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曼坚持让格列兹曼打边锋的背后,究竟有什么考虑?

avatar
关注

毋庸置疑,格列兹曼是一名优秀的前锋,其优异的表现在法国国家队和马德里竞技都有记录,并且是绝对核心的地位。最春风得意之时,他有信心说自家是世界前三,你看他现在还说不说。



这样一名优秀球员,来巴萨踢得就是很一般,不要说什么风格体系,那玩意巴萨早八百年就没了,最多就是比一般球队踢铁桶阵多一些。但破铁桶是一个世界难题,格列兹曼要能解决,那他可能敢说自家世界第一了。




要知道,他在巴萨足足遇到了3名教练,务实的巴尔韦德、瞎踢的塞蒂恩、玩攻势足球的科曼,这几人执教之下,联赛攻入9球,欧冠2球,格列兹曼的表现完全赶不上他在马竞和国家队,甚至你无法从这个法国人身上看到属于他的风采。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他和梅西撞型了,这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悲剧到教练都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所以科曼采取了一种牺牲策略,让格列兹曼忍不住发声的策略。





【防守,科曼看中了防守】


格列兹曼是一名蛮有意思的球员,场下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说话内容都会透露巨大的信息量,俗称阴阳怪气。在马竞的时候,他有本事在和俱乐部续约后说一句:“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我不会离开。”




不过比赛中,格列兹曼的态度是超职业级的,而且勤于回防,这不是刚来时象征性地跑一下,而是真正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上赛季甚至因为过深的回防,为自己博一个巴萨左边后卫的名号。




本来是球员的加分项,但放到了科曼这里,成了他战术体系中的一环。



梅西出任右边锋,意味着这一侧的高位防守和回防人数必定打折扣,为了弥补这一环节,通常采取以攻代守或者安排工兵。轮到科曼的时候,两者都不可能实现了,加上布斯克茨年龄上涨,球队右路的防守平衡必须要弥补,格列兹曼就成为了牺牲品。




首先是科曼对于边路的防守要求很高,需要边锋和边后卫同时参与,当边后卫与对方持球的进攻球员对位时,自家边锋需要深度回撤跟防前插的进攻手,弥补边后卫身后的空间,像这样。






法蒂维持好防守阵型后,观察到肋部斜插的塞维利亚球员,立刻采取回追的方式,保证前插者即便得球也不会有太多的处理球空间。


同样,巴萨的右路防守,格列兹曼需要协助防守位置感相对一般的罗贝托封锁空间。






皮克年事已高,防守范围缩小,罗贝托对自己后侧的防守预警能力不强,巴萨遭遇横向大范围转移时,罗贝托容易拉开肋部空间去追球。这个时候需要一名球员来弥补右路防守移动产生的真空,格列兹曼就成了最好的人选,谁让任劳任怨的拉基蒂奇走了呢?




法国人本赛季的防守数据也显得很有趣,有2次抢断、1次解围、3次把球带出危险区域,球员个人却只有0次拦截。




因为巴萨本赛季的防守大致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一锤子抢断。






依靠后场球员及时的前压,配合前场足够多的进攻人数,创造出逼抢强侧,抢断成功便可就地发动反击。不过这种防守策略风险有点大,属于极限一换一的狠人踢法,因为前场逼抢投入人手太多容易导致后场防守真空。






对阵塞维利亚时,这种情况就暴露得比较明显,不过对手这场的失误也不算少。可见这种策略具有可行性。




第二种便是全员回撤的中位防守,优势在于阵型齐整,随时制造出防守强侧。






对阵塞尔塔时,巴萨的防守从进攻中的424切换为4231,让对方的进攻球员无法串联。




这两种防守策略让格列兹曼的任务不断变化,作为边前卫深度回防or作为锋线压迫对手防线,前者让他经常回到禁区压缩空间,所以有解围和带球出后防的数据;后者让他主动与对方持球队员贴身,这才有了抢断的数据。




