化而来,传统的Zona Mista在中场上的搭配是一个防守型中场+一个中前卫+一名组织型中场和右侧的往返型边锋,将自由人改为平行四后卫后,右侧的往返型边锋内收至中场,偏进攻组织的中场球员因此推前享有自由度成为“九号半”

时间去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萨基的区域防守和平行4-4-2取得成功后,4-4-2成为了很多意甲教练的首选,而4-4-2中并没有十号位的位置,于是大多数“九号半”要么就去到边路踢边前卫(佐拉就是因为不想踢边前卫,选择去到英超),要么就前提踢二前锋,而巴乔也是因为战术原因,于是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与萨基不对付。巴乔去到博洛尼亚,在瑞典中锋安德森和俄罗斯前锋科列瓦洛夫身后踢回自己最爱的“九号半”后,贡献出其生涯最出色的俱乐部赛季之一。

有趣的是,巴乔华丽的94世界杯表演,实际上是踢的他并不喜欢的4-4-2二前锋位置所取得的。

而90年代尾期到00年代初的意大利是“九号半”的舞台,教练们不再死守一套教条的4-4-2,而是开始尝试在中场线之间增添一个十号位,用里皮的话是:“充当一个第三攻击手”。在罗马,卡佩罗选择踢3-4-1-2,将托蒂放置于巴蒂与蒙特拉/德尔维奇奥身后,帮助罗马夺得意甲冠军;安切洛蒂也为了齐达内,由4-4-2改踢4-3-1-2,让齐祖回归他最爱的十号位搭档因扎吉和皮耶罗,值得一提的是,皮耶罗并不是传统“九号半”,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踢二前锋,并不在十号位上。扎切罗尼的米兰也在“九号半”位置上使用过博班。

 
  
00/01 罗马
    
  99/00 尤文

另一位值得一说的是卡萨诺,尽管大多数人都称卡萨诺是“意大利最后一个九号半”,但事实上他其实也是踢二前锋更多,踢十号位的时间少之又少,他最令人称道的桑普时期,在德尔内里的4-4-2阵型中踢二前锋,后期在米兰遇到操持4-3-1-2的阿莱格里或是在国家队中也是更多踢二前锋,而不是“九号半”。21世纪头10年间,4-3-1-2仍旧是很多意大利球会的主流战术,而卡卡和斯内德也在“九号半”这一位置上贡献出金球级表现。

 
 
09/10 国米
 
 
                                                                                    06/07 米兰

可是随着双后腰阵型风行,“九号半”失去了在前场30米区域自由发挥的空间,另外,越发讲究跑动和对抗的战术潮流也要求十号位球员需要承担更重的防守职责,为讲究战术平衡,没有多少教练愿意在两个前锋后还放置一个不回防的十号位,这使得许多俱乐部都不再选择“九号半”+双前锋这一配置,这种战术思路也影响了意大利青训培养的路子,新一代意大利青训出的多是逆足边锋,或是Mezzala式边中场,本应是意大利特色的“九号半”球员却凤毛麟角。

上一个在意甲出彩的意大利本土“九号半”已经要数到………博洛尼亚时期的迪亚曼蒂和恩波利时期的萨波纳拉?而最新一位有着成为优秀“九号半”潜质的扎尼奥洛则在上升期连续遭遇重伤,前景并不明朗。

3. 意式4-3-1-2的现状

提到“九号半”,就不得不提这位置得以存活的战术土壤:4-3-1-2阵型。4-3-1-2之于意大利教练可谓是必修课,几乎每个意大利教练都操持过这一阵型。

4-3-1-2阵型窄,防守时易收缩压缩中路空间,压迫对方球权,是个适合防守反击的阵型,同样地,因为不设边锋,所以阵地战时缺乏宽度,需要边中场或前锋拉边提供帮助,也形成了特有的意式Mezzala打法。安切洛蒂的米兰一直用着4-3-1-2或是圣诞树,曼奇尼的国米也是依靠这一阵型取得意甲三连冠,穆里尼奥推行4-3-3失败后,也是选择回归4-3-1-2求稳,倒是在欧冠赛场会变阵4-2-3-1,阿莱格里的一套4-3-1-2帮助他从卡利亚里去到米兰抢下一个冠军,哪怕是处于“实干”时期的尤文也买来过迭戈,尝试踢4-3-1-2。

尽管之后意甲开始流行三后卫或是外籍教练带来的4-3-3等新式战术,被视作过时的4-3-1-2也曾在一众中小球队中展现“第二春”,萨里时期的恩波利让很多教练重拾这一阵型,接替萨里后的詹保罗,切沃和卡利亚里的马兰,升班马布雷西亚、莱切都对这一阵型情有独钟,更不用提意乙的小球队们,几乎每个赛季的意甲升班马中都总有一只是踢着4-3-1-2的。国家队层面,最近上一次进入大赛决赛的2012欧洲杯,普兰德利的意大利便几乎全程踢4-3-1-2。
12年欧洲杯 意大利

当然,阵型本身是中性的,不同时期的意大利教练理念对于4-3-1-2的诠释也不太一样,比如传控理念的萨里和詹保罗是看中4-3-1-2球员之间距离近,不仅能提供中路球员之间的overload的一脚出球配合,也能在丢球后迅速包围形成反抢,而利维拉尼和马兰更倾向于传统意式反击4-3-1-2。

另外,组织重心后移,也使得踢4-3-1-2的球队在“九号半”这个位置上开始更加注重覆盖范围和防守积极性的“兼职球员”。阿莱格里的米兰和尤文时用博阿滕和比达尔踢“九号半”强调冲击力和覆盖范围,萨里上赛季在尤文,用贝纳德斯基和拉姆塞踢“九号半”也是因为看重两者回防的积极性与到位率,而非两者的技术和创造力。国家队,普兰德利也是宁愿用蒙托利沃踢非常规“九号半”,比起20年前的4-3-1-2,“九号半”这个角色似乎不再是前场灵感来源,而是更多充当一个功能性角色。

发布于中国香港阅读 3111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EvanD7

· 广东

LZ好文啊,分析得精准细致。瞬间把记忆拉回到上世纪末。巴乔真的让人魂牵梦绕。以前小孩踢球,踢得最好的,谁没有一个十号球员梦。可能这坛子真是小孩居多了,这帖子别说发表点见解,就连抖机灵的人都没有🤪

亮了(27)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chanxueqian

· 福建
EvanD7LZ好文啊,分析得精准细致。瞬间把记忆拉回到上世纪末。巴乔真的让人魂牵梦绕。以前小孩踢球,踢得最好的,谁没有一个十号球员梦。可能这坛子真是小孩居多了,这帖子别说发表点见解,就连抖机灵的人都没有🤪收起

那时候的回忆不是10号就是9号,一个是王牌一个是代表进球机器

亮了(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