不过,他的任务并不是形成就地反抢,而是为防守球员提供保护,让自己后防面对直塞或者向前传球时,拥有夺回球权的优势


如果换成梅西,根本不可能达到科曼想象的防守效果,法国人确实有些无奈。




【移动,格列兹曼到位率很高】


格列兹曼在比赛中的活动范围很大,国家队中更是球队前场自由人,善于在高速前插中传接球,与队友迅速完成边中配合打出进攻时间差。




科曼的424阵型中,梅西和格列兹曼的频繁换位相当重要,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梅西,同时保持右路的进攻压力,为中路或者右路的队友们创造空间。






图中这次梅西收获的处理球空间,便是格列兹曼在对方防线上不断横移,造成对手中卫不敢第一时间前顶,最后让阿根廷人从容拿球转身,正面冲击防线。




可以理解为,格列兹曼在国家队享受待遇,回到俱乐部后他需要为梅西服务,这种落差让他在巴萨踢得较为郁闷。因为这种为核心跑位创造空间的累活,换一个人也能够完成,所以做起来相当没有镜头。




名义上,格列兹曼也是巴萨的中锋,但需要梅西跑到左路时,他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而且是从后场前插那种。






季前热身赛时,科曼就毫不掩饰自己让格列兹曼后撤的想法,图中法国人回传队友,可以看到试图前插的梅西从中路横移到了边路,格列兹曼则顺势顶到中锋的位置上。




科曼的战术体系下,需要一名能够在中路回接球的队员,充当球队进攻推进中转站。与此同时,这样的锋线球员还要承担上面所说的防守工作,就是前脚完成防守,后脚就要跑到前场变成锋线。球员个人活动范围需要足够大,相当能跑,你让苏亚雷斯就是为难人,乌拉圭人现在能做的也就是拉边了。




巴萨具备这样特点的锋线人员分别是格列兹曼、布莱斯维特、佩德里,法国人咖位和能力最大,所以他成为了首发。






梅西我所欲也,库蒂尼奥亦我所欲也,两者可以兼得之,只要愿意牺牲格列兹曼。




从比赛的表现来看,科曼愿意为法蒂建立相对应的战术体系,而格列兹曼却需要主动融入到前场进攻体系内,才能获得一定的呼吸空间,否则他会孤独地站在右路,远远地看着自己队友打配合。




当然,这也是他踢球的风格之一,阅读队友的进攻组织,捕捉无人盯防的路线完成最后一击。






法国4-2克罗地亚的比赛中,格列兹曼用他的小碎步移动,给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无人盯防的局面,最后抢点破门。




但是在巴萨,他的画风忽然就变成这样了。






注意远端孤独的背影,穿小红鞋那个。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回首,看到进攻机会,马上正对球门准备冲刺,结果发现人家根本不打算往他这一侧传球。




进攻时,科曼将格列兹曼用来牵制对手后卫防守,将球队最后一击交给法蒂;防守时,格列兹曼牺牲换取防守平衡,法蒂则协同阿尔巴增强右路力量。这种策略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因为你把法蒂和格列兹曼调换任务,两个人都满足不了科曼攻防两端的要求。




这也是科曼之所以明白格列兹曼不是打边锋的料,依然坚持让他在该位置活动的原因,踢不踢边锋我说了算。






【结语:希望科曼不打算继续下去】


目前来看,科曼或许对于格列兹曼的使用还在实验阶段,毕竟牺牲成名已久的前锋换整体攻防,将关键输出任务交给法蒂,可以说是很疯狂了。但将格列兹曼树立为球队核心,对于已经有梅西和库蒂尼奥的巴萨来说,会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同样是个难题。




考虑多方原因,如今科曼手底下的格列兹曼,踢出了一种很菜的感觉,难道这就是最近流传甚广的锋卫?
发布于贵州阅读 6104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理智看球的巴萨球迷

现代足球边锋回防是再普通不过了,要想不回防不干脏活,那必须对球队进攻做到其他人无法做到的贡献,他格列兹曼行吗?不行。所以要么好好的守着靠名气得来的首发别一直和媒体阴阳怪气,要么坐好板凳还是走人让重建彻底一点呗

亮了(100)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理智看球的巴萨球迷

叮叮的小锤他可能是这么想的,国家队他能回防也能进球,巴萨能回防但不能进球,就emmm收起

新赛季以来他错过的单刀都多少个了,这只能怪自己不争气

亮了(62)
查看回复(2)
回